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选自《历史关口——蒋介日记1931-1945》第四集

(2008-09-04 10:56:40) 下一个

2008年09月01日 09:54:07  来源:新华博客

本文节选自《历史关口——蒋介日记1931-1945》第四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使蒋介石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但他也认识到,在世界性战争面前,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反目,并不以政治理念与意识形态划分,而是取决于国家民族的利益。担心欧战导致英、美各国对日本妥协的将介石,积极联合英、美首脑,为筹建日后国际反法西斯战线营造了有利态势。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述了战争初始时,中国在加入"轴心国"和"同盟国"的问题上,曾经有过的争论和彷徨。最终蒋介石选择联合英、美各国。而中国从此以反法西斯阵营的四国联盟之一,开始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战压力大 两度想自杀

    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现在成为该所借阅率最高的档案史料,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郭岱君在旧金山黄埔军校83周年校庆活动中谈到了许多蒋介石日记中透露的秘闻,其中,郭岱君透过研究指出,蒋介石在二战的压力下曾两度想自杀,最后靠祷告的力量度过。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郭岱君谈到了许多蒋介石日记中透露的秘闻,不过由于蒋介石日记目前只开放到1945年,因此有关“228事件”的蒋介石日记内容还无法公开。

    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郭岱君是最早阅读蒋介石日记原稿的学者之一。郭岱君透露,蒋介石日记中叙述了刺客使得宋美龄惊吓流产。至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的态度极为愤怒,日记中甚至以“倭寇”称呼日军;抗战期间,蒋介石两度想自杀,最后靠祷告的力量度过。

    郭岱君还表示,蒋介石早年信奉共产主义,醉心马列思想,后来却彻底反共,日记中也有详细说明。在1923年曾经孙中山先生派他(蒋中正)带领一个访问团到俄国去访问,在那之前,蒋介石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船上他每天还在学俄文,因为他的心中想着终于有机会可以到共产主义的“祖国”去看,可是他三个月的访问,“你在他的日记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改变”。     

    看了反胃 蒋给希特勒的密信

    美国纽约图书馆举行的《百年压箱珍品展》,展出两百多件珍贵文物和罕见书籍,其中有一封是二次大战时蒋介石写给德国总理希特勒的亲笔信。该展览分为四部分:“跳出书本的框架”、“收藏的欲望”、“看了反胃”以及“珍品古董”区。而蒋介石的亲笔信被放在“看了反胃”部分,这部分陈列百年中极具争议性的书籍,如色情小说、主张白人至上主义或纳粹主义的书籍。据报道,曾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举足轻重的蒋介石及德国纳粹政府总理希特勒,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之前关系密切。这封由蒋介石亲笔书写的信,内容就是感谢希特勒派遣大使前往中国,时间为1941年9月16日。这封蒋介石写给希特勒的亲笔信内容是感谢希特勒派遣大使莱谢荣将军抵华。当时,蒋介石与德国关系良好,除聘请德国顾问担任他的智囊外,希特勒还相当重视蒋介石,派大使驻中国。与此同时,蒋介石部队的武器大部分是德国提供的。

    罗斯福看好中国的暗地原因

罗斯福在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就考虑开辟第二战场,让第三国参战来分担美军的人员伤亡消耗。1942年1月1日在美国的牵头下,26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对德意日作战。但这些国家大多是弱小国,美国对他们并不抱多大指望。当时罗斯福考虑到能够有效帮助美国共同对日作战,分担美军人员伤亡的国家只有三个:英国、中国和苏联。

    罗斯福首先考虑的是英国,英国人当然是美国最靠得住的盟友,可是英国当时正忙于欧洲和北非战事,对在亚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是心有余力不足。驻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军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后不久便战败,向日军投降。不过驻扎印度的英印联军还是一只可以依靠的力量。

    罗斯福第二考虑的是中国,一来中国已经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军发动反攻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事;二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弹药。所以罗斯福设想了一个“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力”的方案,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由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区开辟第二战场,联手打击日军。但罗斯福对中国军队到底有多大战斗力心里没底。

    罗斯福第三考虑的是苏联,苏军的战斗力强,在战术上是美军的最好帮手。但罗斯福不敢肯定斯大林是否愿意对日作战,因为苏日两国之间1941年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根据该条约苏联有保持中立的义务。罗斯福不知道斯大林是否愿意撕毁条约向日本开战,或者斯大林会为向日本开战而漫天要价。另外出于防共的考虑,罗斯福也不很情愿苏联出兵中国和日本,因为这样有可能使中国和日本“赤化”,成为美国日后的敌人。基于以上的考虑,罗斯福决定首先武装中国,向中国提供物资武器装备,试图让中国承担起太平洋战场的主要角色之一。如果中国实在不行的话,再考虑苏联的参战。

    所谓“苏日中立条约”是苏联在欧战爆发后,为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于1941年4月和日本签订的有效期为5年的条约。该条约规定苏日两国在条约签署后的5年间保持相互中立,苏联承认“满洲国”,尊重“满洲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本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实这是两国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在向中国运送武器物资方面,美国又遇到了难题。因为当时中国的出海口均被日军占领,只有通过陆路向中国运送军备物资。苏德战争爆发后,经由苏联的新疆道路已不可用,由印度通往中国的印缅道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出兵占领英属缅甸,切断了印缅道路。所以美国希望英印联军和中国军联手打通缅甸道路,以便向中国运送军火武装中国。1942年3月,中国派出缅甸远征军,由美国中将史迪威任总指挥,在英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试图夺回印缅通路。

    蒋自称中国是四强之一 丘吉尔认为笑话

1942年1月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后,蒋要求美国派一个高级军官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1942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派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原是驻中国使馆的武官,是个中国通,能讲流利的中国话。史迪威对中国社会的实情十分了解,他对中国政府的腐败非常不满,他常说:“三亿九千九百九十万的中国人是好人,剩下十万是贪官污吏。”史迪威是理想主义者,对中国的期望很大,他刚上任不久就提出中国军东进夺还武汉,南进夺取河内的作战计划,但蒋介石对他的计划毫无兴趣。不过在史迪威的多次要求下,蒋介石委任史迪威出任缅甸远征军全权总指挥,罗卓英、杜聿明任正副司令长官。

    史迪威上任不久就发现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存在严重问题。欧美国家军队的军官对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不管是谁,只要有指挥权就能指挥调动军队。中国则不然,中国军队的上下级关系由个人恩惠关系决定,军官只听从某个人的命令,其它人即使有指挥权,也指挥不动军队,是典型的私家军。虽然蒋介石明言缅甸远征军的指挥权归史迪威,但事实上缅甸远征军只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史迪威并不能有效指挥军队。

    英印联军和中国远征军的这次作战被日军打败,英印军退回印度。由于中国远征军退回中国的退路被日军切断,史迪威命令中国军队撤往印度,但蒋介石越权指挥,命令中国军队撤回云南(蒋介石经常越权直接指挥,对此李宗仁等人也多有批评)。最高指挥部的不统一使远征军的军官们十分为难,结果有两个师听从史迪威的命令撤往印度,其他则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撤回云南。在退回云南途中,远征军迂回穿越人迹未至的原始森林,结果饥饿和疾病导致士兵大量死亡,10余万人的部队最后回到云南的只有4万人。撤往印度的两个师改称中国驻印度军,驻扎在印度的兰姆咖。驻印度军在印度接受了美式训练并采用了全式美式装备,后来成为中国最精锐的部队。

    史迪威从印度回到重庆后,要求处分那些不听从他命令的中国将军。根据欧美国家的军法,军官不服从上级命令要受到最严厉的惩处。史迪威称他作为远征军全权总指挥,部下不听他的命令理应受到惩罚,提出要枪毙四个不听命令的师长。但欧美的一套在中国行不通,蒋介石采取了宁人息事的方法,将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调任,五十五师师长陈吾勉处分了事。史迪威对此非常不满,认为必须对中国军队进行结构上的改造,由于他对蒋介石的部队无法插手,史迪威提出他到印度亲自训练一只10万人中国军队的计划。史迪威说:“如果给予正确的指导,中国军队不逊于任何国家的军队。”当时退到印度的中国军队约有1万余人,史迪威要求蒋介石向印度空运人员,把驻印度军补充到10万人,但蒋介石对此十分冷淡,因为蒋介石不希望看到中国出现一只不听他指挥的强大军队。在史迪威的再三催促下,蒋介石前后只向印度空运了1万多人,使史迪威的10万人训练计划受到很大挫折。

    由于第一次缅甸战役没有打通印缅道路,美国只得靠大型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向中国运输物质,运输量平均每月1000吨左右,并不能满足需要。1942年欧洲和太平洋战区都十分吃紧,美国无暇顾及中国战区,所以1942年到1943年上半年,中国战区比较平静,没有什么大的战事。1942年10月10日双十节,蒋介石向中国国民发表声明,强调中国已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四强(美英苏中)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听后说:“(中国)是四大强国之一,别是笑话吧。”1942年10月以后,蒋介石开始向英美交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香港等殖民地。在废除租借领事裁判权方面,英美均表示同意,但在香港问题上英国不肯让步,中英双方谈判一拖再拖,最后中方让步,于1943年1月11日和美英签订了香港问题除外的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协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