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吨达到国际顶级水平
记者:如果我国能建造25吨的大推力运载火箭,与国际上领先水平是否还有差距?
刘竹生:如果达到25吨,也基本上与国际上的顶级水平相当了。其实别说25吨,就是再往上也能实现。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再发展更大推力的火箭,因为火箭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卫星和航天器的发展,而卫星也不能无止境地“变大”。但是,如果不研制大推力的火箭,稍微大一些的卫星你就打不了,相当于自动从这个发射市场退出了。
记者:新一代大型火箭对航天材料是否有新的要求?
刘竹生:是的,比如液氢液氧和液氧煤油都要装在低温储箱里,低温储箱需要保温,但不能做得很厚。现在
有一种方案是使用复合材料,外边用碳纤维,里边用很薄的金属层,现在小的能做出来,但是要做直径5米的储箱,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可以发射外国商用卫星
记者:研制新一代大型火箭技术有困难吗?
刘竹生:现在方案设计基本已经完成,在技术上不存在什么问题,就等国家立项之后,进行初步设计、地面大型实验等。目前,图像测量功能还需要改进,现阶段图像测量的主要功能是为拍摄火箭分离的图像,下一步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还要增加使用范围,除了对火箭分离图像进行监控外,还对一些温度场进行测量。
“神八”将与载人的神舟10号先后发射,实现有人对接,图为对接想象图。
记者:该项目立项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刘竹生:具体时间还不知道,但都列在“十一五”规划中了。
记者:大推力火箭是否准备发射外国的卫星?
刘竹生:当然可以为国外商用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其实现在所有的火箭都可以提供发射服务。我们过去光是火箭比较强,卫星寿命达不到那么高,就只能发射别人的卫星,现在我们打算采取捆绑的方式,你来买我的卫星,我用我的火箭给你发射上去。
揭秘神舟系列
神舟“三兄弟”一月一发
从“神八”开始,“神九”、“神十”都很快,一个多月都算长的,一个目标上去了,需要马上发射下一个上去进行对接,所以会非常快地连续发射。
“神八”“神九”:只探路不载人
记者:“神七”是否会用这种大推力火箭送上去?“神七”会有几个航天员?
刘竹生:按现在的计划,两年之后发射“神七”,还用不上大推力运载火箭,依旧会使用长征2F火箭。“神七”计划上3个人,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3个人协同完成。
记者:未来的“神八”、“神九”一直有载人计划吗?
刘竹生:从“神八”开始,就发射无人的目标飞行器了,也就是空间实验室,不搭载航天员,只是送到天上完成实验室的对接
。“神八”是有好多接口的小的空间实验室,包括“神八”在内,现在搞的空间实验室都是为未来的空间站做准备的,我们要考察到底人上去以后长期工作、生活行不行,到底上面会遇到些什么问题,这些都需要摸索,因为有好多你根本想不到的问题会发生。
“神九”也没有航天员,只是发射目标飞行器。
“天宫1号”与神舟飞船的对接示意图,资源舱还连接了一个多向对接舱。
“神十”:航天员要进空间实验室记者:什么时候重新开始载人计划呢?
刘竹生:其实“神八”、“神九”都是上去探探路,看对接技术是否成熟,到了“神十”才重新带航天员上去进行空间实验室的工作。
“三兄弟”发射间隔一个月
记者:“神八”、“神九”、“神十”的发射时间间隔是否也需要两年时间?
刘竹生:要不了那么久!
从“神八”开始,“神九”、“神十”都很快,一个多月都算长的,因为一个目标上去了,需要马上发射下一个上去进行对接,所以会非常快地连续发射。(注:2010年左右)
最新进展 六年半造出火箭“大力士”
“一旦国家立项发展大推力火箭,我们能在6年半之内完成制造。”昨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吴燕生院长透露了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究情况。他说,这将使我国运载火箭的最大运载能力从现在的9.5吨提高到25吨。
他说,运载火箭是太空探索的基础系统。“可以说,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
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是承担了“神六”发射任务的长征二F,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9.5吨,而世界上运载火箭的近轨运载能力最大已达25吨。
“在大推力运载火箭上,我国与世界最先进水平有6年时间的差距。”吴燕生说,目前我国已在大推力运载火箭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且进入了型号研究阶段,国家立项后便能在6年半之内完成第一次试射。这也意味着,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他同时透露说,项目总体科研经费大约需要十几亿元人民币。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体部分模块。
两大重点技术需要突破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6号副总设计师杨宏在做主题演讲时介绍,
2004年,中央批准了载人航天第二阶段正式启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阶段的第二期工程。
该工程将重点突破两大技术,一是完成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要为之设计适应舱外活动的舱外航天服,第二项技术是完成两个太空飞船在太空中交互对接,其中航天员出舱行走是“神七”时的计划。
杨宏说,这两项技术完成后,将进一步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继而建立永久性的空间站。
天宫一号的对接口,用于与载人飞船进行对接。
天宫一号,这张模拟图比实物多出一个资源舱(带太阳能帆板那段)。
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的对接示意图,资源舱还连接了一个类似法兰的多向对接舱。
从这个角度看,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相似。
这应该是天宫一号实验舱与资源舱的隔板。
中国载人航天二期目标,发射神舟8、9、10、11号飞船,实现交会对接,初步建成小型空间实验室
飞船与大型飞船的对接将类似于阿波罗-联盟对接——阿波罗-联盟对接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国家合作的载人航天任务,由美国和苏联于1975年7月执行。美国利用登月计划取消后剩余的阿波罗18号飞船和苏联联盟19号飞船进行了对接。自此奠定了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基础。
中国第一代小型空间站“天宫2号”构想图,它将在2012年左右发射,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未来神舟1×号飞船与“天宫2号”对接想象图,“天宫2号”比神舟飞船更大更重,可能需要新型火箭发射。
长征二号E(A)火箭正在做风洞吹风试验,其将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研制成功前,中国所能制造的最强大的火箭
中国部分近地轨道火箭(左起):长征一号B、长征二号C、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E(A)。长征二号E是目前中国已有的近地轨道发射能力最强大的火箭,近地轨道发射能力9.2吨;长征二号F是发射载人飞船所专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增强型号,长征二号E(A)将换装更为强大的助推器,近地轨道发射能力可望增加到12-14吨,它还将使用更大的5.2米整流罩。
中国火箭同比例侧视图(左起):近地轨道系列——长征一号B、长征二号C、长征二号C/SD、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E(A),地球同步轨道系列——长征三号、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B、长征三号C。
中国部分火箭
航展上展示的中国太空空间站模型——左侧为神舟飞船,右侧为中国第一代小型空间站,应为“天宫3号”。“天宫3号”将在2015年前发射,主要负责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天宫3号”体积重量比“天宫2号”更大更重,估计在13吨左右,必须使用新型火箭发射。
长征二号E(A)火箭将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研制成功前,中国所能制造的最强大的火箭
“天宫3号”空间实验室模型
“天宫3号”空间实验室地面验证模型,其直径达5米,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