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关于中印边界战争,网上的8个误传(图文) |
误传1:我军在1962年的反击战中,已经快打到新德里了。 事实:无论东线还是西线,反击战都是在当今中国地图标注的中国境内进行的。在藏南地区,我军已接近传统习惯线(但没有达到)。在阿克赛钦地区,我军没有越过边界线。所以,我军已打到新德里纯属误传。中印边界离新德里有多远,我军离新德里就有多远。 误传2:在1962年反击战中,我军几乎全部收复麦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 事实:中印边界东段我军主要作战区域一个是麦线西端的达旺、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一线;另一个是麦线东端的瓦弄地区。在这两个地区,我军已接近传统习惯线。在麦线的其它地域,中印双方投入兵力都不多。我军没有全部收复麦线以南有争议地区。 误传3:亚东也是中印边界争议地区。 事实:亚东位于中锡(金)边界,不属于麦线以南的藏南争议地区。在五六十年代,由于锡金(位于尼泊尔和不丹之间)尚未被印度吞并,亚东根本不算中印边界地区,更没有什么归属争议,是毫无疑问的中国领土。 今年7月,中印在亚东的乃堆拉山口恢复通商,也能说明这里没有领土争议。 误传4:1962年边界反击战,中国偷偷收复被印度侵占的亚东 事实:印度在亚东、江孜等地驻军,是其从英国殖民当局那里继承下来的在西藏的特权。中印两国政府在1954年4月29日签订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取消了印度在西藏的所有特权。所以,印度后来从亚东撤军是根据两国协议进行的。不是边界战争我军的“秘密”战果。 我们大家一般都不熟悉《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中印两国政府在商谈签署该协议时共同提出的。 误传5: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多占了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以狮泉河为中心的阿里地区)。 事实:在中印边界西段,印度提出的争议地区面积总共只有3.3万多平方公里,最大的争议地区是阿克赛钦,另外还有巴里加斯等地。目前阿克赛钦完全在我方控制之下,巴里加斯(450平方公里)在印方控制之下。 误传6:反击战后,我军被迫放弃的都是平原地区,而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一块都未放弃。我军占据地理优势,收复印占区很容易。 事实:中印东段边界争端就是传统习惯线和麦克马洪线之争。传统习惯线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平原交汇的地方,麦克马洪线在喜马拉雅山脊。藏南地区是山区,不是平原。 印度平原根本不属于我国,谈何放弃? 藏南地区是山区,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不止一处,不是只有麦线上有山隘和高地,我军战后撤回麦线,麦线以南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不是一块都未放弃,而是全都放弃了。 既然麦克马洪线在喜马拉雅山脊,当然是制高点,但这个“制高点”是麦克马洪爵士大笔一挥“赏给”我们的,不是我军夺山头夺来的,是我们和印度共同占有,不是我军独占。在麦线“制高点”和印度平原之间,还有一百几十公里纵深的藏南山区,这片山区中的关隘和高地没有一个在我军手中,我军谈何优势? 难道我们还要感谢麦克马洪老爷赏给中国一个麦克马洪制高点吗? 误传7:我军1962年撤军时,没有撤回到麦线,而是撤回到一个对外秘而不宣的“实际占领线”。 事实:我军战后在中印边境东段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又后撤了20公里。 有网友认为这个“1959年控制线”大有学问。其实这条线在中印边界东段就是麦线,它是相对于1962年战争爆发前的控制线而言的。1962年,印军在一些地段越过麦线,在麦线以北我方一侧建立军事据点。我们当然不能撤到“1962年控制线”上。 之所以采用1959年控制线这个说法,而不说撤回到麦线,是因为我国没有承认麦线。 在中印边界西段,“1959年控制线”倒是有点学问,因为这条线就是中印传统边界线,但不包括巴里加斯地区(约450平方公里)。所以,在中印西段边界,战后我军只在巴里加斯这一小块地方撤了军,在其它地方的确没有后撤。 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控线参见《图二.中印边界争议地区全图》中的黄色线。 误传8:在藏南地区,我国实际秘密占领了2-3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现在印度占领的藏南有争议的领土面积只剩下6-7万平方公里。 事实:藏南地区由于没有实地勘界测绘,具体面积网上有不同说法。我国政府公布的是约9万平方公里。现在这一地区全部在印度控制之下。印度成立了阿鲁那恰尔邦。
摘自: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