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东南亚形成人民币假币产业链

(2009-01-15 14:16:17) 下一个

2007-04-25          东北新闻网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币也成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硬通货”之一。然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假人民币也乘机而入。在东南亚,一个跨境的假人民币“产业链”逐渐成型,威胁着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国际信誉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何丰伦 发自南宁

  假币“侵吞”人民币国际信誉

  人民币假币地下黑市的存在,影响了部分东南亚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信赖程度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价格走势持续疲软,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和居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人民币,以确保自身资产价值。然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人民币假币地下黑市的存在,影响了部分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信赖程度。

  为患中国南部边境

  四年前,越南人武铭荃就开始在中越边境上投资锰矿开发,几乎每天都有中国商人向他购买锰矿石,每天交易额在8000元到2万元人民币之间。

  不过,从去年开始,武铭荃开始拒绝接受人民币现金,转而要求通过美元兑换,或者通过银行汇兑。

  武铭荃向《国际先驱导报》吐露他的苦衷:“现在中越边境上人民币假币太多了,最多一次我收到1.2万元钱,其中竟然有900元是假币。”

  不少从事边境贸易的中小企业家反映:近年来收到的人民币假币维妙维肖,真币中的红色和蓝色纤维、阴阳互补对印图案、手工雕刻头像、雕刻凹版印刷都能仿制出来。目前他们知道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假币凹凸感是用机器直接轧制出来的,时间一久就不明显。因此,他们宁可选择使用了一段时间的人民币,而尽量避免选择纸张较新的人民币。

  搅乱东南亚金融秩序

  值得忧虑的是,人民币假币不光出现在中越、中缅边境地区,部分假币已经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

  欧群利是名泰国商人,从事中泰旅游相关行业的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近年来,与中国联系紧密的泰国旅游团体经常发现收取的人民币现金中有假币出现。

  “我参股的好几家黄金店铺,这几年都发生过多起收到人民币假币的情况。店员本身识别能力较差,直到拿到银行存款才发现是假币。”欧群利说。

  据记者了解,由于担心受骗,泰国导游带领中国游客前往当地购物时,一些本来乐于接受人民币购物的店铺,出于“自我保护”也开始拒绝接受人民币现金交易,要求中国国内游客刷卡或者用美元、泰铢交易。

  “地摊银行”成犯罪温床

  在中越、中缅边境和东盟国家旅游购物点,经常都能看到负责兑换人民币的“地摊银行”。这主要是为方便边民贸易和旅游者购物的临时货币兑换点。目前,中越边境上的地摊银行大约有六百多家,每家年周转人民币现金在百万元以上。而“地摊银行”的存在为人民币假币提供了流通渠道。

  “地摊银行”经营者身份非常复杂,多数以个人信誉为基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他们普遍缺乏一整套的人民币辨伪标准。

  广西宁明关口一家“地摊银行”的经营者韦日财是越南籍,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我们都不知道如何识别人民币,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

  任其泛滥后果严重

  “货币流通的范围与货币被伪造的概率呈正比关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邹薇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因此,随着人民币境外使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境外人民币的制假者和伪造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增多。

  泰国金融问题专家蒂墨研究发现,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币假币地下黑市的发展与人民币接受国际市场认同程度“基本一致”。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2001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成功转型,人民币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可信度日益增强;2003~2005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凸现以来,地下黑市开始活跃;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更是刺激了地下黑市活动的猖獗。

  汇丰银行资深分析师李统毅对人民币假币在东南亚地下黑市的存在现状提出警告,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正如美元是世界货币一样,人民币正在成长为世界货币,但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全球对人民币防伪技术的认知程度还很低,如果目前人民币假币在东南亚国家泛滥的情况持续下去,将对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产生损害。”


从制造、贩运到销售,人民币假币“产业链”已在东南亚逐渐成型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东南亚地区市面上出现的人民币假币背后,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制造、销售体系。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升值,东南亚国家的地下黑市已经开始把制造、销售人民币假币作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一产业链条不仅在越南、泰国、新加坡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出现,而且向缅甸、老挝、柬埔寨和中国内地一带延伸。”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桂东南研究中心主任杨天保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制假

  2005年版人民币面市不到半年时间,中国广西贵港、泰国曼谷、越南广宁省就发现伪造的2005年版假币,其压制技术将人民币的凹凸感制作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从泰国、印尼到越南、中国都有一些人民币假币地下加工厂。”常年在泰国从事金融情报收集的专家蒂墨·米蒂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制造假币需要大量高精尖的印刷设备,这部分印刷设备不仅价格高昂,而且进出口受到所在国海关、安全系统的严密监控。据本报记者了解,盘踞于东南亚地下黑市的造假币分子采取“融资”和“化整为零”的方式,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规避海关和安全系统检查的风险。

  蒂墨说:“(造假币者)往往通过集中融资的方式,分别负责购买机器、寻找厂房、寻找买家、‘安抚’执法人员等各阶段工作,从而构建了高品质的假币出炉的‘温床’。”

  一套用于货币制造的高级印刷系统分为模板制造仪器、电脑扫描仪、打印设备等,如果按照国际市场上的标准采购,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50万元人民币。而且采购这类设备受到官方的严格监控。据记者了解,造假币分子采取分别从不同国家进行零星采购,集中到泰国、印尼或者中国集中安装的方式。

  会拆就得会装,这种方式最大的障碍在于解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问题,地下黑市往往邀请高级技术人员前往协助,监管所有的生产线路。

  据记者了解,加工地点往往选择在经济最繁华的沿海地区,中国南部、泰国、越南和印尼的沿海城市,都是这些地下加工厂的集中区域。这是因为,一方面印刷假币需要大量各种高精度的原料,另一方面则需要便利的销售市场。沿海地区经济集中度高,犯罪分子恰恰能够利用这部分的有效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沿海地区受到青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头脑”发达,只要地下黑市投入足够的资金,很容易从人员上找到制度的漏洞,在一些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的东南亚国家尤其如此。

  运假

  与生产密切联系的,则是整个假币的“跨境接力式贩运”。

  就以中国广西为例,作为沟通中国与东盟国家、沿海与云贵川鄂等省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广西以假币犯罪为典型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大幅度上升,广西已成为假币运输的“必经之路”。

  “接力式”贩运是犯罪分子降低被打击风险的主要方法。犯罪分子往往采取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式,运输交由第三方负责,买方与卖方约定时间地点交货,每次交货地点变换很大,初次交货数量往往控制在500万~600万元假币以下,按照黑市价格相当于50万~60万元人民币。

  犯罪分子利用边境“便民小道”偷运假币来逃避打击。他们将假币从中国境内运到中越边境之后,通过摩托车、边境挑夫等方式,“化整为零”地运输到越南境内。据记者了解,一部分假币从越南辗转之后运到东南亚腹地,还可能运回中国南部边境的边远山区“销售”。

  而一些直接在境外制造的假人民币,则主要从当地沿海地区向当地内陆地区贩运。

  售假

  在东南亚国家,旅游市场是销售假人民币分子眼中的一块“肥肉”。

  由于当地警方、金融机构仍然缺少对人民币防伪技术的宣传普及,而当地接待中国旅游者的数量每年均呈现成倍上涨的趋势,旅游景点和购物中心往往乐于接受人民币,且大多数人只了解人民币百元大钞,东南亚地下黑市恰恰利用这里的广阔市场,通过培训的“导游”和混入旅行团的“游客”,用假币购买昂贵商品来实现兑换。

  常年在印尼带领旅游团队的导游苏哈姆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一些被黑社会团伙控制的导游每个月都有任务,要完成数万乃至数十万人民币假钞‘兑现’的任务。”

  在东南亚旅游景点、区域型交通枢纽城市还出现犯罪分子将假币与真币混杂一起,以找零、批发商品等形式流入市场。

  人民币假币在偷运出境之后,除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场所之外,其他主要消费场所则是在毒品种植地区、赌场和边远农村市场。

  长期以来,“金三角”一带的毒品贩子就不排斥用假币交易,只要这部分假币是用来换取新的毒品。

  近年来,赌场也成为假币贩卖者使用假币的重要目标。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越南、缅甸与中国交界一带的地下赌场,赌客们都乐于接受现金,假币贩卖者就趁机在兑换的时候把假币支出。尽管这几年中国打击出境赌博的力度越来越大,但陆上通道堵住之后,一些赌场又开通了“海上通道”。据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这些赌场往往找假币贩卖者批量兑换假币,属于“最稳定的客源”。

  农村市场则成了假币新“开辟”的销售地点,由于地域局限性,中越、中缅边境上的农民很难清楚地了解人民币最新的防伪手段,这些假人民币恰恰就在那里畅通无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