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歼-11B真的是空军的“鸡肋”吗?(组图)

(2008-12-19 20:02:29) 下一个


要国产还是要洋货:歼-11B真的是空军的“鸡肋”吗?






     近来,在网上流传着一种关于中国空军现役最先进的国产歼-11B重型远程战斗机的议论。在这种论调中,目前中国空军最先进的国产歼-11B重型远程战斗机在被人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后全盘否定。而得出的结论就是所谓的“歼-11B性能有限,中国空军是不得不勉强凑合接受歼-11B的。歼-11B只是一种过渡品,不可能大量装备,中国空军要发展就必须继续购买俄国战斗机”。最终,曾经被国内外评论家一致看好的中国国产歼-11B重型远程战斗机被形容成了中国空军花大价钱买的“鸡肋”,而俄国战机则成为中国空军强大的“必须品”。这种论调遭到很多网友的反对。那么,歼-11B究竟是不是象这些“分析”中所说的如此性能低下甚至落后呢?那些被俄国人在宣传中描绘的五光十色的新型战机难道真就是中国空军强大的“必需品”吗?国货和外国造究竟哪个更好呢?再次,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和网友们此进行一下探讨。由于灵云是军事菜鸟,因此所写的肯定有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在对歼-11B的评论中,歼-11B被形容为“苏-27的中国改进版”。其性能被认为与原形机俄制苏-27SK相比虽有提升但非常有限。航电系统尤其实际机载雷达与原形机的俄罗斯N-0001雷达性能相比性能提升有限。特别是批评者将歼-11B所使用的新型国产机载雷达描述为只具备单一的对空作战能力,不具备现代化战机应有的多用途性。而且即便是这唯一的制空作战能力也非常有限。而歼-11B的多用途性也备受置疑。歼-11B被形容为“火控雷达功能单一,而且缺少与雷达配套的对地对海作战用航电设备如激光瞄准吊舱,对地搜索与跟踪传感器”。因此,无法使用国产和引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对地面和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且歼-11B同时对空多目标远程拦射能力也遭到置疑。同时,在现代战斗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方面,歼-11B使用的国产WS-10“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则被形容为“性能不稳定,综合性能远不如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之所以用于歼-11B是暂做验证发动机”。至于目前国际流行的战机隐身技术方面,歼-11B被形容为“只是机体作比苏-27尺寸略小,没有涂吸波涂料”。因此断定歼-11B不具备有局部隐身能力。经过这些“分析”,最终歼-11B成了只比苏-27SK稍有进步但性能依然落伍的过渡类产品。但灵云对此不能苟同。

 

    要说歼-11B就必须从其前身俄制苏-27SK相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增强空军整体作战能力,中国从前苏联(灵云注: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续履行供货合同)引进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苏-27重型战斗机。由于前苏联在对外武器出口方面的一贯政策,苏-27原形机被进行了技术删节处理。于是就有了出口型苏-27SK。与俄国自用版相比,苏-27SK在发动机和机体结构以及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等方面没有太大差别。两者的主要差距在航电系统上。苏/俄方对苏-27使用的N-0001雷达性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技术删节,因此不具备同时多目标截击能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中国引进苏-27是一项庞大的整体化系统工程,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引进苏-27生产线和相关技术。按中国与俄国达成的协议,中国国产苏-27计划采取了分步骤进行的方式。先进行进口散件的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实现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和自产原材料和设备实现苏-27全面国产化。中国国产化苏-27具体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所产生的型号就是众所周知的歼-11A。歼-11A与苏-27SK相比在集体结构等方面没有多大差别。主要不同是在航电系统。在苏-27国产化进程中重要一项就是用中国自行研制的综合航电系统替换掉原苏-27上相对落后的俄制系统。中国自行研制的综合航电系统比原俄制系统在性能上有相当大的提高。通过近20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国军事科技人员在已经基本掌握了苏-27的生产技术的情况下用中国自行开发的一系列新技术对国产苏-27进行了重大改进,于是就有了第2代产品,这就是目前中国空军所装备的最先进的国产歼-11B重型远程战斗机。与早期歼-11A不同,歼-11B除在外形上与苏-27类似之外,内部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性能上也有了巨大提升。尤其重要的是,早期歼-11A尚未实现全面国产化,在一些关键的核心部件如发动机上还必须依赖俄国,这对中国空军是非常不利的。而歼-11B则实现了“从铆钉到发动机”的全面国产化。灵云认为这正是歼-11B对中国空军最大意义之所在。

     说起歼-11B的性能,首先是歼-11B综合航电系统的性能问题。尤其是机载雷达系统。如前所述,早期苏-27SK/歼-11A使用的俄制N-0001雷达只具备单一的空战能力。即便是空战能力也非常有限。N-0001雷达不具备远程 多目标同时攻击能力,而且不能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因此中国空军的早期型苏-27SK/歼-11A在多用途性和超视距空战方面有很大不足。但歼-11系列航电系统的不足到歼-11B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国内和国外一些权威机构分析,歼-11B使用了目前中国科研机构所能提供的最先进的综合花航电火控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国产大型机载火控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是目前已知的中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用大型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据国内外机构分析,该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达到35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同时引导主动雷达制导超视距空空导弹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而且具备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新型雷达拥有合成孔径功能,具备良好的对地(海)面探测能力和对地面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扫描/地图测绘功能,对地(海)面探测距离达120公里,可以有效执行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打击任务。歼-11B的机载雷达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机载雷达系统,已经达到机载脉冲多普勒机械式扫描雷达的最高水平,而且该雷达具备今后升级为数字式电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能力。因此,灵云认为那种所谓“歼-11B的火控雷达只具备单一空战能力”的说法是非常荒谬的。最实际的,目前,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空军现役的歼-8F战斗机在经过航电系统生升级尤其是在换装国产新型机载火控雷达后,已经可以使用包括国产雷石-2型激光制导炸弹和鹰击-91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在内的多种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对地(海)面目标的精确打击。而另一种国产FBC-1B“飞豹”重型战斗轰炸机在装备国产新型综合化航电系统后其精确打击能力已经超过中国空军装备的俄制苏-30MKK重型战斗轰炸机。歼-8F这种典型的高空高速制空老旧战机在改进升级航电系统后尚且具备如此强悍的精确地(海)面目标打击能力,作为中国空军耗费近20年的心血才研制成功的歼-11B重型战斗机怎么可能象批评者所说的那样“雷达落后只具备单一的空战能力”呢?!至于激光瞄准吊舱、对地搜索与跟踪传感器,中国在这方面早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在很多公开的航展和防务装备展览上,中国已经多次公开展出了多种战斗机国产航空吊舱。这些吊舱可以执行包括激光照射-目标指示、空-地目标精确探测等多种任务,与同等作用的俄国产品相比性能不但毫不逊色相反在很多方面还超过俄国产品。最实际的,同样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空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大、时间最长的强-5型强击机在经过技术升级后,已经可以携带国产航空吊舱执行多种地(海)面目标的精确打击任务。强-5作为已经服役50多年的老旧战机尚且如此,作为中国空军耗费近20年的心血才研制成功的歼-11B重型战斗机只能更强。因此那种所谓“歼-11B不具备精确对地打击能力”的说法是非常荒唐的。诚然,歼-11B确实是一种以制空为主要目的的空优战机,制空能力是他的首要任务。但这决不是说歼-11B就因此不具备对地精确打击能力。目前,战机多用途化已经是世界上的发展趋势,过去那种“一机单用”的做法早已成为历史,目前世界各国在新型战机的研制方面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一机多用”的发展模式。中国空军同样如此,歼-11B就属于典型的“一机多用”,以制空为主,同时兼具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的重型多用途战机。在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的晚期型号的歼-11A(灵云注:国产化率为95%)的模型上已经搭载了国产“霹雳”-12超视距空空导弹、鹰击-91超音速远程反舰/反辐射导弹、鹰击-82D远程空地导弹以及“雷石”制导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歼-11A的晚期型号已经具备了相当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打击能力,因此最新型歼-11B在这方面只能更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战机的发动机问题。中国空军装备的苏-27SK和早期型歼-11A使用的都是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而新型歼-11B使用的则是两台国产最新型WS-10“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在这里灵云认为有必要对早期型号使用的AL-31F涡扇发动机进行一下说明。中国空军在引进苏-27SK生产技术时,原本是计划引进包括AL-31F涡扇发动机技术再内的全套生产技术的,也就是说中国方面最初是希望实现AL-31F涡扇发动机的全面国产化的。但是,俄国在苏-27SK计划中最重要、最核心的AL-31F涡扇发动机的技术转让方面的态度异常强硬,始终坚决拒绝将AL-31F涡扇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提供给中国。这直接导致当苏-27SK的中国国产型号歼-11A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5%,机体其他部分都已实现国产化之时,战机最关键、最核心的航空发动机却必须依赖俄国。俄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发动机技术的垄断达到长期控制中国空军战斗机市场的目的。发动机被称为“战斗机的心脏”,直接关系到战机的整体性能,AL-31F涡扇发动机不止是苏-27SK和早期型歼-11A的动力装置,而且是国产新型歼-10战斗机的动力装置,中国空军在如此关键的核心技术上长期依赖俄国是非常危险的。正因如此,中国空军才一直没有中断国产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成果就是目前已经开始装备部队的国产最新型WS-10“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与俄制AL-31F涡扇发动机相比,WS-10“太行”的推力相当,但重量更轻,寿命更长。当然,由于是新装备,因此难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可靠性上。但是,一种新装备从研制成功到装备部队再到性能稳定可靠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是世界范围内的通例。不能因此就将WS-10贬低的一无是处。灵云认为,从目前可以得到的资料分析,WS-10配套歼-11B装备部队后并没有任何大的技术性事故。这充分说明国产WS-10的性能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之所以目前WS-10只装备了歼-11B而没有装备单发的歼-10,一方面是空军考虑到其可靠性尚待观察,双发的歼-11B比单发的歼-10显然更适合装备。另一点也是最重要的,目前尽管WS-10已经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但其产量有限,无法同时满足歼-11B和歼-10两种战机的需求。而与单发歼-10相比,双发重型的歼-11B显然更适合中国空军建立远程进攻性空军的要求。因此才将WS-10有限的产量首先集中用来供应歼-11B。而至于批评者所谓的“WS-10不具备推力矢量技术”。灵云认为更是严重的错误。俄国在改进型战斗机上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其究竟具备多大的实战意义目前还是未知数。首先是目前的所有推力矢量发动机都是以复杂的机械手段来控制喷口,这导致矢量推力喷嘴的变换角度越多其机械结构就越复杂,加上俄国航空发动机向来有寿命短的缺陷,这直接造成目前所有俄制推力矢量发动机的寿命尤其是其最关键的矢量推力喷嘴的大修间隔寿命非常短。这直接影响到空军战斗力的发挥。其次,最重要一点,歼-11B属于典型的第三代半战斗机。目前世界上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的除俄罗斯一些改进型第3代战机外只有美制F-22和F/A-35两种第四代战斗机。而西方所有其他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如美国的F-15K和法国的“阵风”、欧洲“台风”战斗机等都没有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这决不是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发动机技术不如俄罗斯。灵云认为,原因就是第三代战斗机的整体气动布局设计与第四代战斗机有巨大差异。现代战斗机对发动机的使用是在设计时就与机体气动布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进去的,而第三代战斗机在设计气动布局时并没有考虑过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因此其气动布局如外挂武器极大限制了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的发挥。而第四代战斗机在设计时就将推力矢量发动机带来的高机动性考虑在内,如美国的F-22和F/A-35就使用了诸如内置弹仓等技术。正是如此才能保证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的充分、全面发挥。这也是西方所有其他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上都没有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技术的最根本原因。反观俄国,俄国在一系列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都使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这样做确实给这些飞机带来更好的机动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各种航展上俄国飞机都作出大量惊人的高难度动作。但所有这些表演飞机都有个通例,就是都是没有携带任何外挂载荷的“裸机”,而带弹机和“裸机”两者在气动外形和整体重量上存在巨大差异。挂弹后的战机其气动布局将产生巨大变化,整机重量和飞行阻力将大幅增加。如此一来飞行条件将彻底改变,在此种状况下安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实战中究竟能否做出航展那些花里胡哨的高机动动作绝对是未知数。装备WS-10“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歼-11B的性能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至于歼-11B备受批判的隐身性,灵云认为同样经不起推敲。歼-11B被批评者形容为“只是机体作比苏-27尺寸略小,没有涂吸波涂料”。因此断定歼-11B不具备有局部隐身能力。而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很多漏洞。首先,歼-11B决不是所谓的仅仅“机体作比苏-27尺寸略小”。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歼-11B在研制过程中大量使用了中国自行研制的国产最新型复合材料,同时对一些苏-27原有的反射雷达波反射面积较大的地方如机腹进气道进行了技术处理,因此其基本隐身性比原形苏-27有很大提高,同时机体减重很多,非常有利于增加载油量和载弹量。至于“没有涂吸波涂料”,中国目前面向国际市场推出的国产新型FC-1“枭龙”战斗机上就已经喷涂了国产雷达吸波涂料。甚至连一些国内装备的老式战机如歼-8II在改进过程中也都喷吐了国产雷达吸波涂料。国产雷达吸波涂料在国内已经出现应用多年,技术上早以成熟。因此作为中国空军目前最先进的歼-11B不使用国产雷达吸波涂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目前国产战机在喷涂雷达吸波涂料后,在外观上根本没有任何明显变化。因此如果只是单纯的就从外观就断定歼-11B不使用国产雷达吸波涂料是非常愚蠢的。至于所谓“歼-11B隐身性不如国外新型战机”的说法更是荒唐。众所周知歼-11B是典型的3代半战机。这种战机在设计时隐身性并不是重要考虑因素。歼-11B在研制过程中通过大量使用国产最新型复合材料、国产雷达吸波涂料和对机体气动布局进行必要处理,已经将雷达反射截面尽可能的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是,受机体原始气动布局设计的限制,歼-11B的隐身性不大可能向西方媒体认为的由苏-27的15平方米大幅下降3倍至5平方米,这是不现实的。目前歼-11B的隐身性已经算是苏-27系列中最出色的了。因此过分责难歼-11B的隐身性是非常错误的。

      歼-11B的研制成功对中国空军有巨大意义。歼-11B的研制成功是继歼-10后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次飞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空军就开始了苏-27国产化的漫长征程。经过近20年的坎坷和挫折,在俄国方面强大的技术封锁下,中国军事科技人员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最终打破国外封锁,实现了作为中国空军主力机型的歼-11系列的最终全面国产化。从此终于结束了中国空军近20年的对俄国人的技术依赖。灵云认为这对中国空军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歼-11B的研制成功决不是单纯的研制出一架飞机。作为一个庞大的整体系统化工程,歼-11B带给中国空军的更多的是各种配套的相关技术的成熟。这点对中国空军尤为重要。今后,歼-11B工程所取得的各种相关技术将被用来改进、升级中国空军此前装备的近300架苏-27/30/歼-11系列战机,这标志着今后中国空军在苏-27/歼-11系列战机技术尤其上核心发动机技术上将不在受制于俄国,这对保证中国空军发展、壮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歼-11B重型战斗轰炸机下一步改进方案是歼-11BS双座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将最终用来代替中国空军装备的俄制苏-30MK2双座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同时,中国可以依靠歼-11B重型战斗轰炸机进军国际战机市场,扩大自己在国际战机市场的影响力。事实上伴随歼-11B的出现,俄国人已经明确表示感觉到巨大压力。而歼-11B的批评者所谓的“如果俄罗斯肯送来苏-30苏-35BM相信我国军方还是会笑脸相迎的”本身就是严重错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自从国产歼-11B重型战斗技术成熟起,中国空军已经先后拒绝了俄方提出的包括苏-27SM、苏-30MK3在内的多种苏-27/30系列的改进方案,就是因为歼-11B在各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俄国货。而且歼-11B在某些方面如隐身性、航电系统和发动机寿命上还要强于包括苏-35在内的俄制武器(灵云注:关于歼-11B和苏-35详见灵云ら苍月《中华龙击败俄国鹰:论中国空军不需要苏—35!》)。俄国新型苏-35展出后,俄方曾经一再极力向中国推销,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空军只对苏-35上使用的新型“雪豹”E数字式电扫描无源相控阵雷达表现出一定兴趣,而对整机没有表现出任何采购意向。因此今后的情况很可能是中国空军会引进部分“雪豹”E相控阵雷达用于国产机载相控阵雷达服役前的过渡阶段,整体引进苏-35的可能性非常小。目前的情况并不是俄国人不想卖,而是中国人不买。中国国内的技术已经成熟,完全可以满足空军需要。歼-11B作为中国空军历时近20年才研制成功的目前最先进的国产精锐战机怎么可能是“中国空军不得不接受的鸡肋”呢?!最实际的,中国军费有限,空军的发展很多项目都需要钱。在如此情况下中国空军怎么可能花大把金钱去购买一种“不得不接受的鸡肋”呢?这从任何一方面都无法自圆其说。而那种对俄国战机的无限推崇本身就表明了一部分国人对国外新技术的盲目吹捧和对国产武器装备的严重不信任,这是非常危险的!将导致严重后果。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印度。印度空军就是由于对俄国人吹得天花乱坠的新技术的盲目追求直接导致在连最起码的设计蓝图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花巨资苏-30MKI项目上,印度人盲目行动造成的恶果至今依然严重困扰着印度空军。中国不是印度,中国空军更不是印度空军。今天,中国航空工业与20年前引进苏-27时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国产战机在任何一方面都丝毫不逊色于进口洋货。一个强大的国家和他强大的空军必须完全依靠自己而决不是别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随着中国科技水平更近一步提高,中国空军将永远告别外国战机,国产战鹰将昂首展翼,在祖国广袤的领空——翱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