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中国海军反潜机的现状

(2009-02-03 10:19:37) 下一个

中国海军航空兵装备体系中严重缺乏远航程的固定翼多发反潜机,目前主要依靠直一8、直一9和引进的卡一28直升机执行反潜任务,但以舰载直升机作为设计基础的这几型反潜机不但航程有限,而且能够携带的搜潜设备和反潜武器数量也明显不足。直升机只能在港口和舰艇编队附近进行防御性反潜作战,无法对使用远程对海/对地制导武器的潜艇构成有效威胁。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具有使用灵活和对平台依赖程度低的优势,是现代化航空反潜体系中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关键部分,但其飞行速度慢和航程不足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反潜作战的范围。国内外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的反潜直升机大都以水面舰艇为平台,在功能和作用上直升机都不具备取代固定翼反潜机的能力。   中国海军航空兵现役反潜飞机的规模和型号远低于国际标准,综合战斗力谈不上强大的水轰一5水上飞机却是国内设备最完善的反潜飞机。然而,由于水上飞机的飞行性能低于常规多发飞机,加之海军航空兵装备技术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以致海航现役装备的水轰一5不但数量非常有限,而且也不具备满足海军航空兵航空反潜力量装备发展的实力(现役水轰一5主要用来执行侦察监视和海上救援任务,有限的装备规模难以在大面积海域维持航空反潜战斗力)。

  运一8x是陕西飞机工业公司在运一8c中型运输机的基础上,按照海上巡逻机的要求改进设计的机型。运一8X装备有常规的雷达/红外搜索系统和声呐浮标投放装置,但由于其平台是在运输机型上简单改造完成的,因而机载探测装置的性能和机组人员的工作条件并不好。运一8x在中国海军航空兵中的地位和使用功能属于典型的海上侦察机,目前的整体技术和战术性能指标与国外反潜机的差距很大,而且其现有基本设计也缺乏改进为反潜机的潜力,加之其生产数量与水轰一5一样有限,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

  ★中国海上航空反潜体系对固定翼反潜机的需求

  潜艇装备远程制导武器之后的战斗力从根本上出现了变化,现代化潜艇完全有能力在舰队反潜直升机的作战范围之外,利用潜射远程制导武器对舰队进行单方向的精确打击。装备有远程巡航导弹的潜艇还具备一定的战略攻击能力,完全有能力使用对地攻击导弹来打击大陆纵深的目标。

  中国海军作为近海防御力量时对潜艇威胁的感受还不够深切,但是随着远洋作战能力的发展和潜艇远程打击力量的提高,缺乏大范围深海反潜能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海军战斗力的重大缺陷。中国海军目前由水面舰艇、潜艇和直升机组成的反潜系统偏重于防御,而大范围海域的攻势反潜必须得到固定翼反潜机的支持才能够实现。反潜机在海上长时间的巡逻压制可以起到遏制潜艇对陆攻击的作用;反潜机将潜艇驱离或迫使潜艇在巡逻区潜航,都会使潜艇为保证本身安全而影响到对陆(海)的作战;反潜机相对舰载直升机具有续航时间长和机载搜索系统全面的优势,飞行速度快和巡逻海域大的反潜机可以与水面舰艇配合作战,提高水面作战编队抵抗精确的远程潜射武器威胁的能力。

  航空反潜的区域搜索和打击能力不但可以用来搜索和攻击敌方潜艇,而且可以通过在大面积海域对水下威胁进行清理,为中国海军战略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提供安全的活动区域,削弱对方攻击潜艇对我以核潜艇为核心的战略打击力量造成的威胁。航空反潜要配合战略威慑力量行动,就需要在大面积海域进行持续的巡逻压制,这样大规模、高强度的搜潜作战单纯依靠水面舰艇和反潜直升机显然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按照中国沿海潜艇威胁的情况和海军反潜作战任务的需求,再参照欧洲国家装备的反潜机平均数量估算,中国海军仅建立偏重于防御性的航空反潜力量就需要至少50架中程反潜机。如果航空反潜部队要配合海军远洋作战,那么需要的反潜机数量还要加倍。   ★螺旋桨动力和喷气动力的选择

  现代化潜射攻击武器的射程和打击威力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多兵种联合作战体系的形成使潜艇逐渐摆脱了孤军作战的困境,远程反潜机在现代战场上进行巡逻压制的效率很难保证作战任务的要求,因此反潜机的巡逻搜索也必须得到其他反潜搜索手段的支援与配合。美国和日本在中国沿海设置的水下远程听音声呐系统是其反潜体系的核心,中国海军如果要建立系统的海上目标情报侦察系统,同样需要在可能的反潜作战海域建立自己的水下声呐网络,通过固定搜潜声呐基阵与机动搜潜装备构成对潜作战的协同搜索体系。中国海军未来也将依靠布置在沿海的水下声呐基阵搜索潜艇,通过各种侦察搜索系统对潜艇目标进行概略定位并向作战力量通报目标信息,以确保反潜机(舰)在足够信息支持的情况下获得足够高的反潜效率。

  现代潜射制导武器的射程提高了反潜作战的难度,反潜机如果不能在潜艇完成武器发射前压制其行动,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反潜作战失败。现代潜艇的电子情报和警戒装置性能完善而且非常先进,假设常规潜艇采用通气管或潜望镜状态航行时被反潜机雷达发现,那么潜艇基本上同时也会得到预警,因此反潜机在发现目标后飞向目标的时间接近于潜艇下潜规避的时间。反潜机的大海域巡逻压制和定点搜索攻击效率与作战反应速度直接相关,从获得目标位置到抵达目前海域之间的时间越短,目标运动的距离就越小。也就是说,反潜机的飞行速度越大,对潜艇目标的搜索和攻击成功率也就越高。喷气动力和螺旋桨动力的反潜飞机在性能和使用条件上各有优势,螺旋桨动力的反潜飞机具备较好的低速飞行性能且燃料经济性高,比较适合在海上长时间低速巡逻搜索的要求,但其飞行速度慢则不利于发现潜艇目标后快速反应的要求。喷气式反潜机的高速性能可以使其更快地到达目标海域,不过在海上搜索飞行时速度高的优势则会影响搜索的效果。国外海军远程反潜机的典型代表P一3、伊尔一38、"大西洋"都采用了螺旋桨动力,而比较强调反应速度的美国航母则采用喷气动力的S一3反潜机。

  喷气动力和螺旋桨动力的反潜飞机在性能指标上各有f秋,但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机载武器的进步,高速喷气式反潜机在技术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在整体性能上已经初步具备取代同规格螺旋桨动力反潜机的实力。航空反潜雷达/红外搜索装置的完善、声呐浮标技术的提高以及新技术搜索设备的应用提高了飞机对潜艇的搜索效率,先进反潜鱼雷和制导深弹也大幅增强了空中反潜力量的杀伤力。国外新一代反潜机已开始重视飞行速度的战术价值,美国最新发展的P一8A和日本的xP一1都采用了喷气动力,因此中国海军直接开发喷气式高速反潜机符合当今同类装备发展的趋势。

  ★轰一6改装反潜机的设想

  轰一6是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引进图一16轰炸机技术后仿制的型号。以现在的眼光看,轰一6的飞行性能和载荷航程已经明显落后,尤其是结构设计落后和涡喷发动机燃料消耗大的缺陷特别明显。尽管如此,中国航空工业目前能够稳定提供的轰炸机还只有轰一6的改进型。轰一6目前是用来发射反舰和对陆巡航导弹的平台,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最重要的导弹发射平台。轰一6在中国航空兵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还具有改进发展的潜力,而改善总体性能的要求使其新型号开始采用涡扇发动机,通过动力装置的技术进步和改进明显提高载荷和航程指标。轰一6近年来的改进型号在性能上的提高使之具备了改装反潜机的基础,尤其是其新型号对动力装置和机载雷达电子设备的改进使原先比较落后的基础平台部分满足了现代战争的要求,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改装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现代反潜机装载有声呐、光学/红外、雷达和磁探仪等搜索设备,飞机平台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装载这些设备,而且在设计时就要保证不同设备不会互相干扰。轰一6采用了机身两侧安装发动机的整体布局,这就使其拥有了一个体积和内部空间都比较充裕的机身(可用空间和体积并不比P一3c小多少),完全能够满足改装反潜机的基本要求。轰一6基本型的载重航程指标不足以满足长时间海上巡逻搜索的要求,但目前国内改装涡扇发动机的轰一6在动力上的提高幅度很明显,综合性能指标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为反潜改型扫除了最后的障碍。按照中国早期改装"斯贝"发动机的轰一6I的性能指标分析,改装涡扇发动机的轰一6在搜索和攻击时携带4吨有效载荷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获得8000千米的最大航程和12小时的续航时间,足以达到P一3C的标准,而且其喷气动力轰炸机机体所获得的高速性能比日本的xP一1还要好。   ★改装方法和效果   远程反潜机在使用方面实际上与轰炸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只是作战目标的差异使其在使用上有不同的侧重之处。轰一6由轰炸机改装为反潜机在技术上并不存在无法克服的困难,反潜能力的获得也不需要对基本结构进行过大的改进,轰一6D/E目前的设计就完全可以保证改装的基础要求。轰一6相对于运一8的最根本优势是具有比较可靠的生产条件,因此在改进过程中不能在飞机结构上出现过大的变化而削弱这方面的优势。轰一6改装反潜机的方法和措施应注意对基本设计的改动尽可能小,利用比较成熟的原设计来控制成本投入和对生产线的改动。在改装为巡逻反潜机时,轰一6需要进行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对潜搜索设备的安装,其中声呐、磁探仪和雷达系统的布置将是改进工作量较大的环节。

  轰一6反潜机可以取消基本没有实战作用的全部航炮和相应设备,利用取消航炮后空闲的炮舱空间安装增设的机载设备。原尾炮舱的位置可以安装电子支援和主/被动电子对抗系统,后机身取消通信员后空下的舱室可以安装与P一3C类似的蜂巢式声呐浮标投放器,根据机身可用部分的空间大小估算,应该可容纳超过loO枚声呐浮标。机头驾驶舱下方原轰炸雷达罩内可安装远程全向对海搜索雷达天线,在取消玻璃头罩的机头位置安装电视观察装置并作为前电子设备舱,机腹炮舱的位置可以用来装载可伸缩的全向红外搜索系统。反潜所需的磁探仪可以采用绞盘拖曳式安装在机翼下方或后机身侧方(也可以固定安装在机尾延伸的支架上),利用与轰一6加油机的加油吊舱类似的小型吊舱容纳磁探仪的牵引设备。采用外挂方式安装磁探仪不需要占用机身空间,加装磁探仪对机身结构的改动以及重量与阻力的代价都较小。美国海军SH一60B/F的磁探仪安装方式可以作为轰一6改装时的参考。

  轰一6早期型号使用的领航轰炸和通信系统比较落后,驾驶舱后的电子设备舱中装载着体积较大的各种设备,而且机组乘员被机身油箱分隔在机头和机尾的两个增压舱内。国内新型机载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要比轰一6原有设备减小了三分之二,整体技术性能却大幅提高,而且新一代导航和通信系统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领航员和通信员。轰一6轰炸机型目前已经不再需要继续保留机头领航员工作舱,因此原本安装在驾驶舱后的设备可以分别安装在机头(领航舱)和后机身(通信员、尾炮手舱),空余出来的驾驶舱后方空间可用来安装反潜搜索设备的显控装置和操作系统。轰一6改装反潜机最大的改动是在前机身驾驶舱后方设置大型增压密封舱,通过将取消机身上部航炮后的空间扩展为与驾驶舱相通的乘员舱,可为5~6名设备操纵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休息空间。其中1名操作员负责全机任务的综合和分配,2名乘员负责操纵和监控声呐和磁探仪,1名乘员负责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另外1名乘员则负责操作电子对抗系统和通信联系。

  轰 6驾驶舱后到前机身油箱之间的空间大小虽然比不上P一3和"大西洋",但仍然可以在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挤出必要的空间,操作任务设备的机组乘员在工作条件上应该会超过轰一6的轰炸型。轰一6改装反潜机可以为集中在前机身的机组乘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休息条件,相对有限的空间也能用来安装食品加热设备和设置小型卫生间。机组乘员的工作舒适性确实无法和用客机/运输机改装的反潜机相比较,不过相对于轰炸机来说,这些困难对于条件更好的反潜机来说更容易克服。

  轰一6的原型图一16是采用中等高度常规突防和投弹方式的轰炸机,其原始设计特点导致轰一6存在低空低速飞行性能不足的缺陷,中国航空兵虽然已经实现了用轰一6实施低空突防的能力,但其现有的飞行控制系统在低空飞行稳定性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如果利用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在飞行控制技术上的成果来帮助改装反潜机,将原本的机械飞行控制装置改为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那么就可以大幅提高轰一6在各种飞行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国航空飞行科研单位已经熟练掌握了飞机电传技术,多项产品已经在多个型号的战术飞机上得到了成功应用,为大型飞行平台设计电传操纵系统没有技术难度,而且也能对未来的大型飞机装备电传飞控系统提供实践经验。

  轰一6作为轰炸机使用时在机身中段设置有大尺寸规格的弹舱,如果改装反潜机后不再需要满足轰炸机的使用要求,那么可以按照反潜武器的标准缩小机身弹舱尺寸来扩大乘员舱的空间。按照尺寸(尤其是长度)较小的反潜鱼雷/炸弹的标准减小机身弹舱的长度,只要能够装载6枚左右反潜鱼雷就足以满足反潜作战的需要。在改装反潜机的过程中,轰一6机身弹舱不需要在结构上进行明显改动,只需改装与反潜武器相适应的挂架和控制装置,而且目前机翼上设置的外挂架仍然可以保留。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轰一6轰炸机型已经成为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机身弹舱的尺寸变化不会影响机翼外挂架挂载巡航导弹的能力,而且作战任务需要挂载大型载荷时还可以利用机翼挂架。如果轰6安装4个外挂架,则不但具备较强的巡航导弹发射能力,而且通过外挂架挂载的常规炸弹/深弹、反舰导弹或鱼雷还可以明显提高海上作战的火力强度,完成巡逻反潜、发射巡航导弹、海上侦察监视、反舰攻击和部分常规轰炸的任务,从总体上提高轰一6轰炸型和轰一6反潜型的通用性和装备效率。

  轰一6与运一8在生产能力上的比较

  中国是一个有政治影响力的大国和积极争取获得远洋作战能力的国家,对固定翼远程反潜机的需求规模是非常可观的。即使不考虑配合舰队执行远洋作战时的伴随反潜协同任务,仅仅是保证中国领海和海上交通线的巡逻反潜就需要大量的巡逻机。按照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机规模来估算,中国海军想要获得比较可靠的远程航空反潜力量,至少需要装备50~80架相当于P一3C标准的反潜机。

  运一8的结构设计和总体布局完全以运输机作为基础和标准,这就使其改装反潜机的难度较大而效果却并不明显,而运一8X在设计和使用上存在很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早期型号的运一8改进特种飞机的条件不能满足反潜机的需要,但是陕西飞机工业公司根据国家"高新工程"项目对平台的要求,已经通过大幅改进运一8的基础设计开发了新一代平台。新平台采用了带环控装置的大型气密机舱和新型动力装置,改进了机组乘员的工作环境并满足大型精密电子设备的工作条件,目前已经通过多个"高新工程"的生产验证了改进设计在技术条件上的合理性。采用运一8新一代平台开发的特种飞机已经装备中国航空兵部队,综合性能较好的运一8新平台完全具备改装海上巡逻机的基础条件,除航程外,其载荷和空间条件要比P一3c和"大西洋"这类典型反潜机更有优势,与轰一6相比优势就更加明显。但是运一8新平台存在的两大制约因素使得改装反潜机很难满足装备规模和产量方面的要求。第一是运一8新平台的生产和维护成本都要比轰一6高,第二是运一8运输型和特种型的产量始终无法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   从根本上说,海军航空兵发展海上巡逻机的目标应该是形成系统的航空反潜力量,装备规模将直接影响到航空反潜作战的实力,只靠有限的几架飞机维持战斗力显然不可能满足军事上的需要。换句话讲,不能保证反潜机的生产和装备速度也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反潜战斗力。通过上文对轰一6和运一8在技术条件和生产能力上进行的对比可知,轰一6在改进潜力和装备条件上较之运一8具有优势。作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大规模装备的中型轰炸机,轰一6在西安飞机公司进行了长时问的大规模生产,成熟的生产工艺完全能够保证规模产量和改进改型方面的要求。如果轰一6在海、空军轰炸机和特种飞机需求量基本饱和的情况下改进为反潜机,那么可以利用现有生产线来延续生产,反潜机的改进和生产都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无需进行大的投资。

  轰一6改装为反潜飞机在综合性能与生产条件上与运一8相比存在优势,而多型轰一6特种飞机改进型的成功也提供了改进改型的必要经验(轰一6空中加油机的改进和装备服役就是轰一6使用范围扩展的成功例证)。轰一6改装反潜机可在成熟装备基础上获得稳定和可靠优势,而且其生产过程中已经建立了配套齐全的保障体系和改进经验,现有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依靠国内的力量完成不同型号的改进。作为轰炸机装备,轰一6在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已经接近饱和,基本可以满足航空兵对导弹发射平台和常规轰炸机的需求,因此在没有新需求的情况下,轰一6的生产将会逐渐削减以至最后终止。轰一6改装反潜机在技术上较之轰炸机的变化相对不大,反潜型的改进和生产可以直接利用接近饱和的轰一6轰炸机生产线,这就能够在基础投资方面比其他方案节约资金且保证产量,不会出现类似运一8改型的生产数量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中国海军如果选择轰一6的机体作为反潜机的改装平台,那么按照海军航空兵的需求数量并考虑航空工业的生产条件,可以估算出轰一6反潜机即使按照年产量10架的交付速度,也可以维持生产线8~10年的运行,而且反潜机的生产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其他军兵种对轰一6飞机的需求。与运一8相比,轰一6反潜机改型在机载设备和任务载荷条件上差不了多少,而且改装涡扇发动机后在航程和续航时间上也与运一8新型号相当,而轰一6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高的优势则是运一8无论如何都无法比较的,况且其飞行速度、产量、后勤和发展潜力都要比运一8更有优势。

  轰~6改装反潜机存在的不足

  轰一6改装反潜巡逻机存在的最大缺陷是机身内部乘员工作空问不足。国外现役的P一3C、伊尔一38和"大西洋"这样客机型的反潜机,庞大的机身内部大多可以为10~12名乘员提供工作空间,较多的乘员不但能够通过分工合作来操作复杂的设备以执行海上搜索任务,而且机组人员多也可以避免因疲劳而影响工作。美国利用民航机的机体改进生产的P一3反潜机工作条件非常好,机身内部不但为10名机组乘员提供了与民航机同样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且还拥有供长时间飞行使用的大型休息室和电热厨房,保证机组在长时间执行任务时始终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欧洲的"大西洋"和前苏联的伊尔一38都具备类似的工作条件,而由图一95轰炸机改装的图一142战略反潜机在工作条件上却不如客机改装的中程反潜机。作为轰炸机设计的轰一6虽然在内部载油和载弹条件上满足反潜机的要求,但内部空间狭小,生活设施简单,较大的噪音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较大,有限的操作人员在长时间执行海上巡逻任务时也难以始终保持工作效率。

  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P一3和伊尔一38反潜机之所以乘员数量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客机的基础条件较好;二是在冷战中期开发的这些机型的设备自动化水平低,要使机载任务系统有效运行,就需要相应的人员来完成操作工作。另外,反潜机长时间飞行,乘员容易疲劳,也必然需要必要的替换乘员。而中国在改装发展反潜机时完全可以利用后发优势,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航空电子设备有很高的自动化水平,早期需要3~4人操作的设备现在单人就可以满足要求;乘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虽然对机组工作和功能扩展有不利的影响,但是现有轰一6改装反潜机所能够得到的收益完全可以弥补缺陷所造成的影响。

  再从实际作战使用看,机组乘员因机内空间有限而导致的长时间工作负担大的问题并非无法克服。美国B一1、B~2,俄罗斯图一95、图一160等战略轰炸机的飞行时间大都超过10小时,但飞行员仍可以承受在这些条件有限的轰炸机上长时间执行飞行任务的负担。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不要求反潜机执行全球战略反潜任务,在相当长时间里其作用主要是配合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作战行动,因此在中国海军战斗力范围内执行攻势意图的区域反潜巡逻任务,飞行机组乘员完全应该可以接受飞机提供的工作条件。P一3和"大西洋"这类反潜机所具备的良好工作条件只是改进中的附带收益,基础条件有限时不能用这种附带的优势去影响基本战斗力的实现,机组乘员的工作环境重要性绝对不能作为决定装备类型的前提。

  反潜机在中国海军航空反潜体系中的价值 

  二战中的大西洋反潜战奠定了航空反潜的地位,核潜艇在冷战期间的威慑力进一步促进了航空反潜的发展,但在国外陆基反潜机已经成为航空反潜主力的时候,中国海军航空兵却在陆基航空反潜装备建设上存在空白。陆基远程反潜机是日前反潜作战效率最为出色的反潜装备,中国要发展远洋海军并建立有效的航空反潜作战力量,就必须让海军航空兵规模装备性能较先进的反潜机,建立起有比较完善战斗力的高标准航空反潜作战体系。

  民用飞机改进反潜机无疑是目前国际通用并经实践证明的有效方法,P一3就是民用运输机改装为军用反潜机的成功典型,美国海军即将接收的P一8A的基础平台也是波音737客机。中国的航空技术实力总体上能够满足现有民用机改装反潜飞机的要求,但关键问题是现在没有自己的干线飞机可以作为改装的基础,民航从国外引进的波音737、A320和图154等机型少量改装为特种飞机尚无问题,但想利用这些民用机改装大规模装备的反潜机却绝无可能。中国民航引进的波音737和A320转为军用缺乏必要的成品保障,即使不考虑飞机生产国可能在技术和成品上施加的限制与封锁,仅仅是可供改进的飞机数量就无法满足海军航空兵的需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国内并没有性能水平适合改装的民用飞机可以选择。中国独立开发的ARJ21的大部分核心部件和动力系统依赖国外供应,而且ARJ21的体积和载荷航程也难以满足改进成巡逻反潜飞机的需要。由此可见,对目前的中国来讲,民机改进反潜机的道路要远比利用现有军机改装更艰辛。轰一6改装反潜巡逻机尽管在有很多优势的同时存在无法回避的缺陷,但在目前看来仍然是国内发展反潜机的最适合平台。在对国内现有航空产品的各方面性能进行综合比较后可以发现,轰一6是能够保证稳定生产又在装备条件上达到要求的唯一机型。

  按照西方反潜机的标准来说,轰一6算不上性能均衡的平台,但是中国航空基础薄弱和海上反潜需求导致的矛盾使中国海军很难有时间去等待航空工业提供适合的改装平台。中国航空工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自行发展出有潜力的中型空中平台,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海军对反潜机平台的要求。中国航空工业现在启动的大飞机项目包含干线规格的民机项目,但民机项目的重点目标是满足民用航空市场的需要,想使技术成熟到可以满足军事用途改型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民用大飞机的后续发展前景目前还无法准确把握,将重要的航空武器装备寄托在未来的产品上远不如抓住手边的成品来得可靠。轰一6改装反潜机不仅可以解决海军航空兵迫切需要的航空反潜能力,而且利用其填补装备空白的同时还可以积累经验并培训人员,作为全新飞机平台完成前的过渡装备来满足国防安全的需要。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