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刚刚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里写完一篇“奥运会与中国核潜艇”,想起来上周的专栏写的文章应该与奥运会也沾点边。当时的题目是“遍地都是‘中国航母’”,在奥运开始前改个题目发上来留个记号。
遍地都是“中国航母”
“中国要在上海建造自己的航母了?” 7月22日我从上海回来后,很多人见了面都这样问我。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英国一家网站——《今日中国防务》(
http://www.sinodefence.com)在7月22日以“新设施提供航母建造能力”为题,声称中国将在上海刚刚建成的长兴岛造船基地建造1~2艘5~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并称首艘中国研制的航母有望在2015年进入海军服役。如果知道100年前英国与产业急速扩张的德国进行战列舰造舰竞赛的背景,以及7月3日英国国防部刚刚与工业界在“皇家方舟号”航母上签署了30亿英镑建造两艘未来航母(CVF)合同的信息,你就可以断定,这次英国媒体无疑是像不久前将北京奥运比喻为1936年柏林奥运一样,又将造船业急速扩张的中国幻想成了当年的德国。
这次《今日中国防务》例举中国自行建造航母的“证据”是长兴岛造船基地拥有一座580米×120米的干船坞。如果在维基百科上搜索“干船坞”一词,可以发现最早的干船坞就出自中国的宋朝,而至今干船坞仍是造船厂有限的核心资源。自1820年第一艘铁质船以来,虽然钢制机动船逐渐替代了木制帆船,但是随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钢制机动船仍然采用木质船的制造工艺,即将零部件在船坞里的船台上逐件铆接为整船,但这种铆接造船占用船坞的时间就很长。20世纪中叶前,随着全焊接技术对铆接技术的替代,分割的船体很容易被连接在一起,于是就出现了分段式造船技术和工艺,即将整船在图纸上划分为若干个分段分别在车间里建造,最后再运至船坞边上用吊车吊放在船台上连接为整船,这种造船方法大大缩短了每艘船占用船坞的周期,因此衡量造船效率时往往有每年坞门开门放水批次的指标。随着造船设备的技术进步和造船业的激烈竞争,又出现了将几个分段在船坞外连接为几百甚至上千吨的总段,最后再用大吨位的吊车吊放到船台上连接为整船,因此在衡量总装船舶时,也有一艘船用了“多少吊”这样的指标。几年前美国《探索发现》频道播放的“杜鲁门号”航母建造过程的电视片中,就用纽波特纽斯船厂662米长的船坞和900吨级的龙门吊展示了这种总段造船技术。
虽然大船坞是目前建造航母的必备条件,但是军用舰船在建造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上远比民用船舶高。比如建造军舰用的都是高强度低合金钢,而且钢板的厚度往往比民船薄,加上军舰的舱室一般要比民船多十几倍,而且在由于对速度和众多复杂装备安装的要求,在钢板切割、线形弯曲和焊接上都有极高的要求。近些年随着民船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追求效率、降低成本,民船在精细造船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而这又促进了军舰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比如美国可能在今年开工建造的下一代航母——CVN-21上,就拨了巨资研究数控激光切割与焊接、消除厚钢板分段焊接变形、高强度钢焊接、金属加工需求概念、钛合金复合材料应用等造船技术和工艺,而这部分的费用支出,又可以在建造过程中采用大量类似计算机等成熟的商用技术节省装备研制费来弥补。而这种由全球利润供养的高技术反过来向传统制造业输血的状况,正是很多制造业大国梦想追赶的。
由于我刚刚从上海回来,因此我知道英国《今日中国防务》提到的3号船坞,是为建造7000TEU(标准集装箱)以上大型集装箱船而准备的(年产能为10艘)。也就是说,江南造船集团继1999年在上海外高桥建立了以17.5万吨级好望角散货船和VLCC30万吨级油轮为主打产品的大型造船基地并有了手持订单的积累后,开始在长兴岛更大的造船基地上冲击技术和工艺要求相对更高、由韩国和日本主导的大型集装箱船高地了。事实上,就能建造5~6万吨级中型航母的干船坞而言,中国从南到北可能已经不止10个了,但是作为通过海洋殖民扩张进而在全球“持剑经商”的鼻祖——英国人,为什么偏偏认为有143年历史的江南造船集团要为中国造航母呢?假设他们注意到了出镜率很高、由江南造船集团承建的“鸟巢”钢结构后,会不会联想到近两年开始发展很快的平地造船技术而惊呼出:“中国遍地都能造航母”呢?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只能回答说:造船业不仅是中国工业化的起点,而且是百余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背景和底色。(
该文原载2008年第28期《三联生活周刊》)
长兴岛造船基地模型
长兴岛造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