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苏联飞行员在越战的遭遇

(2009-01-15 12:47:47) 下一个

《环球军事》 2005年第2期

德米特里利托夫金


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在2004年底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会面时,向他移交了苏联参加越战的有关材料,透露了当时有 1000多名苏联军人参加了1965~1976年的越战。而此前人们对此一无所知,可见苏军保密工作做得极为严密!在此次移交的材料中,可能有关于苏联空军少校、现退役军人尤里·克留奇科夫的资料,涉及到其中一些失踪在越南的苏联飞行员。

越战中,越南人对美国人恨之入骨。如果美国飞行员跳伞被活捉,往往在北越的军队赶到之前就被当地村民活活打死。克留奇科夫驾驶的米格-17歼击机被击中。飞机后舱发生爆炸后,他跳伞降落在山地丛林,待了一个夜晚……当他小心翼翼地走出山林时,马上被当地的村民包围了。这些村民大概有150人,全是老人和孩子。一些人手里握着梭镖。克留奇科夫从衣袋里掏出北越方面给他们签发的证明。上面写着:苏联人是“自己人”,应当向他们提供食物、饮水和所有必需的帮助。可是,周围的人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原来,他们都不识字。幸运的是,人群中有一个上过学的小女孩。她站出来说他不是美国佬,而是苏联飞行员。就这样村民们刀下留人,救了克留奇科夫一命!

克留奇科夫回忆说,那时苏联出兵越南是悄悄进行的。因为苏联参战是非正式的,它要让全世界知道,苏联没有参加越战,也没有在
军事上支持越南。出发之前,莫斯科集合了参加越战的苏联军人,告诉他们此次参加越战是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支援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同时被要求不得携带照相机和卢布。1952年尤里·克留奇科夫在苏军政治部门忠诚测试时,关于“祖国何时出现在我心中”之类的问题,他回答是“从开向战场的那一刻开始”。他先是参加朝鲜战争,后是越南战争。而且两次都是面对同一个敌人——美国。

最初,克留奇科夫在河内郊区的一个机场为越南飞行员担任米格-17歼击机教练。机场相当不错,营房设施完善,通风机、冰箱、照明设备、供水设施一应俱全。克留奇科夫回忆说,当时机场还驻有米格-21歼击机分队,但是当美国人开始大规模空袭后,上级决定让米格-21分队留守机场,而米格-17歼击机则转移到刚刚修建的丛林机场。这让克留奇科天真切地感受到了异国生活的别样风情。人们不得不住进窝棚里,草席为墙,芦苇作盖。他们开玩笑地把窝棚称作“希尔顿”大酒店。

为了不让美国人觉察到丛林中还隐藏着一个军用机场,越南人采用了伪装术,白天跑道都用沙子、碎石及其他杂物遮盖,到了夜间这些伪装就被清除掉,机场投入使用。在飞行时,越南飞行员通过无线电与自己的上级联系,而教练员则不能。克留奇科夫只能坐在那里听着翻译,有时根本听不懂说的是什么,只能根据语气判断是否出了什么问题。越南人坚决禁止苏联军人关掉舷灯。他们认为,没有正式宣战,但也不应躲躲藏藏。一关掉灯,越南防空火炮就开始朝飞机射击,直到飞机开灯为止。

在一次飞行时,飞机中弹后舱发生了爆炸。在命令并确认飞行员跳伞后,克留奇科夫也弹出了座舱。他从未想到丛林中会有那么多荆棘。快接近地面时,克留奇科夫不得不抱住脸,蜷起腿,以防划伤。而就在这时防空火炮开始隆隆作响:美国人来了!越南人使用的是100毫米高射炮。被击中的飞机化为碎片,大大小小的残骸纷纷散落在克留奇科夫着落点周围,如果砸在头上,肯定丧命。而当时苏联军人甚至连头盔都没有配备。克留奇科夫只好从伞包中取出应急氧气瓶遮在头上。夜幕降临,如何过夜成为问题。茫茫丛林,毒蛇遍地。克留奇科夫想起了越南军人教他的方法,把降落伞改装成了封闭的“飞船”,再小的毒蛇也钻不进去,就这样熬过了一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