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思维决定武器:作战思想影响坦克设计(组图)

(2010-01-06 09:57:46) 下一个

思维决定武器:作战思想影响坦克设计
2010年01月   来源:新华博客

 我们发现许多文章,包括许多权威刊物上的文章,提到各国坦克,往往就各种技术上硬性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提到坦克,往往就是津津乐道火炮口径有多大,初速有多快,膛压有多少,装甲有多厚,速度有多快。仿佛有了这些,就能决定战斗的胜负一样。有些人妄图通过研究这些来解释或者反驳近年来战争中苏式系列坦克表现不佳,以至于争论纷纷,甚至于搞出个什么10大坦克排名来哗众取宠。这是惟武器论观点。虽然武器很重要,但是完全排除人的因素是不可能打好仗的。

    各国坦克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强调战略机动性,有的强调防护与火力,不一而足,有些人仅仅是停留在性能参数的表面现象,而不想想各国为什么采用这种设计。坦克火力,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三大性能之间,三大性能与战斗全重,寿命周期,成本之间都是互相矛盾的。为了提高坦克的火力,要求安装口径更大的火炮,更加完善,更加复杂的火控系统与观瞄设备,更多的更大尺寸的弹药,这些都需要增加战斗室的容积,而由此会使得坦克战斗全重和外形尺寸加大,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下降。提高防护能力则要求外形尺寸特别是高度尺寸更小,这样装甲厚度才能更大。而坦克车辆设计就是保证实现战术技术性能,对三大性能进行平衡。而这个三大性能的怎么个平衡法,就是各国的军事思想,设计理念所决定的。

    实际上坦克是一种兵器,是人使用的。使用方法不对,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好比厚背鬼头刀,雁翎刀,双刀,乃至于菜刀,都是刀。都可以劈砍切割,可是具体到某种刀,甚至于每把刀,使用方法不是一样的,甚至是大相径庭,想想看用菜刀来给刽子手用来杀头,用雁翎刀剁菜是个什么感觉。同样道理,坦克的设计思想取决于各国的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坦克之所以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强调火力,有的强调防护,是与各国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息息相关的。而具体的实现方法,则是军方根据自己的战术特点,威胁环境,战术想定等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技术水平,提出性能指标,在交给科研部门生产厂家进行研制生产。而反过来,武器有了,则应该根据武器的特点制定战术,发挥出武器本身的最大潜力,扬长避短,否则,轻则降低作战效率,不能发挥武器潜力;重则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影响战斗胜负。这就好像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招式套路练会了还不行,还需要口诀知道怎么用才行。而武器的运用方法,我们则把他们叫做战术。下面我就各国的坦克战略战术与坦克特点结合起来谈一谈(限定范围是冷战时期的坦克)。

    前苏联坦克: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

    前苏联是坦克大国,其地面装甲力量十分强大,二战后成系列的发展了T系列主战坦克,包括T54/55,T62,T64,T72,T80等主战坦克和各种改型车辆,并出口或者授予特许生产权进行仿制的国家地区也十分广泛,比如中国,中东地区,印度等。

    我们知道前苏联在二战期间不但设计出了T34等性能出色的坦克,还积累了大量的坦克作战经验。并由此发展出了以地面装甲突击为主的大纵深攻击战略。这种战术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撕破敌人前沿的坚固防线,然后通过这一突破口,投入大量的具有高速机动性的装甲部队向敌人深远纵深发动攻击,从而摧毁敌人整个防御体系。为了适应深远纵深高速突击,就要求坦克必须具有良好的较大的道路行程,道路适应性,较低的后勤负担,综合起来说就是需要具有较高的战略机动性。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坦克严格控制重量的与体积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拿苏联坦克与西方同时期坦克相比就会发现苏联的坦克总是重量较轻,比如T80系列的重量要比M1系列轻1/4左右,那就是因为苏联的T系列坦克要求具有较大行程,要适应大多数道路状况,而在敌后往往缺乏足够的后勤补给,所以要减少后勤负担的缘故。

印度装备的T-72坦克

    而为了与敌人坦克进行交战,撕破敌人正面防线,苏联人非常重视坦克火力,与正面装甲。为了保持火力上的优势,我们可以发现苏联坦克的火炮往往比同时期的西方坦克炮口径大5-10毫米。比如T54/55的坦克炮为100毫米,而同时期的美国M47/48 主炮口径为90毫米,T64坦克炮口径为115毫米,同时期的M60为105毫米。T72,T80火炮口径为125毫米,而M1的火炮口径为105毫米,后来的M1A1,M1A2火炮口径则是增大到120毫米。虽然苏联火炮口径较大,初速较快,但是由于火炮膛压,配套的弹药工程的落后,使得在80年代中后期125火炮的威力已经与西方的120坦克炮火力相当。但是也可看出苏联人妄图在火力上压倒对手的心理状态。而装甲上,苏联人由于T34的成功经验,十分重视低矮的外形,与完美的避弹外形,甚至不惜减少火炮俯仰角来获得更高的防护能力,由于与同时期西方坦克相比,苏联坦克重量较轻,但是苏联的坦克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决定了T系列坦克与西方相比,在装甲防护能力上并不逊色。

    由于二战时期T34的成功经验,苏联坦克设计师与西方相比,更加重视坦克良好的避弹外形,苏联在长时间的采用可获得完美避弹外形的铸造装甲,铸造装甲是由装甲铸钢冶炼浇铸而成,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廉,可大量快速生产制造。。铸造装甲可以得到不同的部位均匀的过渡到不同厚度和理想的倾斜角以及可造成跳弹的流线型外表面。但是由于铸钢内部组织不够密实,有柱状晶,偏析,气孔等缺陷,所以一般说来铸造装甲抗弹性能要比轧制钢装甲低10%...所以西方坦克设计师更倾向于轧制钢装甲。

    同样的苏联设计师更强调低矮的车体高度,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被发现被命中的概率。为了降低高度甚至牺牲坦克成员的舒适性,为了降低车体高度,严格限制坦克驾驶员的身高,以至于在苏联坦克兵中中亚地区的坦克驾驶员很多。

西方国家坦克:更适合防御和山地作战

    在80年代以前,西方世界的坦克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落后于前苏联的装甲力量。东西方军力主要依靠核武力来平衡。西方装甲作战理论来源较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纳粹德国所发展的闪电战,强调坦克机动作战,认为“厚装甲不如速度重要”,在二战初期,德国运用装备大量轻型装甲车辆(诸如马克 1,2,3型)的装甲部队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但是到了二战中后期,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逐渐在苏德战场上转入了被动防御,所以坦克研制生产逐渐向着厚装甲重型化(诸如虎式坦克,象式坦克突击炮等)的防御性坦克发展,但是由于工艺水准高,成本高昂,生产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其重量巨大调动坦克进入战场也是令指挥官头痛不已,而且需要更好的维护与保养,需要更多的油料。使得这些重量巨大的防御性坦克虽然在每一次战斗中由于厚重的装甲,犀利的炮火占尽了优势,可是面对数量众多的苏联坦克“尽管他赢得了每一次战斗,但是却是输掉了大多数战役”,从而导致了整个战争的失败。因为,防御总是线性的,而苏联人只要可以集中足够的坦克,火炮,飞机,兵力在某一点造成绝对优势,撕开口子之后,各个坦克快速突击纵队进入突破口,向敌人纵深插进,破坏整个防御体系。而重型的防御坦克虽然在战斗中占有绝对优势,可惜,在敌人插到后方的时候,由于道路适应性,油料补给线被切断等诸多原因,使得这些防御型坦克跑不过中型的进攻坦克,在对手坦克之前到达新的防线,只好自己摧毁或者放弃。

    所以,在战后,西德与法国坚持机动性比防护性更加重要,而法国更是认为“在核战争环境下,机动性比防护性能够获得更高的生存能力”,所以这两个国家在上个世纪50 年代对坦克的三大性能排列顺序是“火力-机动-防护”。根据这一观点,西德研制了战斗全重40吨,最大速度65公里/小时,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52毫米的豹1坦克;而法国则是研制出了战斗全重36吨,最大速度65 公里/小时,炮塔正面装甲厚度80.8毫米的AMX30坦克。这两种坦克是西方世界典型的重视机动性的代表。德国人在豹1的时候重视坦克的机动性。而在美国人提出空地一体战作战思想之后,为了更好的执行在空地一战中德国人应该承担的任务(实际上,我们看到德国人在军事力量的建设是瘸腿的。那就是——陆军强海空弱,这海陆空三军兵力构成比较平衡的西方国家来说是很少见的。这也和西德在北约战略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有关,那就是在地面上挡住苏联人的装甲洪流,而海空力量则有其他盟友承担,所以说,德国的武装力量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不完全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德国人应该算是北约模范国了吧)。再加上中东战争凸现的坦克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德国在设计豹2的时候,和美国人的M1系列基本相同,又走进重型防御坦克的路子。而法国则是一直坚持机动作战的军事指导思想,最新设计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只有53 吨,这在动辄60 吨的主战坦克里算是比较轻的了。而法国人独特的设计之处就是坦克炮并列武器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用于对付无防护的有生力量,轻型装甲车,卡车等不值得使用坦克主炮的目标,以节省坦克炮弹药,而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仅仅是一挺7.62毫米机枪(个人认为,坦克炮同轴武器仅仅是一挺机枪实在是个巨大的浪费。这个位置是个非常好的武器平台,他稳定,安全,甚至可以和坦克炮共用高级的坦克炮火控,可以大大的提高命中率。而且使用爆炸弹头的可连续射击的武器系统可有效压制远距离的反坦克导弹,因为在今天以往并不显眼的步兵也在远距离上对坦克造成巨大的伤害。虽然会带来许多其它问题,比如炮塔正面面积增大,炮塔空间问题等,但是和得到的东西相比是可以克服的,但是20毫米机关炮可能有些太大了)。

英国一直是重视坦克防护的国家,英国在二战前坦克发展的思路是将坦克按照用途分为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用于反坦克作战,而步兵坦克则是用于伴随步兵进攻。但是战争的事实证明,坦克不应该迁就步兵的速度,步兵应该也具有高机动性配合坦克作战。而英国对于坦克作战来说,一直抱有坦克大战的思想不放,一切设计均是重视坦克在战斗中的运用,当然这也和英国的国情军情有关,因为英国一直是海洋强国,拥有投送兵力便利。而陆军则是精干的小型的职业化的。陆军无论从人员还是装备数量都不是很多。所以需要更加重视士兵的生存能力和执行任务的弹性。英国人认为:防护是士气的源泉。根据这种坦克大战的作战思想,他们对坦克的排序则是“火力-防护-机动”。所以,我们看到英国人的坦克都是防护能力较强。英国人的坦克从百人队长,酋长一直到挑战者都是具有强大的防护与火力,但是机动性却是可怜的。有意思的是,英国人一直不愿意放弃它们的线膛炮,自从苏联人在T62坦克上采用了滑膛坦克炮之后,由于滑膛炮可以发射大长径比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而当时的线膛炮只能发射长径比不超过5的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而且不能发射破甲弹。从而占据了反坦克作战的优势,西方国家纷纷改弦易张,在新型坦克上换装滑膛炮。而英国人却固执的坚持使用线膛炮,一直到挑战者2。甚至不断改进弹药,以适应线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当然这也和作战思想有一定关系。因为采用滑膛炮的坦克作战目标较为单一,主要就是直射距离内的坦克,而且牺牲了远距离间接射击的能力,而且减弱了杀伤/爆破多用途榴弹的威力,不能发射碎甲弹。使得坦克在对付战场上其他目标时效果受到了削弱,比如土木工事,无防护有生力量,轻型装甲车辆等目标。比如,在海湾战争中,坦克炮击毁坦克最远距离就是英国的挑战者2发射碎甲弹创造的,居然有6800多米,这对于装备滑膛炮的坦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英国人的作战思想中,坦克不仅仅是作为一件反坦克武器存在的,由于英国人的陆军规模有限,装备的坦克数量不多,所以必须保持足够的任务弹性,坦克在战场上还应该对付更多的目标,而不应该仅仅是针对坦克。这就是英国人和苏联以及西方世界其他国家在坦克作战认识上的差异(插句题外话,个人倒是认为坦克所对付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坦克这一点上与英国人保持一致)。

越野机动中的“梅卡瓦”4主战坦克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以色人恐怕是战后最具有坦克运用经验的国家了,所以其坦克设计思想更值得我们的重视。以色列人由于国小人少,又处在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在人力和物质资源都处于劣势。所以士兵的的生命更加宝贵。以色列的国土纵深小,所以坦克的机动性是有限的,所以以色列人更加重视坦克的战斗性能和防御作战。以色列坦克的防护第一,而火力则是根据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威胁程度采取够用即可的态度,而机动性则是有限的。而与苏联不同的是,以色列秉承西方坦克设计思想,在防护上是以乘员为防护核心,而不是以整车战斗力为防护核心。以色列发展的梅卡瓦坦克采用少见的动力系统前置布置。这样前装甲,间隙装甲,传动系统与发动机构成了坦克正面的梯次防护,而炮塔尽量减少正面投影的少见的双人炮塔(无自动装弹机),而且为了获得较好的防弹外形,而采用楔形。这样一来,人员就获得了最大的防护。因为即使炮弹穿透了正面装甲,也会被发动机挡住,虽然机动性丧失了,但是最大程度上的保护了成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以色列人是以坦克乘员为防护核心的。坦克动力前置,可产生诸如履带效率低(因为需要拉紧负重轮上方的履带)。火炮俯角小,坦克车体过高,坦克驾驶员观察镜布置不易,驾驶员视野受限,保持重心困难而难以进行总体布置等不利影响。但是和所取得的防护性相比,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据说,以色列的梅卡瓦75%的车重都用来加强防护(估计是把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算上了)。而传统总体布置得坦克一般在45%-50%左右。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可能是一种防护最全面的坦克了,即使是侧面也有间隙装甲,使用工具箱等填充其中。这样一来,梅卡瓦坦克可能是世界上最适于城市巷战的坦克。而梅卡瓦参加的战役战斗也表明,这种坦克的防护是可靠的,据说曾经数十辆坦克遭到了RPG反坦克火箭各种反坦克武器的的袭击,而仅有一辆被击穿,而车辆并没有产生二次效应,人员也没有伤亡。最夸张的是,一辆梅卡瓦被命中13 次,坦克却依然保持战斗力。可见防护性能的优秀。而且,对于坦克成员来说,躲在3米厚的钢铁后面心理优势决不是躲在几十厘米厚的装甲后面的坦克乘员可以比拟的。以色列人对坦克情有独钟,妄图把坦克设计成全能坦克,由于动力前置,后面的设计成巨大的舱室,并在车体开后门,可以通过后门来补充弹药(这个后门绝对是非常极为出色的贴心设计,因为在战场上坦克总是正面对着威胁最大的方向。当然也仅仅是梅卡瓦动力系统前置可以这样设计)。而舱室可以搭载8 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者4副担架。这样一来,必要时坦克就成了搭载步兵成为步兵战车了。世界各国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看到了导弹对坦克的威胁,认为坦克不能单独作战,必须有拥有强大火力和机动性的步兵配合作战。所以,各国均大力发展步兵战车,而作为中东战争一方的以色列则是独辟蹊径,通过梅卡瓦坦克内部设置乘员舱来达到这一目的(以色列是没有步兵战车的,有的只有装甲输送车)。而为了坦克能够对付更多的目标,还在坦克上安装了60毫米迫击炮。这样一来梅卡瓦坦克真成了全能坦克了。当然,梅卡瓦适合以色列的国情军情,但是如果换作其他国家就不一定合适。这就是坦克设计必须适合军事指导思想的典范。

咱们再说说北约的核心美国。实际上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足够的坦克作战经验,包括二战之中美国人也没有接触到坦克作战的精髓。。而在坦克设计上与前苏联相比长期处于劣势。在70年代勃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力量已经膨胀到西方世界无法遏制的地步。美国人终于在70年代末发展了空地一体战作战思想来对付华约集团的大纵深作战,并根据这个作战思想的框架,设计了性能出色的M1系列坦克,使得北约逐渐在地面上站稳了脚跟。空地一体战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地面部队遏制华约集团的强大的地面突击,然后利用空中优势对对手的全纵深进行打击。从而逐渐削弱苏联的大纵深进攻的强度,遏制苏联的进攻。可以看出所谓最初的空地一体战是一种基于防御的战略思想。其关键在于地面力量是否能够抵挡华约部队的强大地面攻势。由于西方世界在坦克等主要陆战武器在质量和数量上处于劣势,所以很难抵挡华约集团的进攻,这时候,战略平衡主要是核武器来支撑。而西方也研制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武器系统,比如,核地雷,可以瞬间形成一条反坦克壕的灌装液体炸药软管等等。而德国更是重视可以阻碍坦克部队机动的地雷,在地雷和地雷布设装置上处于世界的前列,这也是战略战术的所需要的。因为空地一体战应对大纵深进攻作战的关键就是如何降低强大地面突击的进攻速度,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为优势的空中力量对敌人进行全纵深打击创造机会。但是同样苏联人也拥有数量众多的核武器,以及适合在核战争中进行突击的坦克部队。

    所以在70年代,华约对北约是占有军事优势的,这对于北约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甚至有西德将军提出,把整个德国部队化整为零,分成1万多个游击小分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1000个的小型的隐蔽的弹药库,当苏联人占领德国后,利用游击战打击苏联的后方和补给线,配合前线作战。可见,当时对于华约国家的装甲优势是恐惧的,甚至没有信心守住前沿阵地。当时美国与中国关系缓解,甚至结成隐形的战略盟友关系也是有起内因所在。但是随着苏联的没落,军事上,西方国家在坦克上使用了大量新技术。使得西方坦克在质量上获得了迅速的提高。这个以美国的M1系列和西德的豹2系列为代表。这两种坦克可以说设计思想是极为相似的。都是为了在空地一体战中担任阻挡遏制数量优势的华约集团的坦克进攻的。所以这两种坦克都是以华约集团的坦克为主要作战对象的防御性坦克。这种坦克的主要军事思想就是以质量抵消对手的数量优势。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比如新型的120滑膛炮,各种复合装甲,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观瞄设备,增压发动机和液压悬挂系统等等。在火力,防护,战术机动性等三大性能都获得了质的提高。其设计指导思想就是要达到一辆坦克能够抵挡3辆T系列坦克的进攻(大家可以算算在苏联解体之前,美国人保有坦克数量坦克15000余辆,而苏联人坦克数量超过5000辆)。但是这种提高是有代价的,那就是重量的大幅度攀升。比如M1A1 - 57吨,豹2 - 55吨,挑战者 - 62吨。不过由于空地一体战的要求,地面装甲力量主要是防御性的。而且由于冷战时期的特殊性,战场是可以预期的。所以可以坦克配置在战场附近,战略机动性的缺陷并不明显。

豹-2A6主战坦克

    这里需要谈一下的就是战略机动性和战术机动性的区别。战略机动性是指大范围,远距离的机动能力。也就是就需要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机动能力。在这种远距离机动上,坦克的最高公路速度,越野速度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坦克的重量,耗油量,最的行程,对道路的适应能力,也就是通过性等因素就更加重要的。而战术机动性不同,它体现在最大公路,越野速度上,加速性(从0-32公里/小时消耗时间),最小转弯半径等因素。通过比较同时代的M1系列,豹2系列和苏联的T80系列,我们就可以看出,苏联人的坦克在战略机动性上占有优势,而美德坦克在战术机动性上占有优势。这是由于战略战术要求所决定的。苏联的大纵深战略决定坦克在造成战术突破后,应该高速(这里是指平均的高速度)的向敌人纵深插进,而且插的越深,抛在后面的敌人越多。战果就越大。所以,苏联的坦克要求具有极高的战略机动性。而由于北约的空地一体战防御性战略,而且由于战场的可预期性。可以将坦克配置在战场附近,并进行战场建设,所以北约坦克不需要具有多高的战略机动性,但是需要坦克在战术上占有绝对优势才可能挡住苏联人的装甲洪流,而且由于技术的先进,造成了美德坦克优秀的战术机动性。我们也可从美苏两国的坦克战略机动方式上略见一二。

    美国人进行坦克战略机动的时候,由于坦克的道路适应性差,也为了保持足够的摩托小时,保证坦克投入战场的完好,所以往往利用船运,铁路,甚至是专门研制装备的坦克运输车来像战场运送坦克。而苏联人则是很少装备坦克运输车。美德的防御性坦克的战略机动能力差的问题在华约和北约冷战时期表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随着战略形势的变化,苏联的解体,美国人战略对象改变,战略机动差弊端就显现无疑了。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人从本土运送部队花费了接近半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内,初期部署的轻型部队由于缺乏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非常容易遭受攻击,多亏萨达姆的愚蠢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而在100小时的地面战中,据说每一辆M1系列坦克的后面都跟着10辆卡车满载着弹药,零件油料进行补给维护。也许,也只有美国人才会这么奢侈,对手也得是伊拉克。而在最近的03年伊拉克战争中,诸如M1A1,M1A2系列的主战坦克由于缺少足够的油料,而不能一鼓作气,进入巴格达,而停顿在巴格达外围长达数天等待油料,也给了伊拉克机会,但是多亏伊拉克自身已经乱作一团糟,才会达到这种戏剧性的效果。所以美国人在海湾战争以后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一直强调兵力投送能力,最近又搞出个崔斯克中型旅,提出轻型化部队的概念就是因为战略需求变化的缘故。

     有许多人对T式坦克没有进行隔舱化而大加诟病。说句老实话,隔舱化设计并不像西方所宣扬的那样具有那么好的效果和那么重要的地位,实际上,隔舱化设计仅仅是坦克防穿/破甲弹的二次效应诸多手段的其中之一。二次效应防护技术主要有下面几种:包括装甲衬层,动力舱自动灭火系统,战斗室自动灭火抑爆装置,还有许多其他防二次效应的措施,比如隔舱化设计,采用自封闭油箱,采用防爆油箱,在燃油中添加抗雾剂,使其被击中后油雾不易被点燃,采用不易燃的液压油等等。可见,所谓隔舱化并不像西方所宣扬的对坦克的防二次效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反隔舱化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比如,车体臃肿巨大,重量上升等等。当然,从隔舱化设计中我们也可发现西方人与苏联人在坦克防护设计思想上的不同,前面说过,苏联人是以从如何保持整车战斗力作为防护的重点的。而西方坦克则是以坦克乘员为防护的核心。现代坦克防护理论是从系统的考虑坦克防护。1,减少被发现概率。2,减少被命中的概率。3,依靠自身装甲抗击反坦克弹药的攻击,减少被击穿的概率,4,减少弹药产生的“二次效应概率。5,如果产生二次效应,则提高人员的生存可能。这里,我们会发现,在技术条件的许可下,苏联坦克设计师采用较低的车高,较小的体积,符合1,2两点。而良好的避弹外形也减少了被击穿的可能。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则车体比较高大,比如M60居然高达3米,仅仅是依靠装甲防护。但是到了80年代,西方国家产生了较完善的设计理念来设计第三代坦克,比如M1系列,就车高显著降低,甚至为此将驾驶员座椅改为半躺式。而更加重视减少“二次效应”和更加重视人员的生存能力。而苏联由于重视保持整车的战斗力,所以第三代坦克在对4,5两点的重视程度不如西方国家。

    美国人对坦克设计理念在长时间内贡献是有限的,但是在80年代后,由于较完善的设计流程和系统思想产生了诸多,有影响的设计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于发现敌人和首次命中率将大大增强坦克的生存能力。所以,西方国家往往采用较完善的火控系统和观瞄设备。这一点来说,苏联人显然没跟上形势。

英军部署在伊拉克的挑战者II主战坦克

    与苏联坦克相比,西方国家的坦克炮俯仰角比较大,更适合防御作战和复杂地形作战。比如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M60面对阿拉伯国家的T系列坦克,虽然在装甲和火力上并不占有优势,但是却可掘壕驻守,或者将车体隐藏在沙丘等遮蔽物,仅仅露出大半个炮塔,利用较大的火炮俯角射击,大大降低了对手的命中率。而火炮仰角小,则不适合在复杂山地,城市环境下的作战。比如,韩国的以M1坦克为蓝本设计的K1坦克,为了增强坦克山地作战的灵活性,火炮仰角比M1增加了一度。从这里也可看出,实际上苏联的T系列坦克更适合平原突击作战。而西方的重型坦克更适合防御和山地作战。

    这里再多说几句,一般说来,我们把现代坦克,除了轻型坦克以外的坦克全称为主战坦克。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所谓主战坦克是战后的中型坦克发展而来,由于其拥有较平衡的火力,防护,机动。不亚于重型坦克的强大火力,坚强的装甲和优秀的机动能力,所以逐渐淘汰了重型坦克和轻型坦克成为战后坦克的主流。但是今天看来,这个主战坦克的说法并不科学,60 吨级坦克与40吨级坦克都归入主战坦克的行列是不是过于笼统呢,这样一来,很容易掩盖其各自的特点与使用方式。所以个人认为要么取消主战坦克的说法,要么在主战坦克这个范畴内加以细分。比如苏联的T系列坦克就应该算作一种进攻坦克,而豹2,M1系列就应该算作防御性坦克。 (作者:renfen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