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上兵伐谋 一种军事思维的终结

(2009-08-11 10:09:05) 下一个

郭继卫:上兵伐谋 一种军事思维的终结
2009年07月08日 11:26:13  来源:新华网

20世纪初,现代战争的各种要素──无论是军事战略、军队建设还是武器装备,均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人类打造了世界大战这档重头戏,工业化的最新成果如坦克、飞机和更先进的舰船汇聚到战争舞台之上,机械化战争是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名字。

    而与此同时的1927年底,一只刚刚组建成军只有五六千人马的队伍,偏居中国南方山区一隅,除了理想,他们缺乏军事组织的一切,连最低端的步枪都严重不足,要靠梭标和大刀充当武器,连拿破仑时代的军队装备都比他们齐全得多。

    80余年后,这支军队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军事力量。它的成长给了世界太多的创举、太多的意外、太多的迷惘,究竟为什么它总是让西方军事强国看不懂?

    "……同时批判地选读克劳塞维茨的军事著作。……供我军干部研究参考之用。"──《战争论》中文版(1964.2)·说明

    19世纪,是新兴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一军事体系的理论可以概括为:敌军兵力的毁灭为战争的首要原则;只有大规模的战斗始能导致大规模成功(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克劳塞维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200余年间,西方军事强国以"毁灭"为目的,不遗余力地建设庞大的战争机器。战争在创造出一系列衍生科技产品的同时,也重创了人类文明进程。

    然而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没成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信徒。这可以归结为它没有那样的物质条件、没有那样的观念沉积、没有那样的阶级利益纠葛,或许首先,是它没有一种僵化的军事理论框框。

    直到1964年,这支军队才把世界各国的通用军事教科书《战争论》正式印刷出版,供内部借鉴,并在出版说明中明确指出了它的局限,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些口号最初遭到许多有经验的军事家反对……但许多经验证明这些战术是正确的。"──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在为生存战斗的建军初期,这支军队可能根本没有接触到西方军事思想,美国记者在实地采访后认为他们的领袖是凭《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指挥打仗的(索尔兹伯里)。而他们的对手既有德制武器,又有德国顾问。他们也曾有洋顾问,但没过多久就因画地为牢的指挥效果被赶下了台。

    在对抗强敌入侵的"二战"时期,他们最先找到了破解现代化、机械化进犯之敌的灵丹妙药,以"持久战"和游击战赢得了最后胜利。

    在夺取国家政权的决战时期,这支军队展开了震惊世界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可人们依然看到它没有按照通行的战争规则出牌,即:再大规模的战役组织,也不是谋求"大规模的成功",而是切分成一个个战术优势的成功;对敌军的战争不是追求简单的歼灭,而更像是从中索取装备和补充兵源。于是,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人们很难区分这支队伍的人员和武器有多少是取之于敌的。

    这种战争艺术,又被成功运用到抗美援朝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较量上,并继续维持了不败的记录。

    "实际上,'和平'一词在《战争论》中一共只出现了6次。"──富勒《战争指导》

    一般来说,军队是用来打仗的,衡量一支军队的实力,标准就是能够打赢多少种、多少场战争。

    这支军队却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又一次与西方经典军事理论格格不入。或者说,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不同。一旦认识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那么还有什么比"和平"更值得军队重视的呢?所以,人们发现80余年的历史中,包括早期在战争中的成长,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这支军队在制造着一个国家的和平。

    在波谲云诡的全球"冷战"时期,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惨重代价的国家,却在地缘政治斗争中,一度成为美苏霸权主义对抗夹击的焦点,多次徘徊在战争危险的边缘。然而这支军队毅然决然地出离于"美"苏"两大军事阵营之外,一支年轻的军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砝码。

    "大战打不起来……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国家建设。"──邓小平

    1980年,邓小平将国防费"作了大幅度的削减"。他还预言:"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据洪学智回忆)。其过人之处在于:远在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以前,就窥破先机,主动调整,赢得重大的战略机遇期。

    这一举动,从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方面促进了"冷战"的终结,不仅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一个落后大国和平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按"基于效果"的标准来评判,这无疑是20世纪这样一个血雨腥风岁月中的最伟大军事实践,足以让某些四处点火的军事强国反躬自责。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在科学概括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时指出

    经济的全球化、科技的信息化、文明的平等与尊重浪潮,构成了21世纪世界军事领域的全新外部条件。已有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资产阶级新兴时期所建立的战争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痛定思痛,20世纪的世界大战乃至 "冷战",正是那套军事理论的恶果。应该说,那套理论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是有其指导作用的,工业革命产能的上升必然带来战争毁伤能力的上升。问题是,产能上升是无极限的,而毁伤却有终点──关乎地球及人类的毁灭。这也就限定了一套理论的合理空间。时至今日,人们所批判的"冷战思维",说到底还是那套军事思维的错误延续。

    当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花了整个90年代武装了一支最适合高科技战争且能对付庞大的、非常先进的军事对手的军队",去准备"一场不存在的或者对手不可能出现的战争"(托马斯·巴尼特《五角大楼的新地图》)时,这支军队奉行的却是:军队的真正目标是"和平"与"发展",而打赢战争只是达成这种目标的手段而已。

    "注重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趋利避害,扬长击短。"──《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世纪之交,信息化战争给未来战争带来巨大变数。

    十余年来,美军将信息化战争包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提出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全新作战观念,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它们推介到世界各国军队。

    信息化战争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在检视外军新的作战思想时,必须分清什么是信息革命的精髓、什么是人为渲染的噱头。事实证明,若是全世界都被牵引跟进美式军事观点,步其后尘发展军事科技,盲目推崇他的打法招式,则恰恰钻入其预设的战争靶标当中。留给对手的,只会是受制于人的、总有代差的战争形态,和永远都是"徒弟打师傅"的战略战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以及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前一阶段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一旦军事上的对手摆脱了网络中心战的束缚,例如回到"网络游击战"的"非现代"打法上,倒是为武装到牙齿的数字化士兵制造出无尽麻烦。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信息化战争有盲区也有软肋、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玩法。

    这支军队的信息化和西方强国军队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有明显不同。西方强国是在竭力营造一个信息化战争的神话。而这支军队在"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指导下发展信息化,是为了打破这一神话。因此,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必须清醒认识到"唯信息化作战"的局限性,提倡以创造性的信息特征手段破"信息战"、反"信息战"、超"信息战",我们可称之为信息化建军更胜一筹的道路,或者称之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应该分清楚军力和军事企图两个概念……我认为中国增强军事透明度能让各方更清楚中国的扩军目的。"──罗伯特·盖茨、2007年6月亚太安全会议

    这支军队一贯重视应有的军事透明度。其实,以和平为目标,以"防御性"为战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本质的透明,而始终设想在世界上任一地方打赢不止一场战争的军队,无论怎样标榜"透明",它仍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军事威胁。至于国防开支的使用,只有一个判断标准:是在经略和平、还是在投资战争。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说明"谁在威胁谁"呢?造成关于"透明"猜忌的,实际上依然是那套西方传统军事思维的猜忌,或者说只有错误的军事理论才导致充满敌意的猜忌。

    一旦认定世界军事强国还在执行着一套过时的军事斗争路线图,那么,对这支历史很短、基础较差、任务繁重、因而也是方兴未艾的军队来说,未来的战略抉择将更为艰巨。任何理论对客观真理的阐释往往都是"坡形"的,即前半坡的效能渐次放大,到后半坡效能则会逐步衰减,战略的作用就是:即使不能站在效能最大化的顶点,也要控制在它的上升期区间,如果不幸落到了后半坡上,那么军事建设越庞大,离目标就会越遥远,这就是关于决策的"半坡"理论。

    不容忽视的是,发展的困惑不是这一支军队独有的,它是世界性的难题。那种不是刻意追求通过战争实证、而是通过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而实现创新发展的建军方式方法,已然给所有军队、特别是西方军事强国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实践课。

    当前的全球金融风暴凸显出一片有别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绿洲,又何尝不是在唤醒世人重新玩味这支军队的发展模式呢?从而,人们能够进一步明晰军事与"和平" "发展" "安全""合作"这些治国元素的辩证关系,以及新时期新阶段军队建设特征、军事终极目的与战略思想创新的本质意义,这支军队可能正代表着21世纪军事变革的一种趋势。

    这支西方看来谜一般的军队,就是让那些固守陈旧思维的军事家们可能永远瞠目结舌的、却实实在在创造着和平与发展奇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队总员额

减少100万人

师/团级单位

减少4054个

军级单位

减少31个

大军区

减少4个

县市人武部划归地方建制

2592个

总参谋部机关

人员精简60%

总政治部机关

人员精简30.4%

总后勤部机关

人员精简52%

1985-1987年4月全军精简整编一览表[资料图片]

开国大典,解放军接防部队到达朝阳门,傅作义部列队迎接。[资料图片]

强五战机正在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李明 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