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美颠覆\'先发制人\'思想 技术人力间寻找平衡

(2008-10-18 16:25:53) 下一个

美颠覆"先发制人"思想 技术人力间寻找平衡
2008年10月17日 08:52: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美军全面转型自上世纪末启动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目前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但是阿富汗与伊拉克战争的困窘又使美军在转型之路上摇摆不定,是重技术还是重人力,美军高层也争论不休

9月29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讲话时表示,为了打败包括恐怖组织和所谓“流氓国家”在内的各种对手,美军需要向均衡和快捷方向发展,要做到既能哄骗对手,又能击垮对手。盖茨强调,美军需要拥有一系列广泛能力,而不是仅靠投入重金解决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盖茨的讲话并非心血来潮。8月初,美国国防部出台了新的《国防战略报告》,堪称盖茨自2006年年底主政五角大楼以来的军事思想总结。这份报告不但抛弃了前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的“先发制人”思想,而且首次将应对恐怖主义的“不规则战争”列为转型的重中之重,并将其置于常规战争准备之上。

    由于担心美国可能专注于反恐战争而丧失对新兴大国的军事优势,因此,新《国防战略报告》在美国防务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遭到了参联会各军种参谋长的联合抵制。在各军种参谋长看来,如果美国放松了对常规战争的准备,可能使得对手在网络、天空和太空等诸多关键领域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美国国家安全中心对盖茨发布这样一份战略报告感到十分惊讶。他们认为,盖茨对“不规则战争”的强调有些过分。该中心负责人表示,尽管“不规则战争”十分重要,但并不应当是重点。而传统基金会的专家也表示,用持久战来应对恐怖主义分子是夸大其词的说法,牺牲一切为反恐战争让步的做法对美国没有丝毫帮助。

    面对种种责难,盖茨并没有放弃,反而多次利用公开场合强调“不规则战争”的重要性。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寻找“均衡”,并解释称“均衡”是美军转型的新目标,也是国防战略的关键。并指出,美军加大对“不规则战争”的关注,并非要放弃对常规战争准备的追求。美军应具备“全频谱”作战能力,既能发动全面的国家战争,也能进行“不规则战争”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但由于美国的防务资源有限,必然会有轻重缓急之分。

    颠覆拉氏“先发制人”思想

    事实上,自入主五角大楼以来,盖茨就一直在倡导与其前任拉姆斯菲尔德截然相反的军队转型方案。与拉氏强调“先发制人”,精简军队,投资于“智能”武器、侦察系统和信息网络,用速度、隐蔽性、准确性、网络取代大规模兵力不同,盖茨的转型思维则倾向于将反恐持久战作为中心目标,认为要赢得反恐战争,仅仅靠技术力量及军事手段是不够的,盖茨在多种场合都强调发挥美国“软实力”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军的转型在拉姆斯菲尔德时代达到“暴力崇拜”的顶峰,在盖茨时代又有理性回归的意味。尽管美军先后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但伊拉克的严重骚乱、阿富汗南部的暴力,以及大量士兵阵亡都表明,虽然美军擅长摧毁目标,却不擅长国家重建。有时候强大的火力不但毫无用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在盖茨看来,美军转型的当务之急是击败“基地”组织成员和其他恐怖分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打赢针对恐怖分子暴力活动的“持久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仅仅凭赢得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或只一味地采取暴力手段都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盖茨提出的新的军队转型目标——均衡,既有平息反对声浪的意味,也表明了仍要将“不规则战争”进行到底的立场。也就是说,美军发展必须保持均衡,既确保有能力打赢针对恐怖主义的持久战争,又要保持其在常规军事领域的优越地位。

    “用大脑而不是用子弹”

    就美军在伊拉克的现状而言,盖茨的转型思路也并非没有道理。明眼人都知道,尽管美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地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却严重地影响了美军所谓的“军事声望”。乱象丛生的伊拉克不但成为更多美军士兵的梦魇之地,也促使美军内部更多的“有识之士”苦苦思索,为什么如此强大的军队却难以击败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对手。

    难怪有西方媒体评述,在伊拉克作战要“用大脑而不是用子弹”。前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中将就曾表示,在伊拉克,军队需要更多大脑而不是肌肉,需要更多耐心而不是进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盖茨上任起,就明确提出,光靠军事手段不足以赢得战争,必须把高端军事装备与低端的培训、沟通和建设等技巧结合起来使用。

    一般来讲,军事作战能力分硬性战斗力和软性战斗力。前者主要指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后者包括军人的精神品质、部队士气、对作战地域的文化、宗教、民族等知识的了解和把握程度等。伊拉克战争的实践表明,软性战斗力对战场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为人类的暴力行为虽然继承了动物社会的一些本质和特征,但它毕竟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一路走来,并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存在和影响。所以,人类战争中亦有相当部分内容属于软性战斗力的范畴。就此意义而言,软性战斗力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曾因屡屡侵犯伊拉克宗教文化的敏感地带,而引发当地示威游行和抗议复仇源源不断,并将更多的伊拉克民众推到了反美武装分子一边。在此情况下,美军的技术优势不仅发挥不出来,反而处处被动挨打。难怪五角大楼的一位高官感言:“这是一场人的战争、一场文化冲突,而不是技术的战争。”

    所以说,随着信息时代军事行动中软性战斗力作用日渐突出,习惯于从技术层面看待作战问题固然正确,但是当对手采取非常规手段作战时,深刻理解对手的文化背景,提高文化认同和感知能力,往往比单纯增加军队数量、提高武器质量更为重要。如果只习惯于用军事手段解决战争问题,不重视运用“软实力”,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赢得战争的胜利。因为即使战胜了对方的肉体,却无法征服对方的心灵。这也是美军在伊拉克深陷困境至今,盖茨极力推动“技术型”美军向“人力型”转型的主要原因。

    在技术与人力间寻找平衡

    寻找“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就本质而言,盖茨的转型目标实质上是在挑战美国“技术崇拜”的传统。五角大楼希望军队拥有“全套”军事能力,以便能够应付从全面战争到小规模作战行动在内的各种情况。但是,不同能力在军事转型中所占的确切比例却引发了越来越大的争议。

    首先是对威胁来源的确认上,在美军内部有两种声音。如果最大的威胁来自“新兴大国”,美国及其盟友就需要投资于飞机、舰艇和先进武器。如果最大的挑战来自世界各地的好战分子和恐怖分子,那么美国及其盟友就需要更多的士兵。但是在对威胁的判断上,盖茨则更倾向于后者。他认为,美国面对的下一次袭击很可能来自一个恐怖组织滋生的“失败国家”。

    其次,是如何处理转型的风险。反对者认为,五角大楼把重点放在组建更多作战部队上是不明智的做法。虽然此举能缓解兵力紧张的问题,但是,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与游击队作战困难重重。

    第三,是如何把握平衡点的找寻。在盖茨看来,转型之路的设计,不能以牺牲美国的“军事声望”为代价。盖茨认为,美军未来应对威胁的能力取决于在当前伊、阿战场上的表现。如果在这两个战场遭到挫败,或被世人视为失败,将给美国的军事声望带来“灾难性打击”。

    特别是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下任总统及其五角大楼的新主人是否会就军队转型采取“更为均衡”的新路线,平衡地运用硬力量和软力量,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当然,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何种转型,美军的根本目的不会改变。那就是创新性地改变作战方式、发展武器装备和调整编制体制,拉大与其他国家,既包括潜在对手也包括盟国的军事能力的时代差距,使其他国家即使有与美国竞争的动机也无与美国竞争的实力而放弃竞争。从而强化美国不可挑战的全面军事优势,以支持其长期主宰世界的国家战略目标。(孙晔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