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越战时美国总统深信:中俄幕后主导美国反战游行

(2009-07-20 12:56:29) 下一个

2009年07月19日 10:06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莫斯科和北京幕后主导美国反战游行?

作者 [美] 蒂姆·韦纳 ::译者 杜默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内反战浪潮与黑人权利运动高涨,白宫猜疑社会主义国家从中施加影响,遂命令中情局展开监控。由于中情局只被准许承担对外职能,此举事实上已严重触犯法律,令中情局成为监视本国民众的“秘密警察”。

把示威者当成国家公敌

1967年10月,少数中情局分析员参与反战游行。约翰逊总统把示威者当成国家公敌,他深信这些和平运动是莫斯科和北京在幕后主导,可惜苦无证据,便吩咐中情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采取行动。后者提醒总统,中情局不得监视本国公民。约翰逊回应道:“外国共产党人干涉我们的内政,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要你竭尽所能追查。”

于是,中情局局长明显违反法律赋予他的权限,兼差当起了秘密警察头子。代号“混沌”的国内监视行动长达7年之久,赫尔姆斯为此增派人手,将他们安插在情报工作人员里。11名中情局官员留起长发,学了些新左派的术语,设法混进美国和欧洲的和平团体。此外,中情局还汇整了一份包含30万人姓名的计算机索引,开始与警察单位秘密合作。

中情局无法区分极左派别和反战主流,干脆把参与和平运动的所有组织都列入监视名单。在总统指挥下,国安部门经由赫尔姆斯和国防部长,把庞大的窃听威力用在美国公民身上。白宫和国会保守派都认为,和平运动与动摇美国的种族暴动之间必有关联,要中情局证明确有共产党在背后捣鬼。

捕风捉影的“黑人革命”

当年,美国贫民区成为战区。75起都市暴动震撼全国,总计88人死亡,1.6万人被捕,经济损失超过6亿美元。10月25日,阿肯色州民主党人、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麦克里兰函请赫尔姆斯找出“苏联在美国搞黑人权利运动的证据”。“本委员会对国内各好战组织的活动甚感兴趣。”他写道。

麦克里兰坚信,莫斯科“已在非洲加纳专为有色人种成立一所谍报或破坏学校”,且有不少美国人担任教官。“据称,这些教官都来自加州,若能得知返美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对本委员会将大有帮助……如蒙贵局合作,不胜感激。”

中情局果然通力合作,10月31日就将得自古巴流亡人士的未证实传言回报白宫。报告说,古巴建立了一处“黑人训练营”,专门训练黑人从事反美颠覆活动,课程中包括由苏联教官教授英语。接着还补充道:“他们的颠覆活动包括与种族暴动相关之破坏行动,目的是要把黑人革命带进美国。估计已有150人潜回国内。”

约翰逊大为震怒。可是,中情局始终找不到可以把美国左派或黑人权利运动领袖和外国政府扯在一起的可靠证据。赫尔姆斯在11月15日将这令人不快的事实报告总统。他表示,中情局虽然怀疑有些左派人士可能在意识形态上与莫斯科或河内有关联,但没有迹象显示他们是依据指令行事。约翰逊命令加强搜查,但除了让中情局持续违法,一无所获。

基辛格控制中情局

1969年初,中情局急于向新总统尼克松邀宠,于是比照约翰逊时代的作法,每天呈交简报给前者,可惜它们都被锁在保险柜里。到了12月,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传话说,尼克松不看简报。中情局有事通报必须经过他,任何人都不许单独见总统。

基辛格一开始就掌控了中情局的业务,而且越看越紧。中情局的监督机关303委员会热烈辩论秘密行动方针的光景愈发少见。基辛格控制着委员会里的每一位委员——赫尔姆斯、司法部长米契尔,还有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官员。委员会俨然成了他的个人秀。

此后32个月里,委员会名义上批准了近40项秘密行动计划,却没有真正开过一次会。不夸张地说,在这一时期,美国的黑手活动完全由基辛格把持。

在反战运动达到顶点时,中情局安全室资深官员的办公日志里,出现过一份标题为“基辛格博士——信息请求”的备忘录。

它写道:“基辛格博士请求我们提供反战团体领导人的所有信息。经考虑,将此转交答应承当本报告核心任务,并在周末撰写本报告的人……”事实上,这不只是“混沌”行动的延续——调查外国是否支持反战运动,更是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明确要求中情局监视美国公民。

赫尔姆斯毫不迟疑地予以配合。自1962年起,连续3任美国总统无视法律规章,命令中情局监视本国公民,尼克松更认为总统在国家安全范围内的所有行动均属合法。在他之后的历任总统当中,只有小布什拥护这种“君权神授”般的总统权限解释。不过,总统发出这种命令是一回事,基辛格这样的非民选官员以总统之名这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节选自《中情局罪与罚》,海天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