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陈庆华,中国军事运筹学科创建与应用研究的领军人物

(2009-11-28 18:34:49) 下一个

运筹之路——记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陈庆华
2009年11月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题:运筹之路——记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陈庆华

    李清华、张汨汨、林浩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题记

    2500年前,中国已经有了军事运筹思想。兵圣孙武提出的“庙算”说,堪称运兵筹谋的领衔主旨。进入20世纪,西方学者们将数学工具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军事决策,“军事运筹学”由此形成一门新兴的现代学科。

    作为中国军事运筹学科创建与应用研究的领军人物,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陈庆华毕生致力于使运筹学的“种子”,他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他培养的学生已撒向各地部队。

    社稷堪倚重,安危在运筹。陈庆华的运筹之路,在脚下,且无垠。

    功成每运筹——摆在他面前的,是未经耕犁的土地

    陈庆华人生的关键两步,“都没按照最初的想法来”。

    大学里,他梦想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这位“从没考过第二”的山东大学数学系学生,一心要去摘取数学皇冠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然而,“文革”十年,他被遣去养猪、放鸭、烧锅炉。“随处可见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让他改立志向:研究“追求管理决策最优化”的运筹学。

    “文革”结束,他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山东大学运筹学研究生,1981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学校准备安排他出国继续深造。而就在这时,中科院院士、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许国志教授专程来找他:“不要出国了,参军吧!军队正在搞运筹学研究,急需你这样的人才。”

    那年,国防科技大学招收了全军第一批运筹学研究生,任国防科大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兼职副主任的许国志看中了陈庆华的才华,力推由他来担任导师工作。没有多少犹豫,陈庆华放弃了出国机会,参军入伍,36岁的他成为全校最年轻的硕士生导师。

    摆在陈庆华面前的,是一片未曾耕犁的土地。

    一切都是空白,学生们上课,甚至没有一套适用的课本。陈庆华利用假期和教学之余,自己编写教材。他以惊人的速度和质量,在1年时间里编写了1套6本教材,涵盖了运筹学全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所有基本方法,为我国军事运筹研究和拓展铺下了第一道基石。

    路还很长。其时,“运筹学”只是一级学科“数学”之下的一个专业,与军事领域离得很远。陈庆华认为,军队院校培养运筹学研究生,应该面向军队实际,研究军事问题,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年轻人的心里萌发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创建一门军事运筹学学科,培养专门的军事运筹学研究生!

    在当时的中国,连“运筹学”尚且起步不久,“军事运筹学”更只是一个模糊而空渺的概念存在。陈庆华从“搭架子”做起,到总部和基层部队调研,征求各路专家意见……逐渐地,一套完整的军事运筹学理论框架,在他心中一点点搭架起来。随即,陈庆华与同事们制订了一套完备的军事运筹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军事运筹学》教材。

    1987年,陈庆华向军委总部书面建议在军队研究生培养目录中增列军事运筹学专业,获得军委和国务院的批准,1990年,军事运筹学专业正式列入国家研究生招生目录。全国第一个军事运筹学硕士授权点也在国防科技大学建立起来。

    脚下的路还在延伸。1993年,陈庆华调到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工作。面对全新的军事装备学领域,陈庆华又开始了新的冲锋。他率先运用运筹学理论对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了装备决策优化理论,并撰写了总计40万字的《装备运筹学》教材和25万字的装备运筹学术专著,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从运筹学,到军事运筹学,再到装备运筹学,陈庆华在这片“深海”里一“潜”就是30多年,绮丽与奇幻至今不断。

    决胜在运筹——能不能提高战斗力,是第一个问题

    “搞这个,对部队建设有什么用?”

    “能不能提高战斗力?”

    “能跟部队建设结合起来吗?”

    ……

    这都是陈庆华最常挂在口头上的问题,做课题、写论文,总要先把这几个问题过一遍。他带的学生也都知道,陈教授最反对关在屋子里搞空对空的研究,论文选题如果不能结合部队实际,那趁早自己撤下来。

    用陈庆华的话讲,他是个“实用主义者”。

    一年365天,陈庆华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泡”在各地的军营里;执教28年,仅大型的基层调研就做了36次,足迹遍布陆、海、空、二炮、武警部队和各个军事院校。

    有一次,他到某摩步师调研,正遇上部队搞拉练,陈庆华跟着战士们一起行军、露营,其间听到有官兵抱怨:“年年拉,年年练,绕着老路走一遍。”

    怎样有效提高部队的机动速度和训练质量?陈庆华带着学生们,对沿途上万公里的路况进行实地勘察,记录和整理了近百个数据,然后运用军事运筹学原理,“优化”出最佳路线和拉练方案。结果一“算账”,机动速度和训练效益提高了3倍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部队组织训练,训练项目受场地限制而经常发生冲突,他通过优化安排调整了训练计划,效果立竿见影;部队机动演习,刚拉动半小时计划执行就遇到困难,在他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原因……

    官兵们兴奋地拉着陈庆华的手:“陈教授,你要是能常留在我们部队就好了!”

    这句话,又引发了陈庆华的思索,他带着学生,深入到各地坦克师、步兵师、陆军学院进行调研,经过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终于制作成功了一套《军事运筹学通用工具软件》。

    这套软件涵盖了部队施训中经常遇到的12类问题,并且操作简单,只要输入相关数据,就能生成关于战斗开进、战备等级转换、进攻战斗突破口的选择、战术级地形量化模型等各种课题的最优化建议,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官兵就能使用。经过比对性测试,软件运算速度比当时美国最新提出的CMMS(运筹管理软件)快了5倍以上。这项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运用于部队后受到热烈欢迎,十几年来已升级到第三代,至今还发挥着巨大威力。

    与部队训练相比,航天发射准备周期长,参研参试单位多,系统更加复杂。陈庆华调入装备技术指挥学院后,上级赋予他“优化航天发射工作程序”的研究课题。为完成任务,陈庆华带领13位同志组成课题组,深入到测试发射第一线,分析航天发射的整个程序的每一个节点,历时两年,终于开发出一套《计算机自动生成航天发射试验计划网络图》软件,建成了“航天发射试验组织指挥网络优化系统”,过去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绘制完成的计划网络图,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这套系统在发射神舟飞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总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鉴定,它的软件算法思想和相关数学模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能不能和部队建设结合起来?”陈庆华又想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计算机自动生成计划网络图》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演习部队装备保障需求和保障能力的情况,又研制出了一套“计划网络管理系统”,应用部队后,装备供应和装备配置得到有效优化,大幅缩短了战斗力生成周期。

    山川入运筹——不出国门,但要走向世界

    “让运筹学在部队扎根,就要经常深入基层,但让运筹学在部队抽枝散叶,仅靠几个专家一次次地跑基层是远远不够的。”陈庆华说。

    已是博士生导师、肩佩少将军衔的陈庆华至今还在给中级培训班甚至基层部队参谋培训班的学员们上课,不管在什么专业、哪一类型的班级,他都要讲讲运筹学。“不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只要脑海中有了运筹学的意识和概念,管理部队时能够时常想到运筹学,我的目的就达到了。”陈庆华说。

    这导致他的课程量始终是全校新老教员中最高的,有时甚至在几个教室轮转,64岁的老人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整天。

    教学实践中,他越来越感到,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线部队对高层次应用型装备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得到总部支持后,陈庆华从2001年开始,对“装备指挥领域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对学术科研型的军事装备学研究生也要加强决策优化能力培养”的理念,申请增加“装备指挥领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2003年,“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新的培养模式,在全军14所院校启动,至今已招生7期,毕业5期,一批高层次应用型的装备人才脱颖而出。

    “美国的军事运筹学之所以一度远超我们,一是它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水平高超——这一点,如今我们已逐步赶上来了;二是它各研究机构间的交流协作十分密切——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能够做到。”从上世纪80年代起,陈庆华就致力于军事运筹学会的筹建和发展。

    为此,他多方奔走,反复论证调研,在他的推动下,1984年,全军军事运筹学会在湖南长沙成立,陈庆华被选为学会理事,负责起草了大会纪要,后来又担当起军事运筹学会秘书长的职务。军事运筹学会把全军一大批有志于军事运筹学研究的人才聚集到了一起,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军事运筹学的发展方向、思路和现状,得以及时地向全军研究者发散、交流,成为学科发展的力量倍增器。

    自从28年前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陈庆华至今再未踏出国门,然而,世界军事运筹学的发展,他始终密切关注并且紧紧追赶。他的多项科研成果已被鉴定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些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个人可以不出国门,但军事运筹学科一定要紧盯世界,走向世界。”陈庆华说,“中国军事有此需要,中国的研究者也有这个能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