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枪杆子:1949》节选:东北野战军剑指天涯

(2008-11-06 07:13:08) 下一个

《枪杆子:1949》节选:东北野战军剑指天涯
2008年11月06日 10:04:29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枪杆子:1949》封面。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     东北野战军是人民解放军的王牌部队,从东北三省到江南水乡,全国各地都留下了这支劲旅的足迹。军旅作家张正隆的最新力作、军事历史报告文学《枪杆子:1949》一书,全景式地再现了东北野战军在共和国元年的征战历程,在作品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具有突破意义。
  •     1950年4月16日,东北野战军(当时已更名为第四野战军)各部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海陆空立体防御,完成了史无前例的跨海登陆。在随后的半个月中,人民解放军向纵深进军,5月初宣布解放海南岛。至此,战功卓著的东北野战军,胜利结束了从东北三省到南海之滨的伟大征程。

        1.十万大军海上大练兵

        蓝色的大海,金色、银色的沙滩,红红绿绿的木瓜、菠萝蜜、椰子、木棉树、辣椒树,用海螺壳和海石垒砌的房舍,构成了雷州半岛的亚热带风情。

        先是一群群帽子上缀着青天白日的残兵败将,有时还夹杂着些穿着旗袍的女人,徒步的,乘车的,急慌慌奔向码头,涌上那些铁壳的木壳的舰船,消失在南边的大海中。

        接着到来并驻扎下来的,就是被当地人称为“大军”的解放军了。以雷州半岛顶端的海安为中心,左至阳江,右至北海,近2000公里的海岸线顿时热闹起来,海里各种大小帆船也日益增多。晴天雨天,日里夜里,这些高大、壮实的北方军人,就和那船和大海较上劲了。那无论多黑,比之渔民也差几成的肤色,在不息的海风和南国骄阳的吹炙下,逐渐地和那些船工难分彼此了。

        10万大军海上大练兵,一次建军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

        练游泳,练登船,练起渡,练摇橹,练打敌舰,练救护,练抢滩,练登陆。先近海,后远海,先单船,后多船。根据船的大小,组织“四组一船”、“六组一船”、“八组一船”的战术训练,强调独立作战,船船有突破能力。从连到营到团的多船联合演习,则重点解决航海队形、海上联络,如何应对敌机敌舰的袭扰及各种突发情况,多出难题,反复琢磨。

        有人说,你看现在咱们这样子,像陆军呢,还是像海军呀?听说国民党有海军陆战队,那海南岛上就有一个团,你们说咱们像不像海军陆战队呀?

        有人说,海军陆战队,“海军”在前边,那不还是海军吗?别瞎吵吵了,等我过去抓他几个,问问他们就知道了。

        最后,比较一致的结论是:我们是“陆军海战队”。

        2.土炮艇激战琼州海峡

        4月16日是农历二月三十,一个漆黑的朔月之夜。

        宽阔的海面上,东北风鼓荡着帆篷呼呼作响,船尾的马灯在波涛中起伏闪烁,犹如不夜城的万家灯火。

        以雷州半岛的顶端为界,左侧为东路43军两个团,右侧为西路40军6个团,近400只战船在海面上矗起一片片帆桅的森林,顺风顺流,浩荡南下。

        半夜时分,航程过半,空中突然亮起一串串照明弹,船队立刻暴露在大海上。敌机在空中俯冲扫射、投弹,敌舰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在船队中间溅起一股股水柱。各船上的轻重火器,立即向就近的空中、海上目标射击。在两翼护航的土炮艇(临时加装武器的机帆船)大队,则开足马力向敌舰冲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史上,没有这场海战。当年1月12日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序列中,也没有这支土炮艇部队。可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一场真正的海战,一场堪称奇观的壮烈的海战。

        40军炮兵主任黄宇,指挥几只土炮艇,用交叉火力将敌先头舰打得冒起浓烟。另一艘大型军舰仗着速度快、火力强,闯进左翼船队,企图搅乱我军队形。黄宇的指挥船立刻抢上前去,战防炮、步兵炮和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只见夜空中弹如飞蝗,水柱冲天,火光映红了海面。

        陆战讲“人在阵地在”,这会儿是有土炮艇在,就要保证主力渡过琼州海峡。128师383团2营副教导员刘元安,指挥5只土炮艇全力进攻,绝不让敌舰靠近主力船队。6连副指导员刘长存胸部中弹,捂住伤口坚持指挥战斗。3艘船被打坏了,另两只也程度不同地损伤了,右后方又出现两艘敌舰。土炮艇大队副大队长、6连连长石怀文,对血人似的刘长存大喊:你去对付那两个,这3个我包了!

        提起土炮艇大队,老人们都说,那是海上“敢死队”呀!

      3.“上了岸,就什么也不怕了”

        曾在衡宝战役中立下殊勋的119师,是这次渡海主力中唯一完整的建制师。师长徐国夫老人说:

        我们师在船队右翼,海战首先在左翼打响,我们这边也很快出现敌机、敌舰。激战中,不时有船中弹。355团3营指挥船3根桅杆都被打断,见一艘敌舰迎面驶来,营长杨立明大喊:火箭筒!火箭筒!那只火箭筒从北平扛到雷州半岛,一发实弹没打过——火箭弹少,不到关键时刻哪舍得放呀!第一发从敌舰后尾飞过,第二发还未来得及发射,敌舰已经跑远了。

        这场海战也就半小时左右,却是惊心动魄,有种“参军后第一次打仗”的感觉。

        透过薄雾,晨光中看得见海南岛的轮廓了。海滩深处亮着3堆篝火,传来激烈的枪炮声,那是先期偷渡和“琼纵”(琼崖纵队)的接应部队,已经在与敌人交战。

        353团副团长赵兴元老人说:

        船过中流,风就停了,全靠摇橹划桨前进,我们那只船把能伸进水的东西,都当桨划了起来。枪炮声中,大家一边划着,一边“嘿”、“嘿”地喊着,听到的都是“快呀”、“快呀”——那时就是一个念头:只要你不打沉我,我就要划上岸去!

        快靠岸时水浅,船慢,就跳船。顾不得海水一下子没过头顶,所有人都拼命向岸上游去。突然脚下够着底了,手也抓上岸了,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什么也不怕了。

        “陆军海战队”,怎么说也是陆军呀!

        4.“旋风部队”给敌致命一击

        3纵号称野战军的“旋风部队”,如今它又在海南岛卷起了疾风。时任3纵7师20团1营营长的赵兴元老人说:

        我们营的任务是歼灭白莲市西南山的敌人。团里下达命令时强调,敌我双方主力都集中到这里了,这次会战很可能决定海南岛的命运。

        西南山位于临高县通往海口的公路边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山上梯田层层,还有日伪时期修筑的工事,易守难攻,不然敌主力62军也不会把指挥所设在那里。我们从望远镜里影影绰绰见到山顶围寨里的一根根电台天线,就判断此处至少是个师以上指挥机关。

        天蒙蒙亮,我们一动,敌人就射击,火力很猛,轻重机枪打得像刮风似的。我命令2连副连长段金信,带领1排从侧翼突上去,冲上去就死缠硬打,许进不许退,坚决黏住敌人,以掩护主力插到敌人背后发起攻击。

        在猛烈火力支援下,段金信和1排长窦永成率领部队从隐蔽地一跃而起,一口气就冲到了敌人围寨的墙根下。敌人从正面和两翼一次次反击,加强排打光了弹药就和敌人肉搏,10多分钟的工夫,55个人就剩下了5个。而就在这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时间里,我已经率主力从后边杀上山去,一会儿就把敌指挥所端掉了。

        这个打击对敌人是致命的。

        5.“东北虎”插上了翅膀

        国民党全线大溃退,共产党三路大追击。海南岛马拉松——看谁跑得快。

        40军在海口缴获20多辆卡车,那么多人看着,也没想到坐车追击。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这现成的10个轱辘多快呀!”大家立刻醒悟,没有司机就去俘虏堆里找,还顺便动员了几辆民用汽车。官兵们爬上汽车,都乐坏了:嘿!咱“东北虎”插上翅膀了!

        22日晚10点左右,一支由30多辆汽车组成的“快速纵队”,风驰电掣般驶上东路环岛公路。凌晨3点多钟,车灯光柱里,冒出一群敌人在路边喊叫着让停车,都以为是自己的汽车来了。一身敌军官打扮的侦察股长马辛卯下车高喊:“排队上车!”等他们自己排列好了,车上官兵突然从车厢板后边站起来,枪口齐刷刷指向敌人,大喊“缴枪不杀”。马股长命令俘虏们把枪机卸下来扔到车上,然后自己去收容所报到。

        随后一路,都照此办理。

        快中午时,在乐会追上了敌人主力。汽车赶上去像犁地似的,人群向两边闪开,刚过去又挤满了。有敌人觉出不对劲儿,一梭子子弹打在车挡板上,车上轻重机枪和冲锋枪就开火了,前头一支“琼纵”打阻击的部队也顺势从山上压了下来。原本就乱哄哄的敌人,没怎么抵抗,几千人齐刷刷举起了双手,壮观得像一片森林。一清点,其中有几百军官,连同200多官太太。

        3纵侦察科长郑需凡老人说:

        我们从海口一路追到三亚。过了三亚,我说不管前边还有没有敌人,也不能在这儿歇脚,得去看看天涯海角。

        老远就看到一堆巨石,先看到“天涯”,后看到“海角”。看着看着,脑袋就沉了,眼皮就黏了,那人就瘫了,倒在沙滩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有人硬把我拖起来,说参谋长找你。

        我说:“你不把我弄醒,这一觉能睡到共产主义。”

      (节选自《枪杆子:1949》,作者:张正隆,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