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 宋晓军:奥运会与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

(2008-08-15 10:28:20) 下一个


 

今年是中国开始自行研制核潜艇50周年,也是中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20周年,正好赶上奥运会。于是我在上一期《三联生活周刊》写了一篇“奥运会与中国核潜艇”。现在贴在这里留个记号。

                              奥运会与中国核潜艇

    “正当主流媒体全部被北京即将于8月8日至24日举行的奥运会筹办工作所吸引时,一个明显的事实却被忽视了。事实上更重要的是:中国正通过建造意在国际舞台上挫败美国的核武器以图称霸世界。与这一即将发生的事件相比,奥运会就显得如此苍白。”这是美国多家媒体的特约撰稿人南希·萨尔瓦多(Nancy Salvato)7月25日在美国共和党保守派的著名网站——GOPUSA上发表的题为“180枚弹头:中国的军事野心”文章的开头。文章中根据美国军事专家的提供的“证据”称:中国目前拥有的5艘094型核潜艇可携带的JL-Ⅱ弹道导弹至少有180枚核弹头,这些核弹头将用于打击关岛、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看了文章后,我想到了20年前的奥运会与中国核潜艇。

    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前的9月上旬,我在渤海边的一个招待所里,与众多媒体人员和科研人员等待着目睹中国第一弹道导弹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JL-Ⅰ潜射弹道导弹)的时刻。当时很多体育迷企盼着天气快点好起来,争取能赶上回北京看奥运会转播。闲暇时大家的话题自然就是奥运会金牌和当时苏、美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实力对比。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如同金牌排名一样,苏联的潜射导弹数量是绝对老大,而美国的是第二。不过,潜射导弹数量排名作为序数并不能反映质量,因此就像当时很多人关心女排能否在汉城拿到金牌一样,大家更关心的是在中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于1981年4月下水后一年时间里,美、苏相继服役的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俄亥俄级”和“台风级”的质量。因为当时隐隐约约知道4个多月前,中国核潜艇刚刚进行了深潜试验,而且似乎有些“惊险”。

    弹道导弹核潜艇作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可以在深海里隐蔽待机,因此潜艇耐压艇体的质量就十分关键。比如 “俄亥俄级”在建造时,为了保证耐压艇体的质量采用了HY-80低合金钢。钢锭经过加热、淬火、回火后被锻成钢坯,随后再被锻造成最小厚度为4英寸规格不同的耐压艇体用钢板。在这个过程中,钢板在摄氏1750~2100度高温中钢材的晶粒尺寸会发生变化,这样保证了每平方英寸钢板具有5~6万磅的有效载荷、8万磅的屈服载荷和10万磅的断裂载荷。然后钢板和肋骨在经过焊接成为耐压艇体的基本件,接下来再由2~4个基本件经过精密焊接和弯曲形成圆柱形的耐压壳替组件,最后再将各个组件合拢焊接为耐压艇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每条焊缝都要进行射线检测,有的还要进行磁粉探伤检查。

    20年前我们之所以关心这些材料和加工制造工艺最基础的指标,就像体育记者关心运动员的体能、饮食、训练方法甚至心理状态一样。可直到4年后我看到刚刚出版的《当代中国国防科技》一书后,才详细了解到1988年4月28日中国核潜艇的南海进行第二次深潜试验时发生的事情。“当潜艇到230米时,艇内陆续发出11次响声,有19处漏水,个别支撑角钢弯曲。艇长王福山沉着冷静,指挥若定。艇员均坚守岗位……。当核潜艇潜到最大工作深度,艇体不再发出响声,漏水亦未加剧。潜艇继续下潜。12时3分,2舱深度计的指针摆到极限深度,标志着参试人员写下了中国海军潜艇史上的最高纪录。深潜试验结果证明,耐压艇体结构和通海系统可靠……。”如果1988年的9月15日在我们看见中国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那一瞬间之前亲眼见到了那一幕,我们还会觉得回北京后看到中国女排与苏联女排那场比赛有那么扣人心玄吗?

    20年过去了,美国与俄罗斯的海基核力量对比像奥运金牌排名一样发生了逆转。截至2007年底,美国拥有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约1728个实战部署弹头,而俄罗斯仅拥有1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可携带约624个实战部署弹头。这一“核不对称”的现状,也许正是南希·萨尔瓦多写那篇让美国人少关注奥运多关注中国核潜艇文章的真实意图。不过作为中国人,看到她这篇文章以及美国大选期间一些政客对中国海基核力量说三道四时,也应该了解这样一个事实:自2002年后,美国将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从大西洋调至太平洋,扩大了对中国目标的覆盖。此后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威慑性巡逻有60%在太平洋,而20年前这一比例只有15%。

注:南希·萨尔瓦多是一个为美国民众进行宪法扫盲以提高民众政治素质的基础教育项目负责人,她同时也为伊利诺斯州一位共和党参议员服务。(文章原载2008年第29期《三联生活周刊》


我20年前在另外一条船上拍的当时中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