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海洋战略思维:着重发展海军远洋作战能力
印度的海洋战略是其大国战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印度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强大的海军,其用意不仅是要抵御外敌入侵,而且主要是在于维持自己在印度洋上的霸主地位,以此作为提升印度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平台。
印度扼守着通往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塞,同时也就掌握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从中东进口石油的海上交通命脉。本世纪初,印度海军发表军事新学说,描绘了印度海军的未来发展蓝图。新学说强调今后要继续突出其在印度洋水域的影响和作用,主张由“攻势战略”取代“防守战略”,并将战略利益区延伸至波斯湾及马六甲海峡,将海军建设成为强大的地区海洋力量。印度国防部还制定了一项新的海上部队体系和战略草案计划,将海岸警卫队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巡逻任务从原来的360千米海岸线扩大到630千米,并增加海岸巡逻艇和飞机的海上任务,使海岸警卫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印度购自俄罗斯的二手航母“戈尔什科夫”号
近年来,印军重点突出海军建设,同时强化快反部队,扩建和组建特种部队,试验数字化部队。从2005年起,印度海军的新型潜艇、隐形军舰和远程侦察机陆续服役,以“核武加航母”为特征的战略“双箭头”初显雏形。按照“海军战略构想”,到2015年前后,印度海军将形成一支以3艘航母为核心,145艘远洋舰艇相配套,核常兼备、水面与水下能力兼具,胜任印度洋及以外海域作战任务的力量。最终目的就是慑止区域外地区大国染指印度洋和有效限制世界大国在印度洋的军事活动;同时,更期望印度的影响从印度洋扩大到东南亚和南中国海地区,树立印度的大国形象和威望,成为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都具有重要利益和发言权的海上大国。
均势战略思维:与美、俄发展军事合作更趋谨慎
近几年来,印度浓墨重彩展现对外政策新思维,以大国制衡为基点,重新安排印美、印俄的军事关系。印度政府认为,在当前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下,印美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有利于印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印在与其他大国交往时赢得较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因而与美加强军事合作,无疑仍然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几年来,印美军事关系出现实质性发展。美国在两国签署的《印美防务关系新框架》中,提出要多方面推进军事关系,包括共同研发和生产武器、加强技术与情报交流,还同意帮助印度军队更新指挥控制系统,研制早期预警和导弹防御系统。印度在发展对美军事关系时特别强调美印都是最大的“民主国家”,将共同的“民主制度”作为拓展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和强化与美国的共同威胁的基石,从而将美印军事合作迅速推上快车道。
11月2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右一)举行仪式欢迎到访的印度总理辛格。 新华社/法新
与此同时,印度与俄罗斯的防务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扩展。2005年12月,印度总理辛格访俄时签署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军事合作协议,除直接购买武器外,还包括在印度生产苏-30MXI战斗机、米格-29K战斗机、卡-31预警直升机和T-90S型坦克。印俄的军事技术合作还包括联合开发多功能运输机和第五代战斗机。印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深,双方在能源和军工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然而,面对印美加强军事合作的局面,俄罗斯对印度极其不满。俄方表示,如果印度采购“爱国者”导弹,将不会得到俄罗斯供应的平台支持,并威胁称如果印度不再考虑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将向巴基斯坦武器市场进军。从俄美争夺印度军火市场来看,印度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这也不得不促使印度在处理印美俄之间的关系时更加谨慎。
核战略思维:突出核武器在实现大国地位上的意义
在印度看来,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心是成为地区性大国的现实基础,而提升战略核威慑能力不仅是增强实力和信心的重要步骤,更是一条捷径。因此,核战略成为印度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国产核潜艇剖面图。来源:新京报
一方面,在当前周边关系日趋缓和、友好的情况下,印度不再逆国际潮流而动,继续以中国威胁为借口来公开发展核武器。这既不符合国际现实,也无助于印度达到提升国家地位的战略目的。印现政府吸取上届人民党政府一味地扩大核武库、追求数量上的平衡与超越导致黯然下台的深刻教训,力争在降低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使核威慑力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印度又趋向于进一步推动核力量建设。为提高防核袭击和生存能力,印度全力支持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并从以色列、俄罗斯购进反导系统,构建多层反导拦截体系。印度主管导弹研发项目的科学家公开宣称,印军将在2010—2011年间同时拥有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导弹防御系统三种能力。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印度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愿望愈发强烈,而打出并打好这张核牌,印度不仅能够从中获取国家安全利益,而且距离世界核大国俱乐部更近了一步。 (作者 朱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