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盟国家的海军建设与战略运用

(2009-02-27 10:21:44) 下一个

东盟国家海军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地区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地区安全机制”的指导下,纷纷研讨和制定“海洋战略”,对海上战略目标确立、海上战略力量建设和海上战略力量运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确保该地区国家安全和地区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一、确立海上战略目标

东盟国家在“内乱平息,政治稳定,经济开始腾飞”之后,以“在实际意义上控制海洋”为目标,把国家和地区安全的着重点转向海洋。东盟国家认为,这主要基于:①东盟国家历史上遭受外来侵略和威胁“大多来自海上”。冷战后的地区潜在威胁仍将主要来自海上。②地区国家陆地资源缺乏,东盟迅猛崛起的经济所需大量资源,特别是石油能源主要来自海上。而东盟的各种开发区、专属经济区又多集中在沿海和近岸。③海上航运是地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东盟90%以上的对外贸易靠海上运输,需要海上的安全和“秩序”。有鉴于此,东盟国家海军相继调整了海上防御战略。确立了新时期的海上战略目标。
 
(一)扩大与保持海上战略纵深。东盟认为,东盟国家陆地国土均由群岛或半岛构成,地幅狭小、分散,没有或缺乏防御作战应具备的战略纵深,极不利于抵御外来势力的入侵。为了改变这种战略防御的不利态势。东盟国家海军一方面变“区域防御”为“前进防御”,逐步“走向远洋”。控制对管理、开发和保卫海洋至关重要的“蓝水海域”,最大限度地将来犯之敌阻止在远海;另一方面加强并利用东盟各国防务合作体系。扩大地区的海上控制范围。越南、菲律宾等国海军的重点是加强争夺和控制中国南海南沙海区,同时加紧调整本土中、北部沿海区域的侦察、探测力量,试图将有效监控范围扩大到南海中、北部海区,而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海军则加紧扩展和控制安达曼海域。以地区海上力量共同保持扩大了的海上战略纵深。及早发现并联合对付海上威胁。

(二)控制与管理海上战略通道。东盟地区为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洲际、洋际结合部,有多山的群岛、半岛地形所扼控的诸如马六甲、望加锡等众多海峡,被视为国际航道的咽喉,是东盟地区国家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交往的“海上门户”。这些“门户”对东盟地区安全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东盟国家海军把有效控制和管理海峡、通道,保持国家和地区海上命脉的畅通,视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海军以双边或多边防务协定,重点控制与管理马六甲海峡及其附近水域;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海军不断修订和完善双边联防措施,加强边境海区之海峡、通道的监控与治安活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海军均在继续加强侵驻中国南沙岛礁的兵力,以便更牢固地扼住两洋航道之要冲。

(三)监理急剧扩张的“海洋国土”。东盟国家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交联合国讨论开始,即争先恐后地以单方或双方“声明”、“公告”等方式。宣布其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竞相扩张其海洋国土。

据有关方面公布的数字,印尼将“海洋国土”由原来的190万平方公里扩展至800万平方公里,为其陆地国土的4倍多;越南非法宣布的所谓大陆架和海上专属经济区为100万平方公里,为其陆地国土的3倍多;菲律宾单方面向海上扩张专属经济区,仅向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扩张的区域就达41万平方公里,为其陆地国土的1.4倍;马来西亚、文莱亦分别向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扩张27万平方公里和0.44万平方公里。

这些东盟国家认为,如此靠海上扩张得来不易、捍卫更难的海洋国土。亟须建设一支精干、机动性强和装备现代化的海上力量来“监理”。

二、建设海上战略力量

东盟国家认为,要实现新形势下的海上战略目标,必须拥有比潜在的敌对国技高一筹、能够长期在远海作战的海上力量。为此,东盟国家海军在加速官兵院校培训,进行联合演练,提高其官兵军事素质的同时,正在全面加强军备,加速海军部队装备更新。

(一)多元化引进与联合制造并举。加紧主力舰艇装备建设。东盟国家海军认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的主要教训之一是没有大型战舰构成的远海作战力量。由于小型舰艇受多种条件限制,伊海军只能被动挨打。为了吸取伊拉克等国海军发展和实战的经验教训。东盟国家海军几乎同时制定了为期15年的长期发展规划,以引进与联合制造等方式,重点发展大型作战舰艇。据有关资料统计,东盟国家海军引进或计划引进、联合制造或计划联合制造的直升机航母、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以及大型巡逻艇等中、大型水面舰艇近300艘,为原在役同类舰艇总数的两倍多,引进或计划引进较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20余艘。东盟认为,这将使东盟正式迎来潜水艇时代。

(二)多元化引进与技术改造相结合。加紧现代航空兵建设。东盟国家海军十分重视对制空、制海起关键作用的空中力量建设。其主要做法是多元化引进先进的飞机或技术装备,用来改造现役飞机与计划装备的飞机,以加强舰载和岸基航空兵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东盟国家海军引进与计划引进、改造与计划改造的项目包括预警、反潜、反舰以及远程巡逻等较先进的飞机共200余架,为原在役飞机总数的1.5倍。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保卫东盟各国领空、领海和支援海、陆军作战,东盟国家均在不惜耗费巨资多元化引进和计划引进现代化作战飞机.加强空军力量。据外刊透露,东盟国家空军引进和计划引进的世界第三代作战飞机共达500多架,为原在役固定翼作战飞机l倍多。其中从俄国引进的苏一27型、米格一29型作战飞机和从美国引进的F一16型、F/A一18型等作战飞机。作战半径均在1000公里左右,其作为地区空中作战力量。不仅可有效支援南沙海区、安达曼海区作战,而且可以覆盖整个南海。

(三)调整兵力结构,加紧海上特种作战力量建设。东盟国家海军按海上防御战略要求。加紧精简机构,裁减勤杂人员,以重点保证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等全面建设。目前,东盟国家已把海军所辖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部队扩大至数万人,并不断更新这些部队的装备,强化特种部队的海上演练,努力提高其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运用海上战略力量

根据“海洋战略”或“海洋防御战略”所确立的海上战略目标任务,在逐步健全和加强海上力量的基础上,东盟国家海军正在加紧研究和确定海上战略力量的运用原则。其内容主要有:

(一)与大国海军协同作战原则。东盟国家认为,东盟地区国家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保卫自己。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东盟不可能凭自身力量来填补美、俄撤出后所留下的“力量真空”。为此,东盟国家海军必须实行同西方大国海军的多边军事接触战略,充分利用美、英等大国海、空军在远东“前沿存在”所起的军事保护伞作用,积极参与海上双边或多边军事合作行动,加强军事威慑力量。当前,东盟各国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签订有双边和多边军事条约或防务协定达10余项,已构成了庞杂的地区安全体系。按该网络的规定和要求。东盟国家海军每年仅参加由美、英等大国海军主导下的双边和多边军事演习就达上百次之多。其中以美、泰海军为主举行的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演习和五国联防海军举行的代号为“海星”演习等规模大,且假想目标明确。

(二)与东盟内各国海军协同作战原则。东盟认为,东南亚国家必须学会自我保护,一旦形势需要,就应把各自的独立作战发展成东南亚各国的联合作战,以地区的整体海、空军力量。共同对付外部势力海上扩张而引发的军事冲突。

当前,东盟国家在加强“地区安全机制”的同时,还在盟内国家之间签订有双边或多边安全协定近10项。各盟国海军根据有关协定要求,频繁举行有针对性的双边和多边军事演练,努力提高其所谓共同抗击来犯之敌的能力。根据东盟国家海军平时所进行的联合演练情况分析,在未来战争中,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海军将在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重点控制安达曼海,并以综合手段封锁马六甲海峡。以抗阻印度海军的东进,而南海周边的东盟国家海军,则重点应付南沙可能爆发的冲突。

(三)与本国其他军兵种协同作战原则。东盟国家认为,海洋是人们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源泉。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因而,扩展海洋活动空间、保卫海洋国土。不仅是海军的主要使命,而且亦是全体军民共同的义务。据此。东盟国家海军正在加紧研究各兵种协同作战和海、陆、空合成军种作战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及各种条件下的战法等。新加坡、文莱等国海军主张,在无防御纵深条件下,海军要以全面防御为指导方针,运用海上主要作战兵力在岛岸其他军兵种的支援和掩护下,实施重点海域的以防空、反舰、反封锁为主的合同作战。确保有效地抵御来自海上的入侵。越南、菲律宾等国海军。则强调海军远海作战力量,并主张组成混合舰队或特遣部队,在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以远海岛链为依托,实施协同作战。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海军,注重实施在远程预警、侦查保证条件下的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和远程航空兵“三维一体”的远海协同作战。


赵洪美 《海事大观》 2004年第10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