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防空机动中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 图片来源西部网
“威尔士亲王”号水兵弃舰 图片来源:西部网
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由航空兵独立击沉战列舰
1941年10月,英国为保持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派出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Z”舰队开赴远东,企图慑止日军南下太平洋,并迫使日本将南方海军主力暴露给美国海军。“Z”舰队的到来引起了日军的高度警惕。12月8日凌晨,即舰队抵达新加坡后的第6天,日本侦察机就飞临新加坡上空侦察。英舰队司令菲利普斯决定主动出击,利用舰队的航速优势,凭借英驻马来亚空军的侦察和掩护,奇袭日军的运输船队和护航军舰。在仅得到一架侦察机支援的情况下,“Z”舰队贸然北出,经过近30小时的航行未发现任何目标,于是又向南返航。
12月10日凌晨,舰队突然接到新加坡基地关于日军在关丹地区登陆的电报。“Z”舰队又改变航向驶往关丹,到达关丹后却未发现日军的踪影。菲利普斯随即命令舰队在附近海域搜查几个小时,结果仍一无所获。原来,日军在得知“Z”舰队离开新加坡后,就派出了大量的侦察机、轰炸机对马来海域进行搜索。12月10日11时5分,日机发现了“Z”舰队。接着,大批日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尽管“Z”舰队充分发挥了其防空火力的威力,仍然无法抵挡日机的轮番轰炸和鱼雷攻击,其主力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 反击”号在规避了多条鱼雷后相继被击中。数小时后,当接到求救信号赶来的英军战机到达作战海域时,“Z”舰队的全部战舰已葬身太平洋底。
“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所在的“Z舰队”遭到空袭[资料图片] 英军观念陈旧导致远东舰队惨重损失 英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数个世纪中,英国军舰在世界各大洋纵横驰骋未逢对手。海军的强盛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英国战舰的性能在世界上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具有极强的装甲防护力和防空能力,被称为“不沉战舰 ”。但为何这样强大的舰队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葬身太平洋海底呢?有两个原因值得深究。 一是忽视了制空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空协同作战已成为海战的基本样式,而“Z”舰队的指挥员却仍然抱定只有巨型战列巡洋舰才是海上决战主力的信念,没有对海上交战中的制空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没有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仗着拥有强大的防空火力,贸然行动,以致陷入绝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海战中最早运用航空兵,并尝到了甜头,但令人不解的是,日本最终没有理解这一独创战法的划时代意义。 日军指挥官在指挥联合舰队重创珍珠港的美军第7舰队和在新加坡全歼英军“Z”舰队之后,又回到了用巨型战舰进行海上决战的老路,造成了后来的中途岛惨败。这种创新了战法却没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以致无法坚持的现象在现代战争史上屡见不鲜,其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和吸取。 二是指挥失当。“Z”舰队司令官菲利普斯长期在英国皇家海军部任职,从未担任过海上作战的指挥,因而缺乏海上编队指挥官所应具备的那种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没有确保得到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仍然一意孤行地北上出击;当其指挥舰队调转航向驶向关丹时,没有及时向新加坡基地报告并寻求空中支援;当情况有变,需要火速返回时,又优柔寡断,增加了给日机当“靶子”的时间。“指挥执战争之龙头”。 |
后人绘制的“威尔士亲王”号想像图,图中可以看出主炮炮塔的排布方式[资料图片]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属于“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是该级二号舰。1937年1月开始动工建造,1941年1月服役。直至被击沉,只服役了不到一年。该舰标准排水量36727吨,满载排水量43786吨,最高航速28节,成员1500人。主炮为10门MK VII型14英寸(356毫米)口径舰炮,(两座四联装炮塔,一座双联炮塔),主装甲厚度为349-374毫米。
1936年7月29日海军部决定制造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二号舰。一开始这个二号舰被提议命名为“英王爱德华八世”(HMS King Edward VIII)以纪念新君主爱德华八世。但是,可能是爱德华国王预感到了他的统治因为与沃利斯·辛普森的关系而可能命运多舛,于是决定取消这个提议并提议以威尔士亲王命名。随后乔治五世的二号舰就被命名为威尔士亲王号。这艘军舰也是英国海军史中第7艘以“威尔士亲王”命名的军舰。
威尔士亲王号在利物浦开始建造,但在德国空袭利物浦中受到损坏。空袭中一发炸弹在威尔士亲王号左舷与船坞泊位的内壁之间爆炸,对左舷装甲造成了破坏。之后海军部为了对抗德国新制造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下令威尔士亲王号的加快建造速度以及缩短试航周期包括以使其尽快投入战斗。1941年1月19日威尔士亲王号正式服役,首任舰长为John Leach。实际上,服役时仅仅是对整体上的建造完毕,很多细节尚未完全建造完成,后在尽三个月中一边服役一边装配,最终在同年3月31日才算完全装配完毕。
相关资料:“反击”号战列巡洋舰(HMS Repulse)
“反击”号主炮射击想象图[资料图片]
“反击”号属于英国声望级战列巡洋舰。1915年1月开始动工建造,1916年1月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最高航速28.5节。主炮为6门15英寸(381毫米)口径舰炮,(三座双联炮塔),主装甲厚度为230毫米左右。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该型战舰采用长艏楼船型,外飘型舰艏,适航性好。高航速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动力装置采用多达42台燃油型锅炉。沿用复仇级战列舰的15英寸口径主炮,数量减少到6门。副炮安装在三联装炮塔中,全部位于露天甲板之上,提高了射界,减少了高速航行以及恶劣海况时海浪的影响。
为了获得更高的航速动力装置占用重量导致防御装甲占用的重量被削减,在当时英国海军在役的战列巡洋舰中,声望级的装甲防护水平算是最差的。其设计主导思想就是针对敌方的巡洋舰舰队,大口径火炮可以在敌舰射程外发起致命打击,高航速可以机动自如或逃避敌人的主力舰。这是英国海务大臣费舍尔的“速度就是最好的防御”观点的具体体现。
由于舰体结构重量较轻,在全部主炮射击时,会发生剧烈震动,声望号的舰体还因此而发生过损坏。在被日机空袭沉没的战斗中,由于防护薄弱,导致“反击”号船员伤亡比例比重甲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