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巴拉圭战争——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

(2009-08-12 14:25:10) 下一个

青年参考     黄泽


( 19世纪初,世界战争话题的焦点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意大利为国家统一打的局部战争,然而就在同时,拉丁美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却很少被人提起——它就是从1864年~1870年由巴拉圭军事强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以一个内陆小国巴拉圭,对巴西、阿根廷、乌拉圭3国同盟的战争,一场迄今为止整个美洲最大的战争,一场可能是人类历史中最惨烈的战争。)

  有的历史学家把这场战争称作近代战争与现代战争的分水岭。这场战争的一个特点是,使用了步枪、机关枪、高爆炸药、大炮等现代武器,电报、侦察用的热气球也投入使用。很多后来在一战中使用的武器和装备,已经在这场战争中亮相了。

  巴拉圭曾经很强大

  1862年,弗朗西斯柯·洛佩斯的总统父亲去世了,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权杖,继任巴拉圭总统。

  在他父亲老洛佩斯的苦心经营下,曾经贫瘠的巴拉圭迅速崛起,他鼓励对外贸易,大量引进外资;请来英国和奥地利的工程师帮助修建了铁路、船厂、钢铁厂;延聘欧洲和美国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开办工厂和学校;1850年国家大剧院也落成了,一个欧洲化的巴拉圭以强国的面目出现在拉美。到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接班时,巴拉圭已经成为惟一没有外债的拉丁美洲国家。

  19世纪初的1810年~1825年,拉美兴起的独立运动,迫使西班牙放弃了对大部分拉美国家的殖民统治。巴拉圭这个西班牙的殖民地,也在1811年6月宣布独立。

  但西班牙人走后留下了无数的领土争端的尾巴。随着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的逐渐巩固,他们也开始把眼光投向邻国巴拉圭和乌拉圭。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就是他们的一个眼中钉。巴西皇室和阿根廷总统都将洛佩斯妖魔化,说他有领土野心,对乌拉圭、阿根廷北部和巴西西南部垂涎三尺。

  卷入战争

  1864年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乌拉圭国内发生政变,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支持的乌拉圭政府被颠覆。接着,巴西开始介入乌拉圭内战,并与阿根廷联盟。洛佩斯判断巴西很快也将对巴拉圭炮制乌拉圭模式,推翻他的统治,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同年11月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对巴西宣战,巴拉圭战争由此开始。很快,阿根廷就站到了巴西的一边,并且和巴拉圭军队发生摩擦。6个月后,巴拉圭向阿根廷正式宣战。

  1865年5月1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秘密签订共同反对巴拉圭的三国同盟条约,并组成三国同盟联军。

  洛佩斯没想到这场由乌拉圭政变引起的战争会演变成一场美洲大陆最大的武装冲突,他准备不足,以为可以速胜。那时候巴拉圭只有8000多正规军,面对数倍于己的三国同盟,一场战争怎么可能速胜?他本希望趁乌拉圭内战拖住了巴西的主力之际,自己像拿破仑那样越过阿尔卑斯山远征欧洲。

  洛佩斯首先向北进击,杀入巴西的马托格罗索(matogrosso)省,这个省的面积比英、法、德三国的面积还要大,但是人口只有9万,防御虚弱。洛佩斯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由于地势险要,巴西援军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得以接近这一地区。

  但是,渐渐地乌拉圭内战的格局变得不妙了,巴西人支持的弗洛雷斯新政府开始占上风。为解乌拉圭之危,洛佩斯决定杀到巴西和阿根廷的后方去。他设计了两条战线,一条是沿着巴拉那(Parana)河进入阿根廷有争议的地区科连特斯 (corientes),把阿根廷海军打个措手不及;另一条是沿着巴拉圭河杀入沿岸巴西人的居住区,扰乱巴西人的阵脚。

  只是,这两个计划只有一个得了手。1865年5月,洛佩斯亲自率部杀入科连特斯,另一部分人由伊斯提加力比上校率领,沿着乌拉圭河杀入了巴西人的居住区。洛佩斯原来估计这两路进攻的都是两个国家有争议的领土,巴拉圭军队可以利用当地人的分裂主义情绪,对抗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但是,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这一路出师不利,当地人对巴拉圭军队的反抗此起彼伏,使得巴拉圭军队在6月的一场大战中失利,战争以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被迫投降告终。

  伊斯提加力比上校惨败之后,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洛佩斯不得不将战争由进攻转为防御。

  10月,洛佩斯开始从科连特斯撤退。1866年三国同盟的军队开始沿着巴拉那河进犯巴拉圭,这次,三国同盟动用了16艘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炮舰,加上70多艘木质战舰对付巴拉圭的木质军舰。在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合处的一片湖泊里,这场美洲最大的海军会战以巴拉圭方面几乎全军覆没告结束。

  海军会战之后,洛佩斯率部退到河畔的虎美塔(humaita)要塞,凭借地势抵抗联军的进攻。1866年5月洛佩斯在图龙蒂(tuyuti)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以2.4万人的巴拉圭部队,攻击3.2万人的联军,在巴拉那河畔,双方的阵亡至少都达到了18000人以上。成为南美及美洲大陆上最惨烈的战斗。历史学家称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用尽最大的想像力,使战争的惨烈程度达到极限。

  直到现在,巴拉圭还流传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一个个小分队坚持到最后一个人,在被敌人俘虏之前,受伤的伤员连皮带肉撕下自己的绷带,宁死也不愿意被俘。库鲁帕提(curupaity)要塞让阿根廷军队损失了1/3,用了 10个月的工夫也没有打下来。冲锋的士兵一排排地倒在要塞前面,令担任阿根廷军队总司令的米雷特颜面扫地。就在这时,天花开始肆虐,接着霍乱也开始流行,光是这两种疾病就造成了不少的死亡,也大大地打击了士气。

  要塞失守

  巴西刚开始介入乌拉圭内战的时候,只动用了1.6万人,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随着巴西军队的失利,当时的欧洲观察员对联军动作的缓慢非常不满。这些欧洲人不了解拉美地形的特殊性——由于所有物资都要从几百英里以外沿着巴拉那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德维地亚运到战场,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他们却只管指责指挥官是懦夫,同时,在巴西的工商界也出现了换帅的呼声。还有一些人认为巴西军队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雇用了一大批素质低下的、没有土地的黑奴,他们强烈呼吁巴西政府招募志愿兵。很快,巴西政府便征召了一支14万人的军队,同时巴西政府也用还以自由身作为奖赏,激励黑人奴隶作战。巴西的工商业则加班加点,生产大批的武器和军火。

  在联军苦撑的时候,巴拉圭方面撑不住了。因为,不论是食品还是武器,运输线都被联军封锁。1866年巴西换掉了陆军元帅米特尔,由加西亚接任。在他接任时,巴西军队在8个月内仅仅前进了15英里。加西亚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用了 8个月做攻击的准备,同时也让海军方面下决心把最昂贵的舰艇调来专对付巴拉圭人的水雷和岸上的炮火。他精心地布置了一个计划,通过向东大迂回绕过了巴拉圭人的防御工事。1868年5月,他终于完成了对巴拉圭人的核心要塞虎美塔的包围。洛佩斯不得已率领大部队突破重围,仅留下很少士兵守城。靠着每天不停地炮击,联军终于在13个月后攻陷了这个要塞。

  损失惨重

  要塞失守之后,洛佩斯开始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南部的丘陵地带构筑第二防线,但是加西亚巧妙地通过巴拉圭河上的一处无人区,将部队带到巴拉圭人的后方。

  1868年12月经过一系列极端惨烈的厮杀,联军终于攻陷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加西亚急忙建立一个傀儡政府,接着宣布战争终于结束,他随即告老还乡。

  但是洛佩斯仍然率领着他的1.3万人继续打游击,他仍然斗志旺盛,他的游击战经常在亚松森城外把巴西军队的阵地搅得一塌糊涂。不过他的兵力越来越成问题,连8岁的孩子也戴上假胡须跟成年人一起作战。

  巴西人开始了14个月的清剿,洛佩斯被迫撤退到巴拉圭东北部山区。在这里他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怀疑很多人在出卖他,开始处决他最亲密的追随者。1870年他被包围,但他拒绝投降,还下令将他的母亲和姐妹也处决掉。两天以后他被巴西兵俘获。士兵们用大刀将他砍死,乱葬在丛林中,那天是3月1日。尽管洛佩斯以惨败告终,但是在南美,他是男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以少胜多的勇气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仿效,连古巴总统卡斯特罗也很崇拜他。

  巴拉圭战争导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对巴拉圭的长期占领,此外还吞并了5.5万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有资料显示,经过这场毁灭性的打击,巴拉圭的人口由133万减少到22万,其中男子不到3万;同时巴拉圭还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当然,三国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伤士兵10万人以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争。

  另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洛佩斯疯狂的领导作风,也导致了大批的巴拉圭人死亡,尤其是在从城市向山区转移的过程中。




互动百科

1864年4月,乌拉圭爆发了红党和白党之间的内战。同年9月,巴西与阿根廷采取联合行动,以金钱武器支持红党领袖、前总统V.弗洛雷斯将军夺权。巴拉圭独裁者F.S.洛佩斯认为巴西武装干涉乌拉圭威胁到巴拉圭安全,于11月12日对巴西宣战。巴拉圭战争由此开始。12月,巴拉圭军队攻入巴西境内。1865年 1月,占领巴西马托格罗索省南部地区。2月,乌拉圭红党军队开进首都蒙得维的亚,建立以弗洛雷斯为首的新政府,并追随巴西对巴拉圭作战。同年 4月13日,阿根廷政府以巴拉圭军队未经允许擅自通过阿根廷领土进攻巴西为由,对巴拉圭宣战。5月1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秘密签订共同反对巴拉圭的三国同盟条约,并组成了三国同盟联军。阿根廷总统B.米特雷将军任联军总司令,巴西海军中将塔曼达雷任海军总司令。英国也积极支持三国同盟反对巴拉圭的战争。

  1865年,战争在巴西和阿根廷境内进行。巴拉圭多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但由于指挥失误,收效不大。1865年 6月,巴拉圭舰队与巴西舰队在巴拉那河的里亚丘埃洛附近会战中遭到失败,随后,巴拉圭的陆军也接连失利,被迫退守巴拉圭河防线。1866年 4月,三国同盟军在米特雷指挥下,攻入巴拉圭本土。5月24日,在图龙蒂战役中,巴拉圭部队遭到惨败。1867年6月至1868年8月,同盟国军队从水路和陆路对巴拉圭河防线发起进攻,攻陷乌迈塔要塞。1869年1月,同盟国军队攻占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洛佩斯率领残部退入北部山区继续战斗。1870年3月1日,洛佩斯阵亡。1872年1月9日,双方缔结条约正式结束了这场战争。但同盟国军队对巴拉圭的占领一直延续到1876年。

        巴拉圭在这次战争中受到毁灭性打击,人口由52万减少到22万,其中男子不到 3万。巴拉圭向巴西、阿根廷支付了巨额赔款,并割让了 5.5万平方英里即约占全国一半的领土,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与乌拉圭河对外开放。同盟国也付出巨大代价,在战争中死亡士兵达10万人以上。这次战争使英国资本在南美洲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并加强了它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和影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