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现代武装冲突中无人机的战斗使用(图)

(2009-04-10 07:55:14) 下一个
战争中的RQ-01“捕食者”无人机

携载“地狱火”导弹的“捕食者”无人机

  在现代战争中,无人航天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战斗使用。从越南战争时期开始,无人机不仅被用来执行情报侦察任务,同时还要执行摧毁敌方各种各样目标的武装攻击任务。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BQM-34无人机。

  BQM-34本来是为美国、加拿大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战斗飞行培训用的喷气式靶标,在研制进程中不断改进,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能执行各种任务的无人机家族,共有28种变型,其中就包括能执行武装攻击任务的改进型AQM-34Q无人机。

  20世纪50年代,BQM-34无人机开始执行搜集苏联军事基础设施情况的侦察任务,经过改进,装配了新型摄像设备,增大了机翼面积,研制出了能在高空执行情报侦察任务及武装攻击任务的AQM-34Q型无人机,先是在古巴上空积极执行情报搜集任务,之后前往越南战场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越南战争期间,数次完成压制敌方防空高射炮兵、向陆军部队提供目标指示数据、运送武器弹药等战斗任务,同时还得到了空对空战斗使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QM-34Q无人机在对地面目标攻击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越南战争期间成功完成了投掷重达500英镑(约226公斤)炸弹及“小牛”导弹的任务,顺利完成了实战条件下的战斗使用试验。不过,战争结束后,美军旨在扩大无人机在战斗行动中使用范围的研究和试验基本中止,从而延缓了无人战斗机的研制进程。

  越南战争期间,作为空中情报侦察设备,AQM-34高效完成了以下任务:获取了北越境内苏制SA-2防空导弹的部署证据;及时证实了北越空军装备苏制米格-21歼击机的情报并进行摄像侦察;对B-52战略轰炸机战斗使用结果进行评估;掌握了苏联向北越提供直升机的情况;近距离获取了苏制SA-2导弹被摧毁时的摄像情报。战斗使用期间,AQM-34共完成了3400架次飞行任务,达到了相对较高的84%的成功返回率,在战事实施过程中,这一指标通常在60-70%之间。

  南斯拉夫战争期间,无人机得到了更广泛、更高程度的战斗使用,主要执行战场外的侦察和监视任务,同时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据媒体透露,在持续3个月的南斯拉夫战争期间,北约军队司令部认可的损失情况是48架各种类型和用途的无人机,其中,美国损失了17架无人机(3架“捕食者”、9架“猎人”、4架“先锋”、1架未透露类型),德国损失了7架CL-289无人机,法国损失了3架无人机(1架在战场外使执行侦察任务的“红隼”、2架CL-289),英国损失了14架“不死鸟”无人机。

  南斯拉夫战争中,无人机执行的战斗任务主要是侦察和核实南斯拉夫军队部署地点、战场外监视、控制阿尔巴尼亚族人占领区的局势、评估北约战术和轰炸航空兵对南斯拉夫基础设施的攻击效果。实战局势下无人航空系统广泛使用的结果充分表明,无人机能够保障对战事地区敌方广阔地带进行不间断的侦察和监视。不过,由于无人侦察机在敌方阵地上空的出现经常伴随着损失危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无人机的侦察飞行效果,也使对方获得了重新部署或伪装的时间。从整体上讲,在南斯拉夫战争中,无人机的战斗使用达到了重要的、预期的效果。

  无人机在南斯拉夫战争中的战斗使用,同时也揭示了这种飞机的发展特点和前景。现代化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防空系统地面设备的重点打击目标,据非正式统计,在北约军队损失的无人机中,约60%是被南联盟军队使用“箭-1M”型移动式防空导弹系统和高射炮兵火力摧毁的,表明现代化无人机的技术可靠程度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约40%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技术故障造成的,这是无人航空设备计算方法和制造水平不完善的直接后果。由于无人机机载设备的复杂化和现代化,飞行器造价急剧增加,从而使因各种故障而造成的损失更为敏感。另外,军事冲突性质的变化,敌方采取的小部队游击战的对抗方法,使得能多次(20次以上)使用的、反应能力较强的多功能侦察攻击型无人机的发展成为今后无人机发展的优先方向。

  两次车臣战争中,由于俄军无人飞行器战斗使用能力相对较弱,效果不是很理想。俄军主要使用“蜜蜂”无人机,图-243型无人机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不过,俄军无人机战斗使用的可靠性能相对较低,特别是在冬季,“蜜蜂”无人机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较低,主要原因是技术性能不高,特别是其声音较大,容易被发现,不具备隐形能力,这也是其战斗使用效率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尽管如此,两次车臣战争中无人机战斗使用还是有成效的,与南斯拉夫战争中无人机战斗使用的经验也是一致的。

  在针对塔利班武装的阿富汗反恐战争中,无人航空系统再次展现了其战斗使用效果。主要参战机型是“捕食者”,“全球鹰”的战斗使用比较有限,仅完成了几次战斗飞行试验,以检验该型无人机战斗使用中的技术问题和与地面部队协同问题。战事进程中无人机的使用主要是用于战场侦察和监视、训练“捕食者”类无人机作为无人侦察攻击机的战斗使用能力。事实上,早在阿富汗战争前,“捕食者”无人机已经开始为无人侦察攻击机的战斗使用进行长时间的训练,2001年2月,RQ-1“捕食者”无人机完成了一系列“地狱火-C”反坦克制导导弹发射任务,攻击可视距离外的固定的和移动的坦克,在地面指挥站或空中预警指挥机上的战斗指挥员决定是否向目标发射导弹。

  从整体上看,无人机在阿富汗战争中的使用是相当成功的,但得失经验也与南斯拉夫战争中的结论大致相同。“全球鹰”型作为无人侦察攻击机的战斗使用效率较低,不是很成功, “捕食者-B”型无人侦察攻击机只能在敌方完全缺乏防空能力的条件下使用。在两个月的战事中,美军至少损失了2架“捕食者”、1架“全球鹰”(2001年12月,技术故障),其中1架“捕食者”可能是被塔利班防空系统击落的,降落到阿富汗北部沙曼甘地区,第2架极有可能是由于动力装置故障造成的。到2002年2月,无人机的总损失数达到了4架。

  通过对以上几次武装冲突中无人机多年来战斗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认为,各种类型的、高可靠性能的现代化无人机,特别是能远距离遥控的、类似有人驾驶战斗机的无人战斗机的研制非常有必要,是今后无人机发展的优先方向。
 


2004   人民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