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56)
2009 (2525)
2010 (1684)
2011 (517)
2012 (336)
2014 (4)
英军破译德王牌密码 成功瓦解德军多次反攻 | |
2008年12月 来源:环球时报 |
二战时德军的U型潜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二战开始以后,德国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哑谜”的新型密码机,档次有千万种变化,能产生出无数种密码,破译起来相当困难。
德军相信,这种王牌密码万无一失。
英国首相丘吉尔非常重视德军密码的破译,他将破解“哑谜”的任务———“厄尔特拉”交给了英军军事情报第六处。这一机构的负责人斯图尔特·孟席斯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头绪。1940年年初,孟席斯终于找到一个曾经亲手使用过“哑谜”、了解其结构及弱点的波兰犹太人。与此同时,一位法国商人将他使用过的一台早期商用“哑谜”,提供给孟席斯。孟席斯开始着手制造仿机以及破译装置。
孟席斯将工作地点选在一个破败的庄园里,这里汇集了数学家、德语专家、军事技术人员以及破译员等大批人才。他们很快就研制出一台与“哑谜”传动线路相匹配的装置,并成功破译出一些德军的密码。但是,德军的密码是在不断变换的,要连续破译,必须及时找到新的档次。开始时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德军每次改变一种新密码,要很长时间才能破译,往往错过情报的最佳利用时机。后来效率明显提高,到1940年底,每3份德军电文,就有一份被英军及时破译。
尽管“厄尔特拉”的高度保密性影响了英军对情报最大限度的利用,但这一行动仍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1941和1942两年中,丘吉尔依靠破译的德军密码,做出了许多重大决策。
1942年6月,丘吉尔将“厄尔特拉”的秘密透露给了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对来自英方的每一份情报都非常重视,诺曼底登陆战役后德军的每一次反攻,都被盟军成功瓦解。
1944年8月3日,英军破译了希特勒发给德国西线集团军司令克卢格的一封电报,电报称:“仍在前线作战的装甲师必须全部撤下来,调到左翼,将向东、东南和南部进逼的敌人装甲部队(巴顿的第3集团军)加以歼灭。”每一个参与破译和传递情报的人都立刻意识到这份电报的重要性。他们在一小时后,将电报送交盟军最高统帅部。随后,他们又破译了希特勒命令德国飞机从巴黎机场起飞,支援装甲部队的电报。
此时,巴顿的第3集团军正沿着莫尔坦至海边的狭长地带向南推进。艾森豪威尔根据希特勒的电报推断,德军很可能通过占领莫尔坦,向西直逼阿夫朗什,切断巴顿的进攻路线。他命令美国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在莫尔坦组织防御。同时命令美、英两国空军,准备对付从巴黎起飞的德国飞机。
克卢格果然集中了3个装甲师的兵力准备进攻莫尔坦。但进攻还未开始,就遭到了盟军空中和海上火力的猛烈打击,人员损失40%。但克卢格继续按原计划发动进攻。8月6日夜,2000多辆坦克向莫尔坦开进,拂晓之前占领莫尔坦,一路上并未遇到盟军像样的抵抗。克卢格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采用的奇袭战术取得了成功。不料,天亮以后,盟军的炮弹从天而降,美国第2和第3装甲师也突然出现在德军面前,英国、美国的各式战斗机呼啸着从远处飞来,德军装甲部队顿时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中。此时,从巴黎起飞的德国战斗机也在盟军的拦截下,没有一架出现在莫尔坦的上空。下午,德军坦克已经损失过半,克卢格只好向希特勒请求撤兵,但遭到希特勒拒绝。希特勒在电报中说:“我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地把进攻推进至大海。”然而,在盟军强大的火力面前,克卢格已经无能为力。8月7日,德军终于败下阵来。
莫尔坦战役是“厄尔特拉”在二战中取得的最重要的战绩。此后,“厄尔特拉”继续发挥作用,直至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