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乌克兰培养中国舰载机飞行员?专业媒体质疑(组图)

(2009-02-16 09:56:49) 下一个


作者:王晓夏

2008年12月5日美国国际合众社刊发了加拿大华裔军事评论员平可夫的文章,平可夫先生自许从乌克兰方面获得内部消息称:在培训航母飞行员方面具有多年历史和丰富经验的乌克兰,目前正为中国解放军培训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并且认为中国向乌克兰派出军中骨干学习舰载机飞行技术,显示解放军正加速为拥有航母编队做准备。

《现代舰船》记者无从查证乌克兰是否正在为中国培训舰载机飞行员,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权威主流媒体并没有任何相关的报道,但是根据2009年1月19日乌克兰国防部部长尤里·耶哈诺洛夫在对外界的公开发言中似乎却暗示了并无此事。尤里·耶哈诺洛夫向外界宣称了和中国共同生产L-15型教练机意愿(乌克兰方面愿意为L-15提供其DB-2型发动机),同时还声称中乌两国在俄罗斯的参与下,可以在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以及大型军用运输机、战舰建造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在发言最后还不无深意地强调希望他的公开表态能够引起俄罗斯同行的兴趣。

乌国防部长的讲话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乌国境内拥有前苏联时期修建的尼特卡航母模拟飞行平台,虽然苏俄航母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起步,虽然俄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也依赖于尼特卡平台,但这一切并不等于乌克兰在航母使用尤其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方面拥有什么“丰富经验”,乌克兰本国并没有装备航母。苏联时期云集克里米亚的航空领域的专家多为米高扬和苏霍伊设计局的工作人员(当年两设计局为竞标苏联航母舰载机项目,纷纷在尼特卡航母模拟平台派驻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舰载机改造工作)。苏联解体后航空专家们都各自返回了驻地,苏霍伊和米高扬的首席试飞员(1989年11月1日先后在“库”舰上完成了起飞和降落)后来虽然帮助组建和训练了苏联首批舰载机飞行员,但是这些骨干飞行员最终于1991年12月初都随着“库”舰离开了乌克兰。

俄式舰载机所进行的滑越式起飞和降落难度很大,之前专属配备“库”舰的俄第279舰载机飞行团一直租用乌克兰境内的尼特卡模拟起降平台进行模拟起降训练。由于目前乌俄关系紧张,俄方也有另立门户的打算。2009年1月15日俄《消息报》报道称:俄方将放弃继续租用尼特卡,并且准备在俄境内修建技术更先进的模拟起降平台,预计2011年将投入正式使用。

这也再次说明了俄罗斯才是舰载机飞行员培训技术的主人,拥有尼特卡的乌克兰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资本来挽留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从而也谈不上为中国培训舰载机飞行员,更何况中国舰载机的选用方案目前尚未公布,即使选择俄制苏-33,真正的对话和互动也应该也在中俄两国之间。

俄航母的独特性也造成了俄舰载机飞行员的独特的培训手段,其难度和代价超出了常人的想象。2009年1月4日俄北方舰队负责舰队日常训练管理的副司令安东·米纳科夫中将在其舰队司令驻地接受俄众多媒体记者采访时,罕见地提及了俄舰载航空兵飞行员的训练情况。他透露称:俄舰载机飞行员一般都是由年龄仅有十几岁的少年军校生开始进行培养,经过艰苦卓绝地训练和学习后,在学员年满30岁起才能真正驾驶舰载机在航母上进行实际起降作业。由于舰载机飞行员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飞行员身心健康往往都处于糟糕的境地,目前俄罗斯仅有15~17名合格舰载机飞行员能够担负279团正常的航母起降作业。

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不但是困难的,而且往往也要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苏俄海军舰载机之父、曾经担任过苏-33原型机(T-10K-8)的首席试飞员、担任过279舰载机飞行团团长的少将飞行员基姆尔·阿夫当基洛维奇就是在2003年7月一次普通的训练中发生意外而丧生的。

面对这样困难和危险的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现代舰船》记者很难相信凭借乌克兰的一己之力能够帮助中国训练舰载机飞行员,同时也质疑平可夫先生所谓的乌克兰军方的“内部消息”。

(更多详情请参看《现代舰船》2009年第3期B刊《透视俄造船能力与中俄合作前景》一文)

2009年02月          现代舰船


乌克兰的尼特卡滑跃起飞平台,是前苏联海军试验固定翼舰载机的重要设备,包括苏-33、米格-29K、苏-24K等战机都在这里接受过测试和训练。

苏-33在1980年代就已经开始试飞,但舰载机试飞和训练飞行员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代价高昂。

舰载机起降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比岸基飞机高几个层级,而且舰载机的机体结构也比岸基飞机更加复杂更加牢固,以应对起降时的高强度冲击。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目前是苏-33战斗机的唯一用户,再加上本国缺少陆地训练设备,因此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也十分困难。

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起飞的苏-33舰载战斗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