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为203毫米的榴弹炮,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及战后期间,英国军队装备了维克斯公司研制的8英寸(203毫米)榴弹炮,型号为Model1917、Model1918和M1920E。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式命名为M1榴弹炮。在二战期间,英国共生产了1006门M1榴弹炮,252.1万发203毫米炮弹,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1榴弹炮以威力大,打得准而著称。英军夸下海口说:它“可以命中汽油桶大小的目标,可以一个窗户接一个窗户地射进去”,真是太神了。这种说法尽管有夸张的成分,但看一看M1的命中精度,就会觉得它的确非同寻常。M1的射击公算误差为:4千米误差8米;11千米误差15米;16.6千米误差17米。而对应的155毫米榴弹炮分别为:4千米误差13米;11千米误差38米。M1要明显优于155毫米榴弹炮。再看一看火炮的威力,15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杀伤半径为350~360米,而203毫米榴弹炮炮弹的杀伤半径则为470~480米。综合比较,1发203毫米炮弹几乎顶得上2发155毫米炮弹。
1945年后,对M1型203毫米榴弹炮的炮闩等进行改进,称为M2型,先后用到M43、M55自行榴弹炮和M115牵引式火炮上。
M43和M55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设计的,威力虽然强大,但不能空运。美国军方根据二战及朝鲜战争的经验,认为即使是重型自行火炮也要能空运。为此,美军对研制新型重型自行榴弹炮提出了新的要求:火炮要能空运,占领和撤出阵地要快,部件通用化程度高。根据这些要求,美国太平洋汽车与铸造公司于1956年1月提交了一份新型重型自行榴弹炮的设计方案,并承接了设计、试制和生产任务。1958年,公司开始了样车的底盘试验;1959年,公司决定将动力装置由汽油机改为柴油机。1961年3月,美国军方正式将它定型为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1962年,第一批M110出厂。1963年初,第一批M110装备美军自行榴弹炮营。
改进型的M110A1自行榴弹炮于1976年3月定型,1977年开始装备美军;M110A2型于1978年2月定型,1980年开始装备美军。M110系列自行榴弹炮的总生产数为1249辆,除装备美军外,还出口到英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土耳其、希腊、以色列、日本、韩国、意大利、约旦、巴基斯坦、中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在服役。
首先,美军发展重型自行榴弹炮是陆军火力支援的需要。这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那就是用大口径榴弹炮来发射核炮弹。美军于1950年开始研制核炮弹,1953年5月研制和试验成功。美军的第一门原子炮的口径为280毫米,所发射的核炮弹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四分之一。随着核炮弹的小型化和“减肥”,后来又着手研制240毫米原子炮及相应的Mk32核炮弹。但这项计划半途而废,转而研制203毫米级的可发射核炮弹的火炮和Mk33核炮弹,而M110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M110既可以发射普通炮弹,又可以发射核炮弹,堪称是核战争时代的“一支大棒”。不过,由于核炮弹的进一步小型化,155毫米级的榴弹炮也可以发射核弹头,这使M110自行榴弹炮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至于选择“小车”(25吨级)的理由,上面已经提及,主要是考虑空运的要求。通用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M110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和M107型175毫米自行加农炮采用专门设计的同一底盘。
M110型自行榴弹炮的生产厂家几经变化,先是太平洋汽车和铸造公司,后又转为FMC公司及鲍恩-麦克劳林-约克(BMY)公司。M110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一些国家开始将M110转让给其他国家的军队。
车体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驾驶室位于车体的左前部,驾驶员有3具潜望镜。变速箱位于车体前部右侧,其后是发动机。车体后部为炮架和火炮,没有炮塔。车体的最后左侧装有装填机,车体后部下方装有大型驻锄,射击时放下,以吸收射击时的后坐能量。
M110的主要武器为1门M2A2式203毫米榴弹炮(身管长为25.3倍口径),安装在M158炮架上。火炮采用断隔螺式炮闩、M35式连击式击发机、可变液压气动式驻退机和气压式平衡机。火炮的方向射界为±30度,高低射界为-2~+65度。火炮方向机为齿弧式,高低转轮转1周,火炮的俯仰角改变5毫弧度;方向轮转1周,火炮的方位改变5毫弧度。火炮的操纵靠液压动力,紧急时也可手动操纵。身管寿命为7500发,比起坦克炮来提高了10倍。这是由于坦克炮的强化程度较高,身管烧蚀严重所致。
火控装置包括:1具M115型间接瞄准具,放大倍率4×,视场为10度;1具M116C型直接瞄准镜,放大倍率3×,视场为13度;此外,还有高低瞄准象限仪和炮手象限仪。
弹药基数为60发榴弹和12发核炮弹。其中,装在车上的只有2发炮弹,其余的全部装在M548弹药运载车上。所用的弹种包括:榴弹、化学弹、核炮弹、训练弹等,弹丸的重量约100千克,最大射程为16.8千米。发射榴弹时的密集杀伤面积为72×18(米2)。
M110自行榴弹炮的动力装置为8V-71T型二冲程、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为297.8千瓦(405马力)。传动装置为阿里逊公司的综合变速箱,这是一种液力机械式双流传动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悬挂装置为扭杆式。每侧有5个橡胶双轮缘负重轮,主动轮在前,第5个负重轮兼作诱导轮,目的是提高射击时的稳定性,这也是一般自行榴弹炮常采用的结构。每个负重轮处安装1个液压减震器。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履带。炮车的最大速度为5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725千米。
M110上有红外夜视仪,但无三防装置,也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
M110A1自行榴弹炮于1976年3月设计定型,1977年1月开始装备美国陆军。主要改进是设计了新的M210型炮管和采用了新的弹药,使发射榴弹时的最大射程达到21.3千米。M210比原来的火炮身管长了2.44米,身管的长径比达到了37。到了M110A2时,仍采用这种长身管火炮。比较一下M110和M110A2自行榴弹炮的侧视图,不难看出两种火炮炮管的巨大变化。该炮还增大了药室容积,采用了炮膛镀铬工艺,延长了炮管的使用寿命。M110A1的直
接瞄准镜改用M139型肘形瞄准镜,增加了一个新的密位分划,取代了原来的距离分划。底盘部分的改进包括发动机冷却系、液压设备、电子设备、装弹和推弹机构、液压驻锄等,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过,M110A1仅是过渡车型,生产的数量很有限,很快便进一步改进为M110A2自行榴弹炮。M110A2自行榴弹炮于1978年2月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主要改进是采用了新型弹药,使发射榴弹时的最大射程增大到22.9千米,发射火箭增程弹时的最大射程达到29.1千米。火炮身管上加装了双气室炮口制退器,这一点成为识别A2型和A1型的外部特征。除此而外的改进包括:炮长的座位高度可调;改进了停车制动器的结构,使刹车更可靠;增设了发动机、变速箱、水散热器的温度监控报警装置等。M110A2式的战斗全重增大到28.35吨,但动力装置未作改动,致使炮车的最大速度略有下降,为54.7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也降为523千米。
由于M110A2的性能已经比较完善,工作可靠,各国现装备的M110系列自行榴弹炮以A2型的为主。截止到2000年,世界上现装备的M110A2数量为:巴林62辆,希腊181辆,伊朗约30辆,意大利26辆(储备),日本201辆,约旦120辆,摩洛哥60辆,巴基斯坦40辆,西班牙64辆,中国台湾省60辆,土耳其219辆,美国250辆(储备)。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的军队也有少量装备。而装备M110的仅有以色列、韩国和伊朗三国,总数量仅100多辆。在两伊战争中,伊朗军队曾大量动用M110来轰击伊拉克军队的阵地。作为大威力的榴弹炮,M110A2还将服役到2010年以后。不过,在美国陆军中,主流的自行榴弹炮已经是155毫米级的,密集的火力压制任务,交由M270多管火箭炮来完成,203毫米的M110A2自行榴弹炮只是作为储备武器而已。
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