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多角度解读网络战:俄美对抗谁能胜?

(2010-06-17 08:01:11) 下一个

多角度解读网络战:俄美对抗谁能胜?
2010年06月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员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军事领域遂行网络战的空间各有不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作战系统部分运行于互联网络,部分通过专用网络,还有一部分为战场空间即时组网;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军事领域则完全不接入互联网络,只通过专有网络和战场空间即时组网实现基于网络的作战。

    各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应用系统基本上联接在互联网络上,少数运行在专用网络中。网络世界的战争,既针对互联网络,也针对各种专用网络和战场空间即时组建的作战网络。

    网络世界的战争,主要在以下四个层面展开: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也就是计算机和通信设施的联网,包括有线、无线通信设施、通信卫星、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二是基础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域名解析等;三是应用软件系统,包括金融、电力、交通、行政、军事等方面的软件系统;四是信息本身,针对在网络中流动的所有信息。

    严格来说,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打击应归为广义上的网络战,它针对的是网络运行的基础。各国家和地区在定义网络战概念时并没有将信息基础设施完全纳入网络战的范畴,但是,现代战争一旦打响,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打击却是第一位的。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作战力量,其全球部署的态势、全球到达的能力,使其能够对信息基础设施实施精确打击,以达到摧毁或瘫痪的目的。打击目标包括计算机中心、通信中心、网络节点、通信卫星等。美军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足以干扰关键的无线和卫星通信,造成网络断路。使用电磁脉冲弹更是简单直接。美军掌握着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的核心机密,通过指令启动可能存在的芯片内置程序,不管是自毁还是“反水”,都易如反掌。通过无线注入技术,专有网络也难以幸免。摧毁或瘫痪电力系统亦能使网络中断。

    事实上,美国的网络战概念就包括了攻击信息基础设施的内容。

    与美国相比,因为常规军事力量能力较弱,俄罗斯很难对美国甚至是欧洲主要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广泛的精确打击。俄罗斯电子战能力水平远不如美国,在网络核心技术方面也处于劣势。欧洲主要国家与俄罗斯相比互有优劣。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俄罗斯主张制定网络战条约,但是网络攻击武器并不像核生化武器那样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因此基本上不可能在战争爆发后受任何形式条约的限制。这一点不仅对俄罗斯,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一样,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目前而言,使用常规兵器和电子战装备攻击信息基础设施的作战行动并不会受网络战条约的限制。

    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路由、域名解析等,是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绝大多数网络运行的基础,它们大都打上了“美国制造”的标签。因为最了解系统中存在的漏洞,甚至是“制造”出来的漏洞,美国利用漏洞实施攻击或控制的能力世界第一。控制了全球13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10台,美国有条件“封杀”一个国家的网络。虽然美国不断强调网络上存在的风险,不断渲染各种针对美国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事件,但是,通过多年发展和网络攻防的实战及演练,不论是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是锻炼出来的人才队伍水平,培养出来的网络安全意识水平等,美国都超过其他国家。

    虽然各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络上拥有各自的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各不相同,但是,再高的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面对上述两个层面的攻击,也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如果对方只是要达到摧毁或瘫痪的目的,在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上投再多的钱也还是温室花朵,无根浮萍。

    如果信息基础设施还存在,也没有被引爆芯片、操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致命炸弹”,只是在互联网络中演练入侵系统,“黑掉”网站、窃取数据等技术,那么,俄罗斯尚有和美国一搏之力。在专用网络和即时组网方面,俄技术专家正在研制各种计算机病毒武器,特别是“远距离无线注入病毒武器”,可对敌方指挥控制系统产生直接威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