个人资料
正文

空管专家陈志杰访谈实录(图)

(2010-06-21 11:19:24) 下一个

陈志杰访谈实录:9•11事件给空管建设巨大启示
2010年06月   来源:人民网



《人民日报》专访空管委特聘总体专家陈志杰
空管专家陈志杰

 采访陈志杰,记者充满期待。

    这个40多岁的空军军官,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副所长,他带领研制的“全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综合论证与系统集成”,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会是一个科研“鬼才”或“怪杰”,富有传奇和趣闻吗?

    来到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记者碰到了一连串意外。

    没有科研“飞侠”,也没有“火爆”碰撞,那个虎目浓眉、敦实温和的空军大校就是陈志杰,一个标准的军人。和陈志杰谈话,如同军事训练中的问答,简练和规范得有些过分。

    “我是集体中的一员,和大家一样,其他真没什么可说的。”他一边处理手头工作,一边对记者说。不时有人进来商讨事情,陈志杰立刻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和投入。

    陶醉在科学探索的境界里,致力于通过融合、集成及顶层设计,为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管制构筑平台、规划蓝图,这就是陈志杰的矢志追求。

以“融合”实现顶层突破

    【访谈实录】

    记者:你们完成的全军航空管制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意味着什么?

    陈志杰:安全和效率。从飞行安全到国家领空安全,从飞行效率到空中交通管理的效率,都将得到更大保障和提高。

    记者:据了解,你们的其他课题都特别注重从顶层设计做起?

    陈志杰:优化顶层,有利于提高科研和工作的效率;稳定了“顶层”,才能凝聚好“基层”。

    记者:做顶层设计的诀窍是什么?

    陈志杰:融合。将设计范畴中的诸因素,现实与未来、需求与可能、智慧与力量等融合在一起。实现融合,是顶层设计之魂。

    【人物小传】

    陈志杰对“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着另一种解读: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科研和事业就很容易失败。

    他把“顶层”意识试用于辅导儿子学习化学。从不指导怎样解题,而是把儿子带到科技馆、实验室,帮他建立对化学学科的整体印象。结果,儿子的化学越学越好,被保送到北大化学系。

    这种强烈的“顶层意识”缘于一种危机感。

    1994年,陈志杰领衔组建全军第一个航管研究室,被任命为该室的主任。为跟踪国际技术前沿,组织上安排他前往欧美考察,并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在那里,比较国内外航管技术的巨大差距,陈志杰深感搞好顶层设计关系到能否准确把握战略趋势,改善国内这方面的落后状况势在必行。

    回国后,他结合实际迅速展开有关研究。

    一名德国青年驾驶民用飞机穿过苏军防空警戒网降落到莫斯科红场、“9·11”事件中美国国土空中管制部门无法阻止撞向要害目标的飞机等事件告诉他:只有融合军队和民航用户的需要,融合航管诸要素的功能,实现军民航空管一体化,实现空管空防一体化,才能确保飞行安全高效,才能确保国家领空安全。

    醉心的研究很快创造出一项项成果,并引来了“金凤凰”:国家、军队有关部门将构建全军一体化空管体系综合论证和系统集成的重大课题,直接下到了陈志杰所在单位。陈志杰深知这副担子分量有多重,和同事们开始了艰苦攻关。

    运用先进理念:从理解科学发展观,到确立“内顺外和”的空管设计思想,从学习借鉴国际航管的最新理论,到分析中国空管、空防特点规律,以“融”为主的思路明确了。

    掌握海量信息:对全国所有通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进行分析,尤其是对100万人次以上的42个机场,1000万人次以上的7个机动的客运信息进行跟踪测算;对全军航空兵训练和战备飞行数据进行汇总,建立发展趋势的数学预测模型。

    进行现场勘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对比十年前的规划。在军用机场,他们倾听了空军场站和飞行学院对保障训练飞行和战备飞行的具体要求。

    排查技术难点:全国的军用、民用航管系统中既有国际最新设备,又有老式国产设备;既有国内自研的软、硬件,又有欧美引进的软、硬件。要让军队各级管制区、民航28个高空管制区、37个中低空管制区所有军民机场高效运转,让通信、导航、情报、气象保障各种系统协调运行,让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互不干扰……难题被一一罗列出来。

    提出解决之道:运用先进软件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研制关键接口设备,构筑高效互联平台;优化设计空域利用方案,拓展军用和民用航路资源,努力实现军队和地方航空器之间、各空管单位之间的和谐运行。

    多少个日日夜夜,迎难而上的陈志杰们,跋涉在山重水复的痛苦中和“过关斩将”的喜悦中。

    在推翻一个个预案、进行了数百次模拟实验、整合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之后,大功告成!

    2006年底, “全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综合论证与系统集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把理想和激情融入事业

    【访谈实录】

    记者:你的工作岗位和科研方向变化较大,为什么?

    陈志杰:事业就在需要你的地方,你必须往需要你的地方前进。科研也是一样,需要就是方向。为了事业需要改变和调整自己是值得的,因为融入事业才能成就事业。

    记者:你认为追求事业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陈志杰: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到最好。这是一种责任,这需要一种激情,这也是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人物小传】

    要让陈志杰谈谈自己,难!要和他讨论专业问题,易!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激情攻关,真情对人。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

    “任务很多,踏踏实实做事情才是真。”陈志杰的平实话语,透着一种坚定和执着。

    少年陈志杰,曾名扬广东梅县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年仅14岁的陈志杰正在读高一,学校要选几个人参加高考。学习成绩不错的他被老师选中。“牛刀小试”,仓促之间走进考场的陈志杰没有考上大学。

    心高气盛的他更加发奋。15岁时第二次参加高考,一举拿到了所在考区的第一名!

    高考录取期间,家里忽然来了几个穿军装的人:“想不想上军校、当空军、打导弹啊!”这可是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情!陈志杰高兴地答应了。

    这年秋天,陈志杰终于如愿走进了空军导弹学院,攻读他所喜爱的计算机专业。

    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陈志杰毕业时分配到了驻河北的某雷达部队。报到时,从北京出来进山沟,坐着大卡车一圈一圈地翻山越岭,越走越荒凉。

    陈志杰的心也慢慢地凉了……

    然而,当他到达部队,得知这里就是1959年11月2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的“1125”工程所在地,有我军第一套指挥自动化系统时,不禁热血沸腾起来。“我很幸运!” “很兴奋,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陈志杰至今犹念。

    又经过“山沟大学”的4年学习和锻炼,陈志杰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来到了北京空军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开始了新的征程。

    研究所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了他的科研兴趣。他敏感地发现,空中交通管制是个难题成堆的领域,随着空军和民航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航管领域的科研任务必将大增。陈志杰一边完成本专业的工作,一边积极关注和研究空管方面的技术动态,一头扎进了新的研究领域。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空中交通运输量迅猛增长,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在空域协调、航线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目视指挥”、“手工操作”式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将研制军用新型自动化航空管制系统的任务,下达到研究所。

    课题组迅速成立。因为专业原因,初选时没有陈志杰。半年多时间过去,因难题太多,科研进展缓慢。

    时间不等人。研究所党委决定加强科研力量。一纸“项目软件总师”的命令,使陈志杰成为空管技术研究的带头人。

    被使命和信任“激活”的陈志杰,带着多年的技术“积蓄”,热忱上岗了。

    项目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陈志杰利用自己既懂硬件系统,又懂软件工程,掌握雷达、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航空器飞行等方面跨学科知识,还有参加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经验,善于进行横向思维的特长,全力推进科研攻关。

    经过两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1993年5月课题组迎来了喜悦时刻:以先进技术为基础、适合我军特点的新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研制成功!

    随着一项项科研成果投入使用,京沪航路和东部沿海的局部地区实现了雷达监视下的程序管制,管制员可以从雷达显示器上看到飞机的飞行航迹;在北京、上海、广州和珠海等地区初步实现了雷达管制,机场1分钟左右可以接收或放飞一架飞机,飞机空中飞行的间隔距离缩小到20公里。覆盖全国空管系统的通信和综合数据网,容量大、音质清晰、传输距离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把自己融入祖国和人民急需的空中“高速网”,陈志杰离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近!

让自己成为“友好的界面”

    【访谈实录】

    记者:大家都夸你人缘特好,这跟你的科研有关系吗?

    陈志杰:我热爱我所在的集体,愿意成为一个平台,一个能够推动集体融合智慧的人。这样,我们突破科学难题时就更有力度,概率更高,更能实现系统的创新。

    记者:怎样处理学术争论与搞好团结的关系?

    陈志杰:这关键要看你是否真想团结了。如果团结的决心总是被私心所动摇,那就没法展开学术争论,也不能实现可靠的团结。真正的团结,是可以展开充分讨论,面对面大声争论的团结。

    【人物小传】

    陈志杰爱踢足球,绿茵场上的竞争和锤炼,不仅使他体魄强健,也使他在带领科研团队冲击科学雄关时,多了一种整合意识和融合能力。

    “他是一个友好的‘界面’。”同事们的赞誉,幽默生动,恰如其分。

    1991年,一架民航班机在南京上空附近迷航,差点撞到山上,幸好被空军管制员及时发现,成功引导,安全落地。这件事促使有关部门把航管现代化建设纳入“八五”计划,加速推进。作为试点工程的沪杭管制中心工程迅速上马,陈志杰和同事们进驻杭州某部。十几个人,自找床板、被褥,一屋12人,一干就是两年。

    课题组的组长陈德锦是个老同志,主抓硬件工程,任副组长的陈志杰负责软件工程。他所带的队伍,集中了全所当时的精英。所里总共9个研究生,分给他5个,都是北大、国防科大、北航等不同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由于课题新,经验少,大家对软件设计中的许多问题意见不一。飞行计划组组长白松浩、网络组组长朱江、工作站组组长谭桂珍等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争论出现了。有人说:搞技术的人,本事大、脾气也大。在食堂,在工作现场,甚至在宿舍里,时常会有“火花四溅”的思想碰撞。陈志杰虽然也是个急性子,对讨论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主张,但好多次争论他都忍住了。他明白,“群龙闹海”,自己负有协调和定夺的责任。

    他变成了最真诚的倾听者和沟通者。理解、研讨、再理解、再研讨,对意见建议一条一条分析优劣利弊,去粗取精,对各组精英一个一个进行咨询协商,统一思想。

    争论始终没有变成吵闹,团队的亲和力、凝聚力反而不断增强,形成了一只在以后的科研攻关中屡建奇功的科研“拳头”。

    “我这个官其实不是官,也就是把大家组织好,把活干好。”陈志杰一再强调。善融合又善攻关的特点,使陈志杰的科研团队走进了“步步高”的境界。

    2000年前夕,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按国际先进标准建设新航行系统,并确定首先启动军用航空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这个工程代表着依托卫星导航和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航空管制的新潮流。

    在引进部分航管技术的中外谈判中,外方一面拼命在军事航管技术领域实行严密封锁,一面对民航航管技术的要价“狮子大开口”。

    如此重要的技术体系,绝不能依靠别人的施舍!“咱们自己干吧!”陈志杰和他的同事们立刻主动请缨。

    很快,国家空管委任命陈志杰为该工程的总设计师。一支科研奇兵再次出发。

    连续3年,陈志杰和同事们争分夺秒、发奋攻关,终于在规定的期限内圆满完成军队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

    权威部门考核后评价:这项成果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应该迅速推广。2003年底,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才名片

    陈志杰,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我军空中交通管制专业学术带头人,国务院、中央军委空管委办公室特聘总体专家。2001年被聘为首批空军专家,2003年获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二等奖,2004年获中国科协“求是”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陈志杰谈话录

    ――要做好任何事,首先必须从整体来考虑。从全局看局部、从历史看发展、从长远看眼前、从事业看岗位,才能为自己、为工作、为科研找到准确定位。

    ――对待工作,可以有不同状态。最不好的就是应付,最好的就是干一行精一行、干一件成一件。一般化的态度,无异于浪费人生。

    ――宽容和感恩是快乐的起点。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再大,都不如自己对自己的伤害。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融入集体才能真正有力量。要实现理想的目标,就要有团队精神。

    ――我从事的是幸福的职业,因为崇高的事业激发了我强大的动力。


空管小资料

    空中交通管制,是指国家对其领空和飞行情报区内的航空器飞行活动实施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目的是维护空中飞行秩序,提高飞行空间、时间利用率,保证飞行安全。主要任务是制定和颁布空中交通管制法规;规划空管设施和航路的通信、导航、雷达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飞行调配,监督和控制一切飞行活动;防止航空器之间、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防止对空兵器误射航空器;为国土防空部门提供飞行计划内的情报等。

    空中交通管制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如同地面交通需要道路和交警,空中交通也需要航路和空管,否则,成千上万的飞机在空中就不能有序而安全地飞行,老百姓的出行和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