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亚美尼亚大屠杀\':争议中的多方角力

(2009-07-14 16:27:14) 下一个

来源:《广州日报》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10日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议案,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杀戮亚美尼亚人事件定性为“大屠杀”。这引发了土耳其政府的强烈不满,召回驻美大使商讨对策。

  在历史上,美国并非第一个单方面为“亚美尼亚大屠杀”定性的国家。联合国曾于1978年将亚美尼亚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此后,欧洲议会、比利时、法国、希腊和俄罗斯均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存在。

  土耳其政府则表示,一些外国议会怀着政治目的对有关奥斯曼帝国亚美尼亚族人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通过“亚美尼亚大屠杀”法案),是对一个事实尚未弄清的历史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不公正的。在这些争论的背后,隐藏着政治团体之间的角力和宣传战。

  媒体分析称,此次的风波是美国政治势力之争的体现。

  背后游说团强大

  在美境内的各移民社群中均有各自为其争取各种权益的游说团体,而亚美尼亚人的游说团体被公认为可与犹太人游说团体相抗衡的成功团体。据报道,目前美国境内有约140万亚美尼亚裔人士,然而,亚美尼亚裔社群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开始积极地在美国华府地区推动土耳其种族屠杀议题相关立法的游说。

  美国国会众议院虽曾在1985年就此议题进行辩论,但并未获任何成果。除了里根曾公开表示成千上万亚美尼亚人死亡是“种族屠杀”外,其他美国总统都尽量避免刺激土耳其,因为对方是美国的重要北约盟友,两国军事关系密切。2000年,众议院外委会也通过类似的决议案,但时任总统克林顿成功劝说众议长哈斯特德(共和党人)把这一决议案打入冷宫。

  美众议院面临压力

  美国民主党今年初控制国会后,美国的亚美尼亚裔居民雇用一些前国会重量级议员帮助游说,同时对自己选区的国会议员施加压力。众议院议长佩罗西面临加州选民(该州有超过23万名亚美尼亚裔居民,有全美最大的亚美尼亚裔团体)和民主党议员的双重压力,把布什政府和军方的警告当作耳边风,继续推动这一决议案的通过。

  另一方面,土耳其一直在想方设法,诉诸游说、威胁取消对美军购等各种手段,阻挠美国国会认定“亚美尼亚大屠杀”。

  美国不是第一个 欧洲曾通过议案

  作为涉及“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另外一方,亚美尼亚和土耳其至今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在建交问题上,两国各有诉求。土耳其要求亚美尼亚解决与阿塞拜疆的领土争端,回应土耳其提出的联合调查所谓“亚美尼亚大屠杀”真相的呼吁。亚美尼亚则坚持要求土耳其承认这是一场“种族灭绝”。

  今年1月底,亚美尼亚外交部副部长阿尔曼·基拉科相说,亚美尼亚愿意与土耳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而土耳其外长居尔则说,“我们当然愿意同亚美尼亚发展关系”,但他强调,亚美尼亚应该放弃那些“不公正的要求”。

  此前,欧洲某些国家也曾力推此类议案在本国获得通过。一些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还曾表示,如果土耳其不能正视这一历史事实将拒绝其加入欧盟。

  去年10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一项有关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否认大屠杀事实的人将被判处1年监禁及4.5万欧元的罚款。当时包括法国总统候选人萨尔科齐在内的多名法国政界重量级人物,都支持最终将这一规定变成法律。该法案还须获得法国参议院通过及法国总统批准才能成为法律。土耳其有关方面此前曾表示,如果法国议会通过这一法案,土耳其将对法国实施经济制裁,全面抵制法国商品。

  后来,掌权的法国中右翼政党出于政治原因否决了这项议案,这意味着在下次法国议会大选之前,这项法案都不再有机会被呈交参议院投票。

  “亚美尼亚屠杀”一个敏感话题

  在土耳其国内,“亚美尼亚大屠杀”是政治和学术上的一个敏感话题。根据土耳其新刑法第301条款,承认存在“亚美尼亚大屠杀”有可能构成损害国家名誉的罪名。

  许多人认为,第301条款容易触发激进民族主义者的极端言行。土耳其媒体认为,第301条款“鼓励恫吓”,因为它会诱发一些有激进民族主义倾向的检察官“因言定罪”。土耳其副总理阿卜杜拉·居尔今年1月也表示,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容易触发过激民族主义情绪的第301条款。

  亚美尼亚人坚称,有多达150万亚美尼亚人被屠杀,认为这是种族灭绝行为。土耳其历届政府均对此予以否认。土耳其历史学会会长尤素夫教授表示,亚美尼亚人和奥斯曼帝国间的不和与冲突早在1881年就开始,其间受到英法俄等国的干涉。

  土耳其政府承认在一战期间确有数十万名亚美尼亚人死亡,但宣称“150万”死亡数字被夸大了,而且这是奥斯曼帝国崩溃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则是由于营养不良、疾病和战乱。

  在土耳其学校的教科书中,关于此次事件的内容是称当时处于种族动乱时期,双方互有伤亡,遭到亚美尼亚人杀戮的土耳其人人数比死亡的亚美尼亚人更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