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回顾总结美国海军2008年军演及训练重点(组图)

(2009-05-08 07:18:34) 下一个


俄罗斯海军上校总结美海军08年训练重点 强化海上安保
2009年05月   来源:中国网

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林肯”号[美国海军网站]

    [导读]作者对2008年美国海军的战役战斗训练情况进行了回顾,认为去年美海军的战役战斗训练在继续提高两种打击编队的战备水平和加强与盟国及友邦的伙伴关系的同时,更加重视演练海上安全保障行动、地区集体安全合作和海上伙伴关系。

    美国海军2008年的战役战斗训练方向与2007年一样,仍然是根据美海军司令部的计划,提高向前沿和发生危机的地区部署航母打击编队和远征打击编队的准备水平,进一步加强与盟国和友邦海军的伙伴关系(在各重要战略地区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美海军训练活动的突出特点是更加重视演练海上安全保障行动(MSO)、地区集体安全合作(TSC)和海上伙伴关系(MPP)。这样,2008年初以前通过的新的海军战略指针成为制定海军日常和作战训练活动的基础。

    美国海军兵团、部队与舰艇的战役战斗训练传统上严格按照舰队与海军陆战队打击兵团与编队向前沿和危机地区部署的周期进行,目的是使部队做好执行战斗勤务、参加任何水平的武装冲突、对抗任何地方出现的威胁(包括国际恐怖主义)的充分准备。

    美国海军全年定期在其东、西海岸的训练靶场举行作战训练,除了各舰种的单独训练外,还进行战役兵团和编队的标准和个别演习。

    舰员在海上和基地按规定的教程进行训练。在按舰种演练全套建制任务的同时,训练大纲还规定了海上自卫练习科目,包括反击恐怖分子的快艇袭击,救生和临检行动等。

    舰艇兵团与编队训练大纲包括标准战术演习。航母打击编队和远征打击编队的共同演习科目包括:COMPTUEX合成训练部队演习,演练编队的8项综合作战任务;SERTEX作战能力检验鉴定演习,由舰队司令部对兵团执行战斗勤务的资格进行认证;JTFEX联合特遣部队演习,评估联合战役兵团中的部队在战斗条件下的行动能力。此外,还进行其他一些演习(主要是远征打击编队),例如:TRUEX演习,演练海军陆战队分队在城市条件下的作战行动;ESGINTEX演习,演练远征打击编队在联合机动序列中的行动协调性;以及ASWEX、SUB A-SWEX反潜演习,PHIBLEX两栖登陆演习等。

美国MH-60R“海鹰”反潜与水面攻击直升机[资料图片]

    JTFEX-2008/4演习

    2008年7月21日至31日,美国海军第2舰队在美国东海岸的北卡罗莱纳、弗吉尼亚、佛罗里达近海举行了JTFEX-2008/4总结演习,无论是参加者编成还是目标和演练任务规模,这次演习在美国海军在西大西洋的战役战术训练周期中都是史无前例的。这种演习通常属于本国演习,旨在检验海军战役兵团展开准备水平。但这次演习实质上是多国、多目标演习。演习甚至还获得了舰队行动的地位和代号——JTFEX-2008/4/“硫磺行动”。

除航母打击编队和远征打击编队外,美海军参加演习的还有1个巡洋舰-驱逐舰加强打击编队(假想敌),海军远征部队保障司令部1个特混编队和英国、法国、巴西海军的战舰和飞机。参加行动的一共有超过20艘作战舰艇,3艘潜艇,约100架飞机和直升机,总兵力达15000人。

    JTFEX-2008/4演习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检验联合战役兵团及其编成中的航母打击编队和远征打击编队在海上遂行作战行动的战斗力;

    ·评估远征打击编队编成中的兵力在敌人沿海的作战行动;

    ·试验和演练完善后的部队作战指挥系统(包括联合海军作战指挥系统);

    演习总指挥由美国海军第2舰队司令马蒂·查尼克海军中将担任。他通过设在“巴丹”号(LHD-5)两栖攻击舰上的航行司令部对演习兵力进行指挥。

    航母打击编队编成包括:“罗斯福”号(CVN-71)航母(上载第8舰载机联队,第22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蒙特里”号(CG-61)导弹巡洋舰,“马森”号(DDG-87)、“尼采” 号(DDG-94)、“沙利文”号(DDG-68)导弹驱逐舰和“斯普林菲尔德”号(SSN-761)核潜艇。在检验航母打击编队战斗力的过程中,在航母上完成循环飞行的除了第8舰载机联队的飞机外,还有法国海军第12战斗机中队“阵风”战斗机和第4预警机中队的“鹰眼”预警机。

  远征打击编队编成包括:“硫磺岛”号(LHD-7)两栖攻击舰(上载第4两栖分舰队指挥官和海军陆战队第26远征营),“圣安东尼奥”号(LPD-17)两栖船坞运输舰,“卡特厅”号(LSD-50)船坞登陆舰,“韦拉湾”号(CG-72)导弹巡洋舰,“拉梅奇”号(DDG-61)和“罗斯福”号(DDG-80)导弹驱逐舰以及“哈特福德”号(SSN-768)核潜艇。与远征打击编队共同演练的还有:英国“皇家方舟”号(RO-7)轻型航空母舰,巴西“格林哈夫”号(F-46)导弹护卫舰,法国“紫石英”号(S-605)攻击型核潜艇。巴西军舰是首次在美国打击编队编成中行动(此前于7月8日至21日举行的COMPTUEX演习中,巴西新最新的U-12A型潜艇——“萨尔瓦多·托达罗”号潜艇(S-526)首次加入“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编队的编成)。

    海军远征部队保障司令部的部队与分队首次参加这种演习。保障远征部队在近海和江河行动的特混编队包括:

    ·第1江河部队编队司令部,它得到了海军远征部队保障司令部其他兵力的加强;

    ·第1江河艇营,驻杰克逊韦尔(佛罗里达州);

    ·远征部队第10安保营;

    ·第11机动工程建设营航空分队;

    ·第3物资处理营;

    ·第6排爆分队(包括几个保障分队);

    扮演假想敌的对抗兵力包括:“圣加辛托”号(CG-56)、“安齐奥”号(CG-68)和“诺曼底”号(CG-60)导弹巡洋舰,“卡尼”号(DDG-64)、“奥斯汀”号(DDG-79)和“丘吉尔”号(DDG-81)导弹驱逐舰以及“卡尔”号(FFG-52)导弹护卫舰。

    在JTFEX-2008/4演习中试验和演练部队作战指挥系统的新部分具有重要地位。首次试验了隶属于第2舰队司令部的海上态势信息处理业务中心。机动型海上态势信息处理业务中心设在“巴丹”号两栖攻击舰上,归第2舰队司令的航行司令部指挥。据评估,该机动型中心顺利完成了演习各阶段的兵力作战指挥任务,确保了10余个电信和卫星系统波道的不间断联系。

    在演习过程中还第一次战术使用了海军泛美通信网,其中包括经完善的联合区域信息交换系统(CENTRIXS),这一保密系统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卫星系统,2007年为在因特网中使用而进行了改进,由美国和拉美15国使用。演习中在远征打击编队编队旗舰“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和巴西“格林哈夫”号护卫舰上试验了该网络。

    据美海军评估,JFTEX-2008/4演习进行得十分顺利。从演习结果来看,两个打击编队都充分具备战役展开准备水平。8月底以前(8月26至30日)“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远征打击编队和“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编队分别在第5和第6舰队的编成中前去执行战斗勤务。

    “美洲和平伙伴关系-2008”系列演习

    如果说“硫磺行动” 是去年美海军在西大西洋作战训练中的一件大事,那么美国及其盟国还在美军联合司令部防区和其他地区举行了大规模的战役演习。

    2008年4至10月,在中、南美美军联合司令部防区内第三次举行了“美洲和平伙伴关系-2008”大规模行动,它包括一系列大型计划作战演习(例如北、中、南美国家海军的“UNITAS-2008/49”联合演习和“巴拿马-2008”联合演习)和其他双边战术演习以及纯人道主义行动(“持续承诺-2008”)

1月10日,美国海军“乔治·H·W·布什”号航母的服役仪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军港举行。新华社/法新

    演习准备工作从2008财年初就已经开始,2至3月举行了TGEX-2008/2美加联合演习,该演习旨在提高部队参加海上安保行动的准备水平。

TGEX-2008/2演习在距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岸80英里的海域举行,参加习的有:美国“华盛顿”号航母打击编队(上载第17舰载机联队和第40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法拉加特”号(DDG-99)导弹驱逐舰,“布恩”号(FFG-28)和“考夫曼”号(FFG-59)导弹护卫舰;加拿大第301.1特混编队的“易洛魁人”号(DDG280)导弹驱逐舰、“维·德·魁北克”号(FFH-332)和“圣约翰”号(FFH-340)护卫舰,“保存者”号(AOR-510)补给油船和“科纳布鲁克”号(SSK-878)潜艇。在演习过程中美舰与第17舰载机联队演练了反潜和编队防空行动,而加舰(与美国“法拉加特”号和“布恩”号导弹护卫舰一起)演练了向受到恐怖分子袭击威胁的港口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时的护航行动。演习的顶峰是联合特混编队拦截恐怖分子攻击快艇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是海上安保行动的组成部分。航母上的第40驱逐舰分舰队司令部计划小组中除第301.1特混编队的代表外,还有阿根廷海军的联络军官,后者对贝尔格拉诺港附近海域十分了解,这有助于在后面的“美洲伙伴关系-2008”和“UNITAS-2008/49”演习中模拟此类行动区域。参加TGEX-2008/2演习的美舰(“布恩”号导弹护卫舰除外)和“福莱斯特·谢尔曼”号(DDG-98)导弹驱逐舰以及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的分队后来参加了“美洲伙伴关系”行动,而美国“抓紧”号(N-ARS-5)搜救船参加了“全球舰队基地站”计划。加拿大军舰后来未参加“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的第一阶段。

    “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第一阶段(2008年4月7日至7月14日)包括美国与美洲国家组织各国海军“UNITAS-2008/49”联合演习的两个阶段——大西洋阶段和太平洋阶段,以及一系列不同计划的战役战术演习。在这些演习中美舰与巴西、乌拉圭、阿根廷、智利、秘鲁海军军舰演练了战区和海上集体安保任务;在与智利的AcBeKC/EJAS Norte双边演习、与秘鲁海军的“安静力量-2008”双边演习中演练了反潜任务;在与乌拉圭、阿根廷、智利和成厄瓜多尔海军的“交汇”型演习中演练了联合机动。

    巴西、阿根廷和美国海军军舰在UNITAS-2008/49演习的大西洋阶段参加了计划任务的演练。巴西海军舰艇和飞机行动十分积极,该国为演习的准备与组织作出很大贡献。演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巴西舰载机演练在美国航母上起降。该阶段于2008年5月2日在里约热内卢结束。但在“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框架内的训练活动还在西南大西洋继续进行。

    “法拉加特”号导弹驱逐舰接收了第24海军陆战队远征营的第4侦察分队,并与“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完成了从里约热内卢到蒙得维的亚(乌拉圭)的航渡。5月6日,“法拉加特”号与乌拉圭海军陆战队在南美的东南沿海参加了海上安保行动的演练,而“考夫曼”号与阿根廷“戈梅斯·罗卡”号(P46)护卫舰演练了拦截驶向瓦尔帕莱索(智利)的商船。5月15日至17日,“法拉加特”号导弹驱逐舰访问了阿根廷乌舒怀亚港,并在那里参加了阿根廷海军节庆祝活动。

    随着美舰进入太平洋,“华盛顿”号航母对瓦尔帕莱索港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5月16日至19日)。5月21日,“法拉加特”号访问了智利港口普恩塔-阿莱纳斯。访问期间美舰根据“握手”计划向当地赠送了人道主义物资和教学用品。

    5月20日前,美航母打击编队结束了UNITAS-2008/49/“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华盛顿”号航母离开智利回国。但2008年5月22日,在海上与“克罗姆林”号(FFG-37)导弹护卫舰进行海上加油时,航母上发生火灾,几小时后才扑灭。据美海军新闻局宣称,该舰损坏严重,但反应堆安然无恙。航母改道前往珍珠港海军基地进行了紧急修理。

    第40驱逐舰分舰队的战舰继续进行预定的“美洲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并在其框架内于7月初与智利海军进行了AcBeKC反潜演习。6月12日至18日,与秘鲁海军进行了同样的演习。同时太平洋舰队的“拳师”号两栖攻击舰在太平洋参加了“持续承诺-2008”人道主义行动的第一阶段,并造访了南美国家港口和基地(第二阶段在加勒比海举行,由大西洋舰队的“基尔萨奇”号两栖攻击舰轮换)。

    UNITAS-2008/49演习的太平洋阶段于6月21日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初。除第40驱逐舰分舰队的美舰(“福莱斯特·谢尔曼”号、“法拉加特”号导弹驱逐舰,“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和海军陆战队及海岸警卫队外,参加演习的还有秘鲁、智利、阿根廷、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海军舰船。

美国海军首艘濒海战斗舰自由号官方宣传图[资料图片]

    7月1日至7日,“法拉加特”号导弹驱逐舰和“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在“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第一阶段的最后与厄瓜多尔海军(7艘舰船)举行了双边演习,演练了拦截行动和海上安保行动,尔后启程回国(7月9日至11日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并于月中之前抵达梅波特海军基地(佛罗里达州),补充物资,舰员休整,为“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第二阶段做准备。

    此前,乔泽夫·D科南海军少将就任第4舰队司令,并从此时起接替指挥“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第二阶段)、“持续承诺-2008”人道主义行动和“全球海军基地站”任务。7月15日至16日,第4舰队司令在梅波特海军基地与外国军事代表团(巴拿马海军)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就第二阶段“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第二阶段——“巴拿马-2008”演习的主要措施进行了会谈。

随着7月29日“法拉加特”号导弹驱逐舰和“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在第40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的指挥下,驶出梅波特海军基地,“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开始了。它包括与牙买加和哥伦比亚海军演练战区安保行动,与该地区16个国家的海军举行“巴拿马-2008”多国演习(还有4个国家作为观察员),美舰访问中、南美和加勒比海军国家。

    “巴拿马-2008”演习开始前,“法拉加特”号导弹驱逐舰于8月4日至8日访问了关塔纳摩海军基地,尔后访问了卡塔赫纳港(哥伦比亚)。8月初,随着“基尔萨奇”号两栖攻击舰驶出诺福克海军基地,“持续承诺-2008”人道主义行动继续进行。在加勒比海阶段的行动将在接下来的4个月的时间里应该说尼加拉瓜、哥伦比亚、巴拿马、多米尼加、特里尼达和多巴哥、圣多明戈和圭亚纳。第一阶段行动于2008年上半年进行(“拳师”号两栖攻击舰参加)。

    8月11日在巴拿马城举行了“巴拿马-2008”演习启动仪式,巴拿马公共安全部部长和美驻中南美联合部队司令部安全与情报局长罗伯特帕克少将主持了仪式。除参加国的海军司令部外,美洲国家组织、联合国、中美洲军队联盟也派出代表参加了仪式。

    演习于8月11日至22日在巴拿马近海和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境内举行,目的是联合部队保障巴拿马运河及其毗邻的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海域的安全。参加演习的有来自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智利、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乌拉圭的30多艘舰船、12架飞机和直升机以及7000余名军人。法国、墨西哥、巴拉圭、西班牙作为观察员观摩了演习。多国部队编为第128联合战役兵团,由驻中南美美军司令K.M.胡伯少将指挥。美第4舰队派出的兵力是第40驱逐舰分舰队的“法拉加特”号、“福莱斯·特谢尔曼”号导弹驱逐舰和“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联合兵团旗舰为美太平洋舰队的“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8月1日从对迭戈抵达演习区)。该舰上载有1个由来自13国海军的约200名军官组成的作战指挥中心。此外,“破坏者”(MCM-6)号和“首领”(MCM-14)号、“哈里特·莱恩”号中耐力炮舰(海岸警卫队)也参加了演习。

    从8月14日开始的演习海上阶段演练拦截违法航行船只,包括拦截、临检、拖曳等。巴拿马商船扮演了“走私船”。演习的地面阶段包括演练作战指挥系统、经济稳定保障行动和向受灾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据美军评估,“巴拿马-2008”演习有助于加强中、南美地区的伙伴关系和稳定,展示本地区多国部队在公海和近海采取联合行动时高水平的协同行动,是“美洲伙伴关系-2008”演习的顶峰。

美国海军VFC-13假想敌中队F-5N虎II战机

    在演习第二阶段的最后阶段,美舰访问了加勒比海各岛国的一系列港口。8月30日至9月3日,“法拉加特”号导弹护卫舰在威廉斯塔得港(库拉索)与丹麦舰进行了战场安保演习。9月5日至8日,与特里尼达与多巴哥海岸警卫队进行同样的演习。尔后访问了圣路西亚、马尔蒂尼并于9月5日返回梅波特海军基地。“考夫曼”号导弹护卫舰在9月17日前与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海军进行了联合行动。“抓紧”号打捞船在访问格林纳达后于9月10日返回小克里克海军基地(弗吉尼亚州)。到9月中之前,第40驱逐舰分舰队全部战舰都已返回梅波特海军基地;扫雷舰则返回英格尔塞德(得克萨斯州);而“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抵达圣迭戈海军基地(这是其最后一次航行,12月该舰被拆除所有的武器和设备,并将于2009年3月31日退役);“基尔萨奇”号两栖攻击舰在完成人道主义任务后于12月4日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

    “环太平洋-2008”演习

    2008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的作战演习是由太平洋舰队司令统一指挥的“环太平洋-2008”多国海军联合演习。该演习自1971年开始在太平洋中部每两年举行一次,以展示美国为与地区伙伴共同保卫海上航行自由和加强太平洋稳定所作的贡献。

    6月29日至7月31日,来自亚太地区10个国家的35艘水面舰船、8艘潜艇、超过150架飞机和直升机,2万名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陆军和海岸警卫队的军人参加了在夏威夷群岛地区举行的第21次“环太平洋”演习。参加演习的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荷兰、秘鲁、韩国、新加坡、智利、日本。在演习准备阶段(2007年),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在本地区国家海军代表会议上曾宣称俄海军有可能参加演习。国外媒体指出,美国确实提出过该建议,俄联邦政府也接受了建议,但实际上俄海军只派观察员观摩了演习。

参加演习的各国海军兵力被编成特混编队(CTF),美国第3舰队副司令塞缪尔·洛克里尔海军中将被任命为编队指挥官直接指挥演习。

    演习于6月29日开始,预先集结在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各国舰艇驶出港口。美国海军第3舰队参演兵力包括:“小鹰”号(CV-63)航母,“罗亚尔港”号(CG-73)和“伊利湖”号(CG-70)导弹巡洋舰,“好人理查德”号(LHD-67)两栖攻击舰,“康斯托克”号(LSD-45)船坞登陆舰,“平克尼”号(DDG-91)、“钟云”号(DDG-93)、“汉密尔顿”号(DDG-60)和“奥凯恩”号(DDG-77)导弹驱逐舰,“詹姆斯”号(FFG-57)和“戴维斯”号(FFG-60)导弹护卫舰,“洛杉矶”号(SSN-688)、“基韦斯特”号(SSN-72)和“圣菲”号(SSN-763)核潜艇以及军事海运司令部的8艘辅助船。

    “小鹰”号航母参加演习的决定是直到演习开始一个月之前才作出的,该舰在第7舰队编成中在西太平洋完成战斗勤务后直到6月初才驶入珍珠港(5月28日离开横须贺港海军基地)。最初确定由“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担任特混编队旗舰,但其在南美海岸突如其来的一场火灾打乱了计划。常规动力航母(油库容量约400万加仑)参加这种大规模演习要求有一支加强辅助船队保障,包括:2艘大型油船(“育空”号和“瓜达卢佩”号)、“吉布森角”号运输船、2艘远洋拖船(“纳瓦霍”号和“苏族”号)、“塞尔沃”号救援船。

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埃塞克斯号USS Essex(LHD 2)

    美海军远征部队保障司令部(NECC)的兵力首次参加了演习。近年来,该司令部参加了美海军全部大规模演习。远征部队第171特混编队(TF-171)包括排爆、工程建设、海上安保、后勤、潜水救援和民事联络分队。在第1排爆大队司令部(EODGRU 1)的基础上组建了负责协调编队兵力行动的司令部。2008年1月在第3舰队的JTFEX型演习中预先演练了这种编队及其司令部的功能。

    其他国家参演兵力包括:5艘日本战舰——“黑岛”号(DDG-79)、“榛名”号(DDH-141)、“濑户雾”号(DD-156)、“卷波”号(DD-112)号导弹驱逐舰和“鸣潮”号(SS595)潜艇;4艘澳大利亚舰船——“安扎克”号(FFH-150)导弹护卫舰、“托布鲁克”号(LSH-60)重型运输舰、“沃勒”号(SSG-75)潜艇、“成功”号(AOR-304)补给油船;3艘韩国战舰——“杨万春”号(DDG-973)、“文武大王”号(DDG-976)导弹驱逐舰和“李舜臣”号(SSK-68)潜艇;2艘加拿大战舰——“渥太华”号(FFH-341)和“里贾纳”号(FFH-334)导弹护卫舰;2艘智利战舰——“里维罗斯海军上将”号(FF-18)护卫舰和“奥希金斯”号(SS-22)潜艇;新加坡海军“坚定”号(FFG-70)导弹护卫舰。

演习的海上阶段演练了编队海上航渡过程中各种类型的防御行动,包括反快艇,拦截和检查船只,战斗蛙人行动,导弹、火炮实弹射击和反水雷行动。其中在反潜行动中,美国、韩国和智利战舰跟踪了澳大利亚潜艇,“钟云”号和“里贾纳”号的临检小组参加了拦截和检查行动。在该阶段,美国“育空”号和“瓜达卢佩”号油船补给油料的演练占有重要地位,两船为美“小鹰”号航母、加拿大“里贾纳”号和“渥太华”号导弹护卫舰、新加坡“坚定”号导弹护卫舰、韩国“文武大王”号导弹驱逐舰补充了油料。“吉布森角”号运输船向各舰供应了弹药、技术保障器材和其他物资。澳大利亚战舰从本国“成功”号油船上补充了油料。美国海运司令部2艘辅助船也完成了重要任务。“纳霍瓦”号和“苏族”号远洋拖船及“塞尔沃”号救援船参加了舰船救援和拖曳行动。“萨姆纳”号(T-AGS-61)测量船进行了水雷侦察,“无瑕”号(T-AGOS-20)海洋监测船使用主、被动低频声纳对潜艇进行了探测和跟踪。

    7月14-15日,在巴尔金沙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海上登陆行动,这是演习的中段。第7两栖分舰队指挥官罗德·克拉克海军上校在“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上对行动进行了指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陆军分队及印尼海军陆战队分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师教练大队一起参加了从“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和澳大利亚“托布鲁克”号重型运输舰上乘坐登陆艇和水陆装甲输送车上陆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编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团攻击连的35名印尼海军陆战队员乘坐水陆两用装甲输送车(AAV)离开“托布鲁克”号重型运输舰上陆并夺取了假想敌的“通信枢纽”。约20名加拿大陆战队员搭乘两栖攻击舰上第362运输飞行中队的MH-53“海龙”直升机空降在靶场机场并占领了那里的防御阵地。登陆行动结束后,“好人理查德”号两栖攻击舰在“环太平洋-2008”演习框架内参加了海上后送行动(NEO)演练。

美国海军洛杉矶级“诺福克”号核潜艇[资料图片]

    “环太平洋-2008”演习于7月31日结束,各舰返回各自基地。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评估,演习实现了符合美国海军新战略的预定目标,验证了多国海军保护海洋交通线和保障地区集体安全的准备程度和能力。

    参加“环太平洋-2008”演习的亚太地区国家的一些舰船在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继续演练了战斗训练任务。例如,韩国“文武大王”号和日本“榛名”号导弹驱逐舰与美国“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从8月5日开始共同参加了SAPEX搜索救援行动。11月5-19日,加拿大、智利舰艇(包括“辛普森”号(SS-21)潜艇)与美国“斯坦尼斯”号航母在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参加了美海军第3舰队的COMPTYEX和JTFEX演习。

    “卡拉特-2008”和“SAECAT-2008”演习

    没有参加“环太平洋-2008”演习的东南亚国家海军与美海军第7舰队的舰艇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行的“卡拉特-2008”和“SAECAT-2008”例行性演习中在一起演练了预定战斗训练计划。

    美海军与东南亚国家的大规模双边系列演习——“卡拉特-2008”的总目标是提高部队参加联合海上行动的战备程度。2008年参加该演习的有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海军舰艇分队。越南、孟加拉国海军派出观察员观摩了演习的部分阶段。

由诺尔·泰森海军少将统一指挥参加演习的美海军第73特混编队(第7舰队的作战保障兵力):“托尔图加”号(LSD-46)船坞登陆舰、“贾勒特”号(FFG-33)和“福特”号(FFG-54)导弹护卫舰,海岸警卫队“摩根索”号(WHEC-722)高耐力炮舰和“卫士”号(ARS-50)打捞船及“麦克坎贝尔”号(DDG-85)导弹驱逐舰(只参加了第一阶段)。在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水面部队第1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麦克尔·塞尔比的指挥下,特混编队与第133工程建设营、海军陆战队第3登陆突击连和第1机动潜水救援支队的保障分队先后与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海军举行了双边联合演习。

    在演习中演练了海上作战行动各部分和在反恐、反海盗、反贩毒、反偷渡斗争中与安全保障相联系的全部任务,包括:在南海与新加坡海军演练了反快艇作战、导弹训练发射和直升机飞行(6月21日-7月3日);在马来西亚演习阶段(7月15-21日)进行了海上登陆行动、战斗蛙人训练;在印尼阶段(7月21-26日),“托尔图加”号船坞登陆舰和印尼“拉克萨马纳”号护卫舰在海上安全保障行动过程中演练了CENTRIX保密通信系统。

    除了演练教练战斗任务,美舰和保障分队为加强伙伴关系还在本地区一些国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港口和基地参加了人道主义和社会慈善活动。

美国海军首由濒海战斗舰自由号服役[环球网]

    与文莱海军的最后训练阶段结束后,“卡拉特-2008”演习于8月10日在新加坡正式结束。据美国海军司令部评估,演习符合美海军新战略,促进了东南亚地区伙伴关系和集体安全的加强。

    从8月18日开始,美国海军以同样的兵力参加在该地区的另一场演习——“SAECAT”反恐演习。演习的目标是演练东南亚国家在反恐作战的协同动作。该演习从2002年起在该地区举行,形式是美国与本地区国家举行系列双边演习。有6个国家参加了2008年的演习,它们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观察员)。

    美海军第7舰队第73特混编队派出的参演兵力除参加了“卡拉特”演习的“托尔图加”号、“福特”号、“摩根索”号和“卫士”号外,还有“霍华德”号(DDG-83)导弹驱逐舰、“洛佩斯中尉”号(T-AK-3010)和“豪奇下士”号(T-AK-3001)车辆货船及第16巡逻机中队的P-3C“猎户座”岸基巡逻机。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在打击犯罪和恐怖团伙的海上安全保障行动过程中对兵力行动进行协同(主要是指挥、通信和情报交换方面)。“托尔图加”号舰坞登陆舰上部署了作战情报收集、处理与交换中心,该中心通过联络军官与参加国海军司令部协调兵力行动。演习持续一周,于2008年8月25日前在新加坡结束。

  其他演习

    随着“里根”号航母驶出圣迭戈海军基地,美海军第7航母打击编队从5月14日开始部署,5月19-28日在夏威夷作战区举行了第一次战役战术演习——ACWEX反潜演习。参演兵力包括:“钱斯洛斯维尔”号(CG-62)导弹巡洋舰,“德凯特”号(DDG-73)、“霍华德”号(DDG-83)和“格雷德利”号(DDG-101)导弹驱逐舰,“撒奇”号(FFG-43)导弹护卫舰(以上战舰全部来自第7驱逐舰分舰队)、2艘核潜艇,航母第14飞行联队第4反潜直升机中队以及导弹驱逐舰、巡洋舰上第49、43和37中队的反潜直升机。

    第7舰队第7航母打击编队的舰艇自2008年6月至11月持续执行战斗勤务。在此期间访问了韩国釜山和镇海港(7月),参加了“SEACAT-2008”演习(“霍华德”号导弹驱逐舰,8月)。9月进入美军中央司令部防区,10月在印度西海岸附近的阿拉伯海与印度海军举行了“马拉巴-2008”联合演习。

“马拉巴-2008”演习的最高峰是10月中期的综合演练战斗训练任务,包括组织印度潜艇、美“斯普林菲尔德”号(SSN-761)核潜艇、P-3C反潜巡逻机和反潜直升机参加的反潜防御,对岸上和地面目标进行打击(印度“美洲虎”攻击机参与)。印度海军“孟买”号导弹驱逐舰作为旗舰参加了演习。完成为期6个月的战斗勤务后,以“里根”号航母为首的第7航母打击编队于11月25日返回圣迭戈海军基地。

    10月份在西太平洋还举行了几次演习。10月13-27日,以“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为首的远征打击编队与菲律宾军队一起参加了Talon Vision- PHIBLEX演习。

美国海军陆战队搏击训练[资料图片]

    10月27至11月2日在菲律宾群岛举行了SAREX-208多国海上搜救演习。美海军参演兵力有“夏伊洛”号(CG-67)导弹巡洋舰,海岸警卫队第14区(火努鲁鲁、夏威夷)和驻阿拉斯加恩科里奇空军基地的空军国民卫队分队。然后根据演习计划举行了两天的理论研讨会作为岸上训练,被邀请与会的有澳大利亚、孟加拉国、韩国、文莱、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军队和海军代表。

    2008年9月25日,“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搭载第5飞行联队和第15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驶抵横须贺,替换第5航母打击编队中的“小鹰”号航母。10月1日按计划出海继续进行在本地区的战役战斗训练。

    11月上旬,“华盛顿”号航母率第5航母打击编队与日本海军举行了一年一度的An nualex-2008演习。除舰艇外,横须贺、佐世保、厚木基地的自卫队也参加了演习。然后举行了美韩“关键决心“/“鹞鹰”演习。“俄亥俄”号战略核潜艇在其在西太平洋为期15个月的巡逻的最后阶段参加了演习。艇上作战指挥中心对演习中的美、韩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的行动进行协调。

    在亚太地区进行教练战斗活动的同时,美国海军根据海上伙伴关系计划(MPP),还进行了“太平洋伙伴关系-2008”大规模人道主义行动。5月1日至9月12日,搭载第133工程建设营的军事海运司令部的“仁慈”号医院船(T-AH-19)访问了东南亚和大洋洲一些国家(菲律宾、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密克罗尼西亚、东帝汶),对当地居民提供了医疗和其他社会慈善帮助。

    印度洋上的训练活动

    2008年美海军在印度洋西北部的战役战斗训练按惯例是在美军中央司令部多国海军司令部(CMF)的指定下进行的。战役战斗训练与该司令部各联合特混编队的系统性作战活动紧密配合。第5舰队司令科文·科斯格里夫海军中将(2008年7月起由威廉·戈特尼海军中将接任)多次指出多国部队对维护本地区海洋法律秩序、加强伙伴关系、保障航行自由和安全所作的贡献。

    多国部队各联合特混编队(第150、152和158特混编队)常年在中央司令部防区内划分的各责任区(阿拉伯海,亚丁湾,波斯湾中、南、北部)内值勤。其编成中除美海军第5舰队的战舰和分队外,还包括北约和中东、亚太一系列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巴林、巴基斯坦)海军的战舰、辅助船、艇及分队。美海军第5舰队主要兵力直接参加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但定期参加地区性海上军事演习。

美军中央司令部防区内经常举行多国和双边海军演习,演习通常在多国部队各联合编队的行动区内根据其基本作战任务方向举行。以下为本地区部分典型演习。

    2008年2月26日至3月6日举行了反水雷演习(MCMEX),其目标是,在保障航行自由和海上安全行动框架内展示多国扫雷部队在波斯湾交通线上的水雷对抗能力。参加演习的有:美海军“侦察兵”号(MCM-8)水雷对抗舰和第5舰队第55特混编队第15反水雷飞行中队的扫雷直升机,英国“拉姆西”号(M110)和“布莱恩”号(M111)猎雷艇,科威特海军第56特混编队的排爆潜水分队。演习中演练了在航道上探测、识别和销毁水雷行动。

美国海军A-4“天鹰”攻击机 [资料图片]

    2008年3月28日至4月1日在波斯湾北部举行“守门员Ⅱ”多国海军演习,演习由第26驱逐舰分舰队指挥官指挥,演练了多国海军海上安全保障行动的各个方面。参演兵力包括:美海军“克利夫伦德”号(LPD-11)两栖船坞登陆舰、海岸警卫队“莫诺莫伊”号(WPB-1326巡逻艇)和“帕斯芬德”号(T-AGS-60)测量船,巴林海军“萨哈”号(FFG-90)导弹护卫舰和“阿里·麦纳麦”号(FPBGH-50)炮舰,加拿大海军“夏洛特敦”号(FFH-339)导弹护卫舰及美国、澳大利亚海军岸基巡逻机。在演练探测、跟踪、拦截、检查违法船只行动的同时,还演练了前出至“舰队前沿浮动基地”的构想。

    2008年4月15-17日,在阿拉伯海北部举行了多国海军反潜演习。第152特混编队的兵力参加了演习,包括:巴林海“萨哈”号导弹护卫舰,美国“菲律宾海”号(CG-58)导弹巡洋舰和“卡尼”号(DDG-64)导弹驱逐舰(来自第26驱逐舰分舰队)。演习目的包括:演练多国部队在组织反潜防御时的协调行动。

    2008年5月12-21日,美国和巴基斯坦海军在阿拉伯海北部国际水域(第150特混编队的行动区)举行“灵感联盟”双边联合演习。演习旨在演练多国海军在保障海上安全行动过程中的防空、反舰和反潜行动。巴方参演兵力包括:“巴德尔”号(D184)和“沙赫扎罕”号(D186)驱逐舰以及空军弹药销毁分队。美方参演兵力包括:“罗斯”号(DDG-71)导弹驱逐舰(隶属于“林肯”号航母打击编队),“柯茨”号(FFG-38)导弹护卫舰(隶属于“佩勒利乌”号两栖攻击舰率领的打击编队)。此外,还有第54、55、57特混编队的分队。演习结束后,“柯茨”号导弹护卫舰对卡拉奇港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美国媒体报道说,巴基斯坦经常参与多国部队,该国海军军官曾两次担任第150特混编队的指挥官(最近一次是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

    2008年6月,第152特混编队中的巴林、美国、英国战舰举行了“桩网”演习。演习中演练了在当地海岸警卫队和自卫组织的配合下保卫波斯湾中南部油气开采设施和其他设施的任务。第152特混编队中包括:英国“蒙特罗斯”号(F236)护卫舰,美国“珍珠港”号(LSD-52)船坞登陆舰和“柯茨”号导弹护卫舰以及巴林“阿里·塔维拉赫”号(TNC 4523)巡逻舰。

    8月24-29日,在第152特混编队指挥官的指挥下,在波斯湾中南部举行了“守门员”例行演习。巴林“阿里·法塔赫”号(PGGH 20)巡逻舰,英国“蒙特罗斯”号护卫舰和美国“卡托巴”号(T-ATF-168)远洋拖船演练了海上安全保障行动的各种任务。演习的焦点是:在探测、跟踪对本地区国家构成威胁的船只过程中组织兵力的作战指挥;对海洋法律秩序进行监督;完善拦截可疑船只的战术方法和临检技术装备,与巴林海岸警卫队协同动作。据美海军司令部评估,该型演习有助于加强本地区国家在打击波斯湾水域恐怖主义、走私和其他违法活动中的相互关系。 (译自:俄罗斯《外国军事评论》2009年第1期  作者:В.费奥多罗夫(海军上校) 编译:知远/金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