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日发展高速空舰导弹对我海军的警示(组图)

(2009-02-23 09:53:17) 下一个

日发展高速空舰导弹对我海军的警示
2009年02月   来源:新华博客

 

日本航空自卫队F-2A支援战斗机加挂一枚ASM高超音速反舰导弹 

    实力超群的日本海上自卫队

    60多年前,曾经有一支阵容强大联合舰队威风凛凛地浮现在西太平洋的海面上,它是人类海战史上所有曾主宰一时的海上势力中,唯一一支由非白种人所建立的舰队。这支舰队曾经在太平洋上耀武扬威雄霸一时,但在1941~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中,被实力更为强大的美国海军彻底歼灭。它就是日本人心中的骄傲与痛处——日本联合舰队。二次大战结束后,昔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开始屈服于美国之下;在自身宪法的规定中,日本是不能拥有军队的,而只能有一支被称为“自卫队”的准军事力量。日本海军记者伊藤正德在其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撰写的《联合舰队的覆灭》中这样说过:“与昔日的联合舰队相比,日本海上自卫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玩具”。然而曾几何时。昔日被美国彻底摧毁的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很快从废瓦砾堆中站了起来,再度成为亚洲经济.科技巨人。不仅如此,其所谓的“自卫队”的日本武装力量在人数的限制下,努力朝“质精”的方向发展,加上日本雄厚的工业实力作为后盾,建立了一支装备堪称精良、足以称霸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目前就日本海上自卫队而言,已经是西太平洋地区除了美国海军以外排名第一的海上力量,其舰艇和战机的总体实力在全球也名列前茅。无论是装备质量还是数量都超过周边的中国、韩国以及台湾地区。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共有各型舰艇163艘,约40万吨,大中型舰艇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其中驱逐舰和护卫舰共58艘,这些舰艇装备先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大部分军舰是近10多年装备的新舰,有的舰艇甚至比美国的舰艇还新。潜艇19艘,有最新的苍龙级1艘、亲潮级9艘、 春潮级10艘、 汐潮级2艘(训练)。这些潜艇均设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89式重型鱼雷、 “捕鲸叉”式反舰导弹共20枚。飞机330架,其中85%为岸基飞机。岸基飞机中,反潜机158架(P-3C反潜巡逻机100架),各种支援飞机120佘架。日本海上自卫队固定翼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配置数量,除美国海军外。其他国家海军难以比拟。

    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主要担负海上机动作战任务,地方队则担负近海防御任务如沿岸防御、基地警戒、反潜护航、扫雷、后勤补给、装备维修等。海上机动作战包括反潜护航、海峡封锁、保护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水面打击、扫雷布雷等。这些作战以海上自卫队为主,其他军种协同实施。根据本国南北狭长的地理特征以及考虑到未来海上作战的需要,日本将海上自卫队的主要作战兵力相对固定地部署在横须贺、吴港、佐世保、舞鹤、大凑五大海军基地和鹿屋、八户、厚木、岩国、馆山和那霸六大航空基地,其中尤以横须贺和佐世保是兵力部署的重点。日本海军一半以上的主战舰艇和3/4的反潜作战飞机都部署在横须贺和佐世保基地以及周围的航空基地内。横须贺是日本海军舰艇部队的指挥中心,设有联合舰队司令部、护卫舰队司令部和潜艇舰队司令部,同时它也是美国第7舰队在西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日本首都东京以及横滨、名古屋等大商港都在横须贺警备区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日本海军的重点设防区。横须贺地处日本列岛的中部,平时部署兵力,战时可南北支援和东西机动。日本1000海里海上航运带的东侧列岛屏障,也在横须贺警备区内。至美国的东南海上航线的反潜护航任务也主要由部署在横须贺的部队承担。佐世保位于对马海峡的出口处。在佐世保部署重兵力,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战时控制和封锁对马海峡和轻津海峡,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日本通向东南亚的西南航线的安全。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有两大特色:第一就是全舰采用美式舰艇的设计风格,例如方形的首楼结构、格子桅、美制的舰载武器装备等。另一个特色就是船龄新,舰艇汰换速度高居世界第一。日本海上自卫队80%以上的主战舰艇舰龄都在15年以内,潜艇部队的潜艇服役达到16年就退役封存,而且每年都新造一定数量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常规动力潜艇、水雷作战舰艇或其它新型作战舰艇,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是极为罕见的。这不仅是为了让日本海自舰队随时拥有最新型、状态最佳的舰艇,也是为了配合日本国内造船业的发展。

    扼守海峡的重要性

    “海权论”的创始人、美国前海军学院院长马汉曾经提出“战略线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到交通运输的那条线,交通支配战争”。因此作为海上交通线的咽喉——海峡,历来是海洋争夺的重要内容,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日本是个岛国。在海峡的保卫上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强列的意识。日本工业产值的73%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城市人口的76%集中在沿海一带。另外,它还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而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几乎都要进口,如炼焦煤、铝和棉花均为100%进口,石油为99.8%,铁矿石为99.4%,锡为98%,粮食自给率只有1/3左右。而工业产品如汽车、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等则需要大量向国外推销,这些进出13贸易大都依赖海上运输。

    此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越的轻津海峡,对于日本有这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海峡东西走向,长约130千米,南北宽18~75千米。海峡中间开阔、两端狭窄,东端宽约20多千米,西端宽只有18千米。海峡地形崎岖不平,东深西浅,西部最浅处1 33米,东部最深处449米。中央水道一般水深200米,最深处521米。

    海峡横向海底也是高低悬殊,如从龙飞崎到白神岬间。延伸着两个突起部分,其间为深度280米.350米、450米的3个海底洼地。日本海同太平洋间海水通过海峡进行交换。日本海中暖流汇集于轻津海峡然后流出。从海峡流出的海流同来自白令海的寒流在外海相遇,使海峡附近不仅有从海中深处带至表层的营养盐类。而且有来自热带性和寒带性的浮游生物,为重要的渔业基地、日本海与太平洋间的重要通道。对马暖流从日本海东流向太平洋,时速2~4海里,与千岛寒流会合后产生浓雾,影响东部海上活动。此外,该海峡全年不封冻,是日本海北部唯一不冻的海峡。北海道的函馆及本州的青森是海峡内的主要港口。

 

在实际作战中F-2A将得到E767预警机的有力支持

  加挂ASM-1空舰导弹的F-1支援战斗机使日本第一次具备有效的空对舰打击能力

    东洋武士刀——日本的空舰导弹

    上面我们简要的介绍了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及轻津海峡的情况,然而决定日本海上作战能力的还不仅仅是日本的舰队,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大量的支援战斗机和其所搭载的远程反舰导弹才是对中国海军最为实质的威胁所在。战后由于美国政府对日本军事力量的限制使日本空中力量的装备发展在半个世纪中并不平衡,日本的空中打击力量和远程攻击机的发展一直受到美国政府和军队的压制。其实质上是被确定为一支作战范围有限的战术空军,而装备发展也是以仿制从美国引进的作战飞机为基础。

    日本空中自卫队先后装备了引进美国技术生产的F-86、F-104、F-4EJ和F-15J战斗机,从美国引进的先进战斗机使日本空中作战力量在装备技术水平上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标准。随着日本国内工业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发展,日本已经不再满足于仿制美国的作战飞机,开始向发展适合自己本身军事需要的作战飞机进行努力。日本为空中作战力量发展先进战斗机的努力。一方面是要使日本空中自卫队能够获得适合本身战术需要的现代化战斗机,另外一方面也是准备通过对性能较好的作战飞机的研制,尽可能的恢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破坏的空中装备研制能力。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先后通过仿制T-33教练机、研制T-1/2教练机和F-1支援战斗机来逐步恢复自身的航空制造水平。1984年日本防卫厅又提出并且初步确定了新型支援战斗机的基本设计要求,这就是当时的FS-X,也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日本F-2支援战斗机。日本防卫厅对新型支援战斗机所提出的技术指标仍然是以对海攻击为主,FS-X战斗机在执行对海军作战任务时可以同时携带4枚反舰导弹,在挂载4枚反舰导弹和2枚空空导弹执行反舰作战任务时的作战半径要不低于800千米。FS-X战斗机在执行对空作战任务时可以携带6枚空空导弹,其中具备中距迎头拦截能力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为2~4枚。FS-X战斗机具备较大的航程和完善的航空电子设备,有能力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执行对舰(地)攻击和对空作战任务。从这项计划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FS-X主要是要突出空中对舰打击能力的提升,而FX-S研制的时期正好是反舰导弹逐步代替航空炸弹作为空中对舰攻击主要力量的变革时期,此时日本与支援战斗机配套的空射型反舰导弹的研制起步也不算晚。

    1973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和三菱重工株式会社一起开展日本航空自卫队提出的空舰导弹论证和研制工作。凭借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1977年就进行了第一次空中飞行试验。1979年3月,日本航空自卫队在新岛试验场用21枚样弹进行了攻击海上固定目标试验和作战适应性试验,导弹的飞行性能和作战性能都得到了充分考核。1979年8月,由F-1战斗机发射了4枚试射弹,全都准确命中了40千米外的靶船。从而完成了定型试验。新型导弹被正式命名为ASM-1,于1980年投入量产,次年正式装备日本航空自卫队,因此也被称为80式或81式空舰导弹。

    ASM-1空舰导弹全长3.98米,弹径0.35米,翼展1.19米。发射重量600千克,发射高度760~3048米。最大射程50千米,巡航高度1 5米,飞行速度马赫数0.9。ASM-1外形和美国“捕鲸叉”反舰导弹非常相似,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弹体头部带半圆形整流罩,弹翼和尾舵呈X-X形配置,处于同一平面,4片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尾部呈平底形。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从前至后可分为5个舱段:导引头舱、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其中导引头舱内装有三菱电子公司的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控制舱内装有日本航空电子设备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日本无线电公司的ANV-7调频连续波无线电高度表以及自动驾驶仪和电池组;内装200千克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配用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发动机为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尾舱段主要装有电动舵机和舵面。

    1986年,三菱重工开始了增程型ASM-1C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在保持基本气动外形、导引头和战斗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导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ASM-1C的发射重量由ASM-1的600千克降低到510千克,射程却增至55~65千米(不同途径获得的性能参数有差异)。1992年ASM-1C设计定型并量产服役,也被称为“91式”空射反舰导弹。

    ASM-2导弹依然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承担研制和生产任务,试验工作在1 989年就开始展开,至1 991年顺利完成了技术试验,据称试射弹全部命中目标。从1992年开始,航空自卫队使用了F-4EJ和T-2/F-1战机,分挂载飞行和实弹发射两个阶段进行了10枚导弹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SM-2空舰导弹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航空自卫队的要求。1993年,ASM-2完成定型试验,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当年航空自卫队就订购了25枚。1995年,ASM-2空舰导弹正式装备航空和海上自卫队,亦称93式空射反舰导弹。

    ASM-2弹长3.98米,弹径350毫米,翼展1.19米,弹重610--F-克,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9。从外形上看,ASM-2与ASM-1十分相似,但改用涡喷发动机取代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射程增至150千米。ASM-2的制导方式为惯导+红外成像制导,采用先进的红外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在当今世界各国装备的反舰导弹中,采用红外制导的型号非常少见,射程超过100千米的红外制导反舰导弹可以说仅ASM-2一家。日本技术人员敢于采用这种几乎独创的制导模式,体现出了他们对电子元器件优良品质的充分信任。虽然日本自卫队和民间刊物对ASM-2独特的制导模式推崇有加,航空自卫队与三菱重工还是于1996年左右为ASM一2研制了反辐射导引头。反辐射型ASM一2据称已于2000年前定型并量产服役,也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独立研制生产反辐射导弹的国家之一。

    2006年10月份出版的一本日本军事刊物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一架F-2战斗机携带着两枚从未见过的反舰导弹,尖锐的头部和弹体上的冲压发动机明确地告诉人们它是一种超声速导弹,图注上文字说明的中文大意是:2006年8月10日,驻岐阜基地日本航空自卫队飞行开发实验团的F-2A战斗机正在进行新型ASM-3超声速飞航式导弹载飞弹(“载飞弹”就是尺寸、外形、重量以及重心位置等各方面特征与真弹完全相同的模型)搭载实验。该弹采用了特有的“整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可以超声速飞行并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尺寸比EASM一1和ASM-2都大,弹体下方有两个冲压发动机进气口。这些文字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一种名为ASM-3的日本新型飞航式导弹。2006年10月26日,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又报道了ASM-3首次试射取得成功的消息。

    从照片上看,ASM-3型导弹仅有安装于弹尾的一组控制面,共三片,三个舵面的夹角呈120度分布。根据一般的飞行控制理论和常识,采用这种除尾舵外没有任何其他控制面、过于简单气动布局的飞行器,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较难改变飞行姿态,转弯半径大、耗时长,尤其是在低空,想要做出比较复杂的机动动作近乎不可能。从已知导弹型号看,只有一些用于打击固定目标、对于命中精度不是十分高的地地弹道导弹采用这种气动外形(有些重视精度的地地弹道导弹也有不止一组的控制面)。也就是说,ASM-3型导弹的弹道轨迹比较简单,不大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流行的低空突防+末端机动的飞行模式。

    对于该型反舰导弹目前国内各方面的资料来源并不多,而有些学者认为ASM-3反舰导弹很可能采用一种极为少见的弹道模式:高空突防+末端大角度俯冲攻击,亦称“过天顶攻击弹道”。之所以说这种弹道模式少见,是因为目前“已知”采用“过天顶攻击弹道”的飞航式导弹只有一个型号,那就是原苏联的X-15C(北约编号AS-16,绰号“反冲”)超声速空射飞航式导弹。X-15C的突防方式十分奇特:导弹发射后先爬高到4万米高空。然后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搜索目标,发现并锁定目标后立刻关机,转入大角度俯冲,在近似垂直加速中将速度加到马赫数5。这种“高抛下击”的弹道模式与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十分类似,因此X-15C也被描述成为一款“准弹道飞航式导弹”。“过天顶攻击弹道”正处于“海麻雀”、“密集阵”、“海拉姆”等西方国家海军普遍装备的近防武器的盲区,即使是荷兰“守门员”之类的“具备过天顶拦截性能”的近防炮,也难以拦截速度如此高的目标。

    ASM-3的气动外形与传说中的X-15C非常相似。前面已经说过。ASM-3不大可能具备低空突防能力,那么也就意味着其很有可能采用“高抛下击”的“准弹道飞行模式”。这样一来,只有马赫数3左右的速度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有一定反弹道导弹能力的区域防空导弹来说,弹道轨迹简单、速度低于4倍声速的目标完全可以拦截(等于是一枚低速弹道导弹)。因此,ASM-3导弹的速度可能达到马赫数5以上!而英国“简氏导弹与火箭》则宣称ASM-3使用的是“双冲压发动机”,还有消息称该弹“发射和加速阶段由组合循环式火箭发动机推进,在超声速巡航阶段由吸气式冲压发动机推进”。ASM-3的装备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军事力量开始突破专守防御的底线而向进攻性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在通往西太平洋的路上,穿越轻津海峡只是中国海军刚刚迈开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多。不言而喻对于此次穿越轻津海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而言,虽然日本拥有东亚地区除美国以外最为强大的舰队,但是这些搭载上述先进空舰导弹的日本支援战斗机才是最具威胁的对手。它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从任何方向上对在有争议海域活动的敌方舰艇编队发动饱和打击,而面对这种夹杂着亚声速和高超声速导弹的打击波,当前我们的海上防空力量还是显得比较单薄。因此,大力发展舰载防空武器系统,不断提升舰队的综合防空能力,加强海上空中力量的建设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海军建设的重点。只有在保证在战区上空绝对安全的时候。海军的水面舰艇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SM-1于1980年投入量产

日本航空自卫队装备的F-15J战机在20年前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F-2A远程对海作战任务挂载:翼下挂有4枚ASM-2反舰导弹及两个副油箱 

日本国产第一代空舰导弹ASM-1    

日本F-2支援战斗机跑道滑行    

加挂ASM-3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F-2A支援战斗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