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专家: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令俄反恐行动陷入迷茫

(2010-04-06 12:09:29) 下一个

专家: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令俄反恐行动陷入迷茫
2010年04月           来源:新华网综合
 
据《瞭望》杂志报道,被称作世界上最漂亮的莫斯科地铁,在3月29日先后发生两次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这隆隆爆炸声使得俄罗斯人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又一场地铁惊魂,也使得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莫斯科。俄罗斯总理普京在爆炸发生当天的晚上誓言,要把策划袭击案的凶徒“从阴沟中拖出来”。

    “3·29”地铁爆炸事件发生不久,车臣反叛组织头目宣称对莫斯科爆炸案负责。而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此次事件可谓蓄谋已久,经过了精心策划,爆炸制造者精心挑选了作案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就作案时间来说,恐怖分子选择了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元气大伤之时,瞧准了地铁人流高峰之际,也看中了美俄即将签署核裁军新约的短暂和平氛围;就地点来说,选择交通命脉和人群密集的地铁引爆炸弹能造成巨大轰动效应,而以临近俄联邦安全局和内务部的地铁站作为作案地点,显然将矛头直指强力部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就作案方式来看,启用被称作“黑寡妇”、带有“自杀腰带”的作案人员,令人防不胜防。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

    首先,“3·29”爆炸案是北高加索(尤其是车臣)分离分子和恐怖分子对俄罗斯反恐行动的直接报复和反应,他们显然是借此表明其依然存在,而且很活跃。俄罗斯曾经两次对车臣用兵,打击那里的分裂活动,给车臣非法武装以重创,也使车臣境内的恐怖活动有所收敛。近年来,俄罗斯也根据变化的形势,在北高加索和其他地区进行剿匪行动。经过努力,俄罗斯的反恐行动取得了很大成就,车臣开始进入常规状态。但是,恐怖分子的幽灵却始终阴魂不散,他们采取“游击战术”,不断制造恐怖事件。这次的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不过是其一系列恐怖行动的最新体现。

    其次,“3·29”爆炸案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前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矛盾。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俄经济有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财富分配的阶层不均衡等问题。而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油价的下跌,俄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仅2009年其GDP就下降约8%,并出现了少有的反普京示威和社会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原先被掩盖的经济和社会矛盾释放出来,而恐怖分子也利用这一机会,网罗“人才”,采取极端手段对政府施压。

    再有,“3·29”爆炸案是俄罗斯民族矛盾激化和某些国家或明或暗支持的必然结果。俄罗斯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早在苏联时代,俄罗斯的民族问题就相当复杂。苏联解体后,北高加索地区成为俄民族问题不断激化的动荡带,当地的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不断滋生蔓延。而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组织出于民族和宗教原因及遏制俄罗斯的需要也在背后对这些极端势力进行支持,并不断煽风点火。加之俄罗斯在民族政策上的一些失误,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经过一段时期的“发酵”,必然会以极端的形式爆发。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复杂的、矛盾的。这一事件使得车臣和北高加索安全问题再度凸显,俄反恐行动陷入迷茫,似乎越反越恐,在经历了一轮斗争后又回到原点,但也可能使俄罗斯抓住这一机会,强化打击极端势力的决心,甚至可能涉足其以前没有涉足的地区和领域;这一事件使得本已低迷的俄经济雪上加霜,在短期内有可能给俄社会带来动荡和恐慌,却也有可能使得俄罗斯人雄起,成为凝聚民众信心和决心的动力;这一事件使普京身上的神圣光环逐渐暗淡,一扫过去十年执政时期的丰功伟绩,并对磨合中的梅普组合构成巨大考验,但是也无疑是梅普重塑强人形象的契机,从而巩固其执政的基础,为未来的大选加分。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对世界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教训是深刻的。尽管此次爆炸伤亡惨重,但由于车臣问题的复杂性、俄罗斯综合国力的有限性、人们对恐怖袭击的免疫性及爆炸事件本身的孤立性,莫斯科此次地铁惊魂不会成为类似“9·11”的标志性事件。

    但这次爆炸案也提醒人们,当今世界还有大量的不和谐音,恐怖主义依然存在,世界范围内的反恐形势不容乐观,而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仅仅依靠武力是不可取的,必须洞悉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采取多重措施化解矛盾。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也再度将公共交通系统安全问题摆在世人面前。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尤其是地铁成为恐怖势力和极端组织频频光顾的地方。东京地铁毒气案、马德里火车爆炸案、伦敦地铁七七惨案以及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等,都在提醒执政当局,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安全相当脆弱,风险极高,必须着力应对。

    各国在确保公共交通系统安全问题上,由于受到经费、精力和人员的限制,还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因此,破解这一难题,有待各国进一步努力。而对于中国来说,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如何确保公共安全,更是一个丝毫不能大意的重大挑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 江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