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时机的完美狙击
——战场上的狙击手传奇之三
狙击手并非战神,在军队连个独立兵种都算不上,至多是步兵中的一个专业,但是他们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套用一句曾经十分流行的话来说:狙击手不是万能的,但有些时机没有他们是万万不能的。的确是这样,研究狙击的历史我们看到:不管是在战术支援,战役相持,还是在反恐作战中,狙击手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视的。
战术支援
被美国大片熏陶的人们总是习惯的认为,一线指挥官能够轻松地通过电台随时召唤精准而强大的上级炮火甚至是航空兵火力,解决一切棘手问题。在电影《变形金刚》中,城市作战的小分队,甚至召唤来一个中队的F-22,让观众误认为战争中的上级火力支援是应有尽有、按需分配。其实,即使是陆空联合机制最为完善的美军,也无法实现对一线所有分队实施全面支援,而且在战机稍纵即逝的现代战场,上级火力从申请、批准到引导的反应时间,完全不适应分队战斗。在电影《全金属外壳》中,反复申请的坦克支援迟迟不到,致使作战的小分队在无奈的等待中再搭进去2条性命。这时候,编制和配属在一线的狙击手,就成为实施战术支援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构成威胁的敌火力点,狙击手会比上级火力更精确及时地予以解决。
今天,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中都有狙击手的固定编制,通常情况下编配到连、排一级基层单位,根据作战的需要,上级单位也会集中掌握一定的狙击手编制。二战期间,苏军就曾在战役层次组建过狙击手旅,使用在主要方向和重要时节。这些狙击手的战术支援任务按照性质来分,有指定猎杀、随队观察、火力支援、巡逻狩猎、非硬性装备破坏与定点清除几种。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汤姆•汉克斯带领的小队,就配有一个狙击手,在影片开头的D日登陆作战中,他首先执行的就是消灭德军火力点的任务;随后,他又在巡逻作战中执行消灭德军狙击手的任务;最后,在守桥战役中,又执行侦察和伏击以及火力支援任务。这个边念诵祷文边准确击杀德军的狙击手,将分队作战中狙击手的战术支援任务,进行了完美的诠释。二战后,以色列之所以组建狙击手训练学校,培养大量的战术狙击手,其主要初衷就是因为以军不可能像美军那样随时呼唤火力实施支援,必须依托狙击手来保障一线作战分队。
以色列狙击学校创始人克拉麦,不断向配置狙击手的基层部队军官灌输这一观念——把狙击手视为个人配属的炮兵级长程火力:当你遭到敌人炮火围击时,你不可能像美国那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呼叫空中或地面炮火支援,况且班排里的武器大都是有效射程200-300米的各种枪械或火箭筒。因此你必须及时派出狙击手,寻找有利射击位置,在800米或1000米外,将敌军炮手或其它长程武器组员击毙,形成干扰与威胁性的压制射击,使敌军炮火受到牵制甚至停止。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以色列的狙击手,在历次中东战争的战场上成了一种“长程求生武器”。
战役相持
仔细研究狙击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旦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敌对双方的狙击作战就会日益频繁,但凡能在战史中留下纪录的狙击手,不是诞生在犬牙交错的绵延战壕中,就是成名于敌我反复争夺的城市残垣里。其实这并不难解释,在机动作战中,敌我双方在广阔的战场,广泛实施机动和攻防转换,装甲部队的突击、炮兵部队的火力等因素是作战中的关键,狙击只能在前沿分队扮演有限的战术支援任务,而且面对着满天的炮火,实在不知道哪颗子弹是狙击手射出的,狙击的作用自然不会被显现,但是当战线一旦稳定下来,敌对双方开始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常规火力的概略杀伤效果大打折扣,这时,狙击的精确杀伤给对手生理、心理的压力开始凸显,加之,稳定的战线有助于狙击手们精心选择狙击阵地、长期实施狙击潜伏,认真筛选狙击目标,使得狙击成为相持阶段可圈可点的战术手段。
这一点德军表现尤为明显。一战中,交战双方在西线构筑起连绵起伏的战壕,扎扎实实打起了阵地战。德国人借助本国光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98型毛瑟步枪的优良性能,在狙击方面取得了血淋淋的收获。敌方的军官、观察员和士兵,只要暴露在战壕外面几秒钟,就会被击毙,取得了对协约国的绝对优势。但是二战开始后,随着“闪击战”理论的成功实践,使得德军装甲部队在俯冲式轰炸机的掩护下横扫欧洲,希特勒的将军们实在不知道狙击手在这样的战场上会有什么作用,使得久负盛名的德军狙击手们,隐遁于虎式坦克翻起的滚滚烟尘中。直到1942年,保卢斯将军的第六集团军,兵临斯大林格勒城下,寒冷的冬天和顽强的苏联红军,再也无法让不可一世的德军坦克前进一步的时候,德军狙击手才在残垣断壁中找回一丝往日的辉煌。
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狙击作战的这种规律依旧没变。1952年,敌我战线稳定在北纬38度线附近的时候,狙击开始成为打破僵局的利器。志愿军的“冷枪冷炮”运动,掀起了群众性的狙击高潮,“让敌人低下头来”的狙击战斗口号响彻云霄,志愿军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支将狙击作战上升到战役层面的军队。1951年10月,美国陆军步兵学校季刊上有一篇文章,呼吁要加强狙击训练:根据该文作者访谈韩国前线官兵的结果,有95%的人遇到过敌军狙击火力,74%的人认为敌军的狙击十分有效,88%的人认为如果美军也能使用狙击手的话,将会非常有帮助,但只有35%的人说,他们的单位中有狙击手。在这35%的人中,大部分都说他们单位中每个连只有一支狙击枪,而所谓的狙击手也没经过正式训练。
反恐作战
在和平年代,狙击步枪原本应该和其它武器一样“刀枪入库”,但是历史没有给它们这样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宗教极端分子和国际恐怖分子制造的一系列恐怖事件,使得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加强了反恐的准备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9•11”之后,反恐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在这场新的斗争中,狙击的潜力再次被激活,成为真正的反恐利器。
不过,反恐狙击与军用狙击有许多不同。在战场上,狙击手从事的是一项你死我活的射击活动,稍有不慎就会毙命对手枪下或是死于火力报复中,因此部队狙击手在潜伏、隐蔽、伪装和小组战术配合上颇下功夫,对射击的准确性的要求是:制敌死地就行,至于被狙杀的目标,是立即死亡还是几秒钟后死亡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反恐狙击则不同,反恐狙击手们一般都出现在恐怖分子被包围的态势下,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担心对手的火力,除非遇到电影《生死狙击》中那样的硬茬儿,或是在阿富汗遇到塔利班的主力部队,那就自认倒霉了。总之,“我是警察你是贼”的优势心理,让反恐狙击手们省去了许多麻烦。但是反恐狙击对射击精度的要求,却是军用狙击无法比拟的。在反恐怖作战中,狙击手一般都是出现在有人质或危险品的情况下。因为被狙击对象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情绪不稳定,所以狙击的目的是令其立即死亡。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体只有一个地方被破坏才会使得瞬间即时死亡,这就是大脑的运动反射神经区,位于眼睛后面,其直径大小不足6厘米。如此看来,优秀的反恐狙击手,完全可以和奥运射击冠军有得一拼。但是达到这样理想的射击效果,实在太难,多少次反恐作战因此成为“鱼死网破”的残局。1972年8月,第20届奥运会在联邦德国慕尼黑市隆重举行,当奥运会进行到第11天,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组织的杀手,劫持9名以色列运动员为人质,要求以色列政府释放所关押的该组织成员。德国政府与恐怖分子谈判失败后,决心实施武力解决,警方在现场埋伏了5名狙击手,在恐怖分子押着人质走向机场时,警方狙击手开枪射击,结果只击毙了2名恐怖分子。剩下3名狙击手岂止是没有打中那理想的6厘米直径,简直就是脱靶,致使恐怖分子一边抵抗一边杀害人质,警方被迫用装甲车发起强攻。最后6名恐怖分子被击毙,但9名人质、1名警察、1名飞行员丧生。
如果当时有专业的狙击手,就不会是这种局面了。德国警方这场狙击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支专业反恐特种部队——第九国境守备队(GSG-9)的诞生,反恐作战也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编辑: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