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解析“瑞典特色”的中立强国强军之道

(2009-05-18 13:51:17) 下一个

解析“瑞典特色”的中立强国强军之道
2009年05月   来源:解放军报

近期笔者在瑞典做访问学者,有机会亲身接触了这个以往只在书本上看到的北欧国家。即便按照欧洲的标准来衡量,瑞典也只是一个小国,但它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却远超一般欧洲国家。诺贝尔奖、福利社会制度、沃尔沃轿车、宜家家居,都是“瑞典特色”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瑞典同样有着很鲜明的特色。从拿破仑战争后一直到今天,瑞典保持着中立国的地位长达200年之久,其中原因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瑞典长期以来对国防和军队高度重视,并视其为保持中立的物质基础。

    独具特色的国防体系

“北欧轻骑”瑞典IKV-91轻型坦克

    瑞典的国防动员体制可谓独树一帜。针对自身人口稀少情况,瑞典走了一条几乎是“全民皆兵”的道路。在冷战期间,瑞典实行严格的普遍义务兵役制,要求每个适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同时设计了一整套高效率的动员体制。当时,瑞典常备军大约4万5千人,而一旦爆发全面战争则可迅速动员起100万人的部队,超过其总人口的1/9。

    在国防设施方面,瑞典注重“因地制宜”,很多机库、潜艇基地等设施都是在巨大的山体和海岸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或是将天然洞穴改建,工程量浩大,但其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都很过硬。笔者曾参观了斯德哥尔摩两处地下国防设施,穿过十几米厚的岩石层,里面粗大的钢架结构看不出丝毫生锈的痕迹,通风也比较良好。

    另外,瑞典国防设施也注重“军民结合”。早在上世纪50年代,瑞典刚开始修建高速公路网时,就充分考虑了军民结合的要求。在很多地方,战斗机可以直接从山体中的地下机库开上高速公路起飞执行任务,令人印象深刻。

    瑞典的科技和工业力量比较雄厚,在此基础上为本国军队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武器装备。以空军为例,冷战期间瑞典的空军力量曾经一度排名世界第四,“萨博”系列主战飞机全部国产,与当时美苏等国的同代战机相比毫不逊色,而且颇有独创之处。其中1955年投入生产的萨博—35“龙”式战斗机就是世界上首先采用复合三角翼布局的战机,其良好的空气动力设计后来为其他国家一再效仿。

    在陆军装备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炮塔坦克就产自瑞典。这种著名的“S”型坦克完全是按瑞典特有的地形地貌和作战任务设计的,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更像是某种自行反坦克炮,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在敌方坦克大规模进攻时实施机动防御。

    个体独立的作战思想

    瑞典军人告诉笔者,在和假想对手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瑞典一方面加强装备、动员体制和设施建设,同时又重视发挥人的个体因素,强调挖掘部队的潜在战斗力。

    瑞典人严谨、自律、集体意识很强,这一点在军队中有很好的体现。瑞典军方认为,部队的战斗力来自于装备、结构和人的有机结合。他们强调发挥每个战斗群、每个指战员的能动性,着力培养其在复杂和极端条件下独立行动的能力。

    瑞典军队规定,每一个军官都必须能够从其上一级军官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上级布置的任务提出异议是每一个军人的责任,但如果异议被驳回则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命令。此外,他们的条令中还包括其他一些关于鼓励指战员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内容,也有对指战员之间加强联系、加深相互了解的专门要求。

    瑞典军队在注重整体协调的同时,强调每个单位的独立行动能力,实质上就是把部队当成有机的、独立的“人”来训练和使用,而不是当成机器。在应对一些复杂、规模相对有限的任务时,这种方式的优势就得以凸显出来。

    不确定的未来走向

    瑞典国防与军队建设和这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一样,虽然十分有效,但费用高昂,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瑞典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削减和重组,可以说已经“卸下了盔甲”。从规模来看,瑞典军队从冷战时期的4.5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1.5万,而征召的义务兵数量还将进一步下降,实际上瑞典政府正在逐步放弃普遍义务兵役制。

    今天瑞典国防动员可动员部队的总数为321500人,不到冷战时期的1/3。在装备方面,陆军的主战坦克放弃了对原先“S”型坦克的改进,转而购买更为廉价的德国“豹 —2”坦克,空军的一线飞机也从冷战时期的800架削减为200架左右。

    瑞典在军队发展方向和未来主要任务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笔者了解到,瑞典国内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冷战结束后,国家之间的战争越来越不可能,军队的主要职责将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履行维和等国际使命。这样一来,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必要了。

    这种观点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十分流行,但是近期有所收敛。特别是在2008年俄格冲突以后,瑞典军界、政界在安全环境的判断上有了新的认识,削减和重组军队的速度明显放慢。未来的瑞典军队何去何从仍是一个未知数。(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 徐弃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