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83式152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组图)

(2010-06-17 09:02:23) 下一个


2003年07月  舰船知识网络版

83 式 152 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我国根据前苏联D-20式152毫米炮仿制的牵引加榴炮,用来压制、歼灭武器装备、有生力量,摧毁野战工事和军事设施。


1999年阅兵式的83式152毫米行加榴炮

  该炮是我国军、师一级的主要装备之一:装备于步兵军、机械化师和预备炮师。1978年末研制成功,经过对平衡机、输弹机的2次改进,于1983年11月定型。该自行火炮参加了1984年和1999年2次国庆大阅兵。


  火炮:83式自行火炮采用66式牵引加榴炮的炮身,另加抽烟装置。

  口径:152毫米

  射程:22千米

  炮口初速:655米/秒

  携带弹药:30发(底排榴弹、底排子母弹;也可使用“红土地”制导炮弹)

  射击速度:5发/分(急速)

  辅助武器:炮塔顶部1挺12.7毫米机枪;炮塔旁1挺7.62毫米机枪;1具40毫米火箭弹

  底盘:国产321中型履带式通用底盘。装甲钢板焊制,驾驶室在左前方,发动机右前方,后置战斗室。2个潜望镜,其中一个有微光夜视设备。

  发动机采用WR4B-12V150LB四冲程水冷柴油机。功率382千瓦。

  公路速度:55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450千米

  该车从行军状态转换成战斗状态只要1分钟。


83式152毫米行加榴炮原型车



图文:中国陆军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群
中国陆军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群

image
高原机步师83式152自行加榴炮射击





互动百科

83式152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83式152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成员人数 :5 人

最大射程 :17.2 公里

最大射程 : 每分钟可达 4 ~ 5 发

车内装有半自动装填系统

83 式 152 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 概述

83 式 152 毫米自行加榴炮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门带全封闭式旋转炮塔的自行火炮,在 1984 年 10 月 1 日国庆 35 周年的阅兵式上,以其雄伟的姿态通过了天安门广场。这种自行加榴炮由火炮、炮塔和履带式底盘组成。火炮通过耳轴安装在炮塔上,炮塔则通过座圈与车体相连接。其主要用途是:以不间断的火力支援摩托化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及火器,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与敌炮兵、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 83 式 152 毫米自行加榴炮装用的是一门口径 152.4 毫米的线膛炮,由国产 66 式 152 毫米牵引式榴炮改装而成。两者的内外弹道性能相同。经过改的火炮由炮身、摇架、反后坐装置、方向、高低装置与操纵台、瞄准装置和半自动装填系统等组成。 炮身为单筒炮身。炮尾装有半自动立支式门。炮口处装的是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用于减少炮身的后坐力。在炮身身管中部加装的抽气装置,用于抽出发射后残留在炮膛内的火药气体,防止开启时火药气体进入战斗室形成烟雾,影响炮手操作。行军时,通过装在车体前顶甲板支座上的炮身行军固定器,将炮身在 O 度状态下紧固。方向、高低装置与操纵台方向装置由炮塔座圈和方向机组成,用来进行方向瞄准。高低装置由高低齿弧和高低机组成,用来进行高低瞄准。方向和高低装置均有电驱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方式,主要使用电驱动方式,当电驱动发生故障时,可用手驱动。方向和高低装置的电驱动由操纵台控制。除此之外,火炮的电击发也由操纵台控制 ( 火炮的另一种击发方式是机械击发 ) 。

83 式 152 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 装置

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周视瞄准镜、直接瞄准镜和标定器等组成,用于装定射击诸元,并与方向机和高低机配合进行瞄准。该瞄准装置的瞄准具和瞄准镜的分划用机械数码显示,具有直观易读的优点。 半自动装填系统由输弹机、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组成。利用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动力,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输弹机,将由人工分别放置在输弹机托弹盘上的弹丸和药筒输送到炮膛。

83 式 152 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 弹药

配用的弹药为该自行加榴炮配用的弹药主要是杀伤爆破弹,与 66 式 152 毫米牵引式加榴炮通用。炮车的携弹量为 30 发。作战时,通常使用车外的弹药进行射击,在染毒或放射性沾染地域遂行射击任务,以及弹药车没有跟上时,则使用车内的弹药。

83 式 152 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 炮塔与战斗室

炮塔与战斗室位于车体的后部。炮塔是火炮回转部分转动的主体,并与车体内部空间构成战斗室。火炮借助炮塔可作 360 度回转进行环射,加上火炮的 -5 度~ +65 度高低射界,使其具有良好的火力机动性,可在一个阵地上对射程内各个方向出现的目标进行射击。炮塔体是一个由装甲板焊接的多面体。各面装甲板的厚度与倾斜度都不完全相同,有一定的防弹能力。行军时,为了防止炮塔自由转动,在炮塔体内左侧装有炮塔行军固定器,能将炮塔可靠地固定住。炮塔顶甲板上装有炮长指挥塔和天线基座 ( 战斗室内设置有一部电台 ) 。炮长指挥塔供炮长观察战场情况,指挥战斗,也可供高平两用机枪射击时使用。在指挥塔的机枪架座上,装有一挺 12 . 7 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可用来对敌空中目标和地面轻装甲目标射击。机枪的最大射程为 7000 米,对空中目标的有效射程为 1600 米,对地面目标的表尺射程为 3500 米。发射速度为 80-100 发/分。 炮塔与车体后内部构成全封闭式战斗室,三防以乘员个体防护为主。战斗室内设有 2 个高度和前后位置可作调整的固定座椅,分别供炮长和瞄准手使用。另有 2 个活动座椅,行军时供 2 名炮手使用,作战时则挂在座椅钩上。战斗室内设置的弹药架包括炮塔弹药架和车体弹药架。战斗室后甲板的中央开有一个 800 毫米 X800 毫米的后门,便于炮手进出和排出弹壳。续弹门位于炮塔后甲板上,供车外向炮塔内续弹用。

83 式 152 毫米履带自行加榴炮 - 履带式底盘

83 式 152 毫米自行加榴炮采用的是专门为自行火炮研制的中型通用履带式底盘,是这种底盘的第一个用户。该通用底盘选用的大都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坦克装甲车辆现有的部件,但总体布置则是按照自行火炮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的,采用了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前置的总体布置方案:发动机在车体前右侧,左侧是驾驶室,最前面是传动系统,车体后部是战斗室。这种总体布置方案,可使自行火炮获得较大的战斗室空间,符合目前自行火炮的发展潮流。该履带式底盘由车体、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行走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底盘自重 19 吨。车体由各种形状和厚度不同的薄装甲板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可防止子弹和炮弹破片对乘员及部件的损伤。车体内部用隔板分隔成动力传动舱、战斗室和驾驶室。 发动机为国产 12 缸、水冷、直接喷射式高速柴油机,在转速为 2000 转/分时的最大功率为 383 千瓦 (520 马力 ) ,净重 895 千克。发动机是炮车的动力源,它产生的动力经传动系统各部件传递到行走系统的主动轮,履带将主动轮的扭矩变为驱动炮车的牵引力,使炮车行驶。 为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起动,配有气、电两种起动装置,以气起动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气、电联合起动。空气起动装置本身带有高压空气压缩机,与发动机同步工作,可使高压气瓶内的气压达到 150 千克力/平方厘米以上,因而高压空气源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寒区冬季起动发动机时,由于温度低使蓄电池的电容量损失较多,用电起动困难较大,而用气起动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空气起动装置还可向火炮复进机和炮车的减振器充气。 为保证寒冷季节可靠起动发动机,还配有加温装置,它可将柴油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和机油,并强制冷却液循环。 传动系统为机械式,由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行星转向器和侧减速器等组成。行星转向器可使炮车实现原地转向。转向操纵的液压助力机构,可大大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行走系统由主动轮、诱导轮、负重轮、托带轮、悬挂装置和履带组成。每侧有 6 个负重轮, 3 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左右各一条,每条履带由 102 块挂胶履带板组成。挂胶履带板着地面的橡胶高出金属面 12~13 毫米,在公路上行驶时不会破坏路面,越野性能也比较好,还可减小履带板在行驶中的噪声。悬挂装置为拉杆式,在每侧 1 、 6 负重轮处各装有一个液压减振器。减振器可吸收炮车行驶时地面对车体的部分冲撞能量,并能衰减车体的振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