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50年代末期,成为美国海军部海洋勘测专家的巴伯在例行勘测中踏上了迪戈加西亚岛。作为“战略岛链”理论的发明者,巴伯从地缘政治学角度意识到,相对于战后新兴独立、民族意识勃兴的东南亚国家,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岛屿上建立美国军事存在所需的代价,以及遭遇的反对要小得多。从航拍照片上看,迪戈加西亚岛呈V字形结构,形成了天然良港,驻扎在这里的美国战略空军与海军,可以对东南亚、波斯湾的各个 “潜在冲突热点区域”实现打击覆盖。这些岛屿基地平时“只需最低限度的民用设施建设与维持”,而会在战时发挥巨大作用。
巴伯在华盛顿的最有力支持者是“冷战之父”保罗·尼采,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再坚持下,国会、五角大楼最终让步,英国迅速与美国达成协议,将该岛“无条件租借”给后者,只保留名义上的主权。
接下来,查戈斯岛原住民的命运就被毫无悬念地决定了。1971年初,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艾尔默·宋华特上将在关于该岛原住民去留问题的最后备忘录上的批示是“必须离开”。
空无一人的迪戈加西亚岛旋即变成了美国军人的天下。从美国方面看,巴伯的计划带来了巨大的回报:1990年8月9日,“沙漠盾牌”行动展开后,18艘以迪戈加西亚岛为锚地的海军运输舰在8天内将1.5万名海军陆战队队员,连同123辆M60坦克与其他重装备运抵沙特阿拉伯。
美国热衷于某种领土扩张上的“极简主义”——较之占据人口稠密的别国领土——更热衷于建立看似孤立的基地。“9·11”事件后,美国在东欧、中东、中亚地区获取了14个新的基地。按照当时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的话说,这些基地的“政治作用超过军事作用”,不能有效保卫所在国政府免受恐怖袭击,更不会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目的似乎只是在增强美国成为下一个新罗马的决心。(据《三联生活周刊》朱步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