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QSZ92式9mm手枪之不足 刘宏勋 韩清利 马志杰
92式9mm手枪在2001年8月举办的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比赛中,不仅经受了恶劣环境的考验,同时以优良的指向性、良好的射击精度、舒适的握持感觉、合理的人机工效等优点赢得了参赛队员的喜爱。载誉归来,中国侦察兵参赛队员们认为:92式9mm手枪的确是一支好枪。但在使用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么,中国侦察兵在使用该枪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1.手枪弹匣通用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机工效发挥
92式手枪的弹匣是与手枪配套装备的。例如:枪号为001的手枪,那么它配备的弹匣即为001B1、001B2、001B3......如果把其他枪号的弹匣装在001号枪上,就可能出现弹匣推不到位的情况。还有些弹匣即便是能装到位,但射击中经常会出现第一发枪弹发射出去后,第二发枪弹上不了膛的情况。事实上,手枪弹匣通用性不足严重影响到人机工效的发挥,尤其是在实战中,射手根本没有时间去辨认或区分弹匣的型号。所以,应积极改进92式9mm手枪弹匣及握把的制造工艺,努力提高92式9mm手枪弹匣之间的通用性。
2.瞄准线上的平均弹道高不统一,选择瞄准点的难度加大
所谓瞄准线上的平均弹道高是指平均弹道上的任意一点到瞄准线的垂直距离。一般而言,同一类型的枪在相同射击距离上,其瞄准线上的平均弹道高基本是统一的。如:国产54式、59式手枪虽然出厂年代(或批次)不同,但是25m距离上的平均弹道高却可区分为12.5cm、25cm和归零3种情况;国产64式、77式手枪在25m距离上的平均弹道高大都为12.5cm和归零2种;相比之下92式9mm手枪瞄准线上的平均弹道高却显得较为混杂。比如:组建参赛队之初,我们领取了45支92式9mm手枪。试验射击发现:在25m距离上,平均弹道高归零的有4支,12.5cm的有6支,25cm的有28支、28cm的有4支,其他的3支。从显示数据中不难发现92式9mm手枪瞄准线上平均弹道高的混杂程度。我们知道,瞄准线上平均弹道高不一致会对射手射击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增加瞄准的难度。在此次国际侦察兵竞赛的短枪城市巷战射击中,设置的目标为直径不足 30cm的小型圆环靶,要求射手在25m距离上实施速射。而中国侦察兵使用的92式9mm手枪在25m距离上平均弹道高多为25cm,因而参赛队员不得不根据射击经验实施透空瞄准,这无形中就增大了命中目标的难度。二是不利于特种作战。特种作战对武器命中精度的要求极高,有时需要对敌一枪致命,否则就会贻误战机,甚至丧失生命;有时却仅需要击中敌特定部位,使敌失去抵抗能力即可。特殊条件下的射击要求射手对手枪的平均弹道高应了如指掌。而在实战中,射手所用的手枪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的专用枪。可见,同一类型的手枪平均弹道高混杂,对精确射击就非常不利。笔者认为:应对影响92式9mm手枪瞄准线上平均弹道高的瞄准装置(缺口、准星)进行统一的设计,使同类(或同批次)的手枪瞄准线上平均弹道高趋于一致,并且在25m距离上平均弹道高最好归零或为12.5cm。因为手枪射击一般对付的是50m以内的目标,如果在25m距离上平均弹道高归零或12.5cm,那么对50m距离内的胸环靶(高、宽各50cm)瞄准射击时,均不会出现透空瞄准的情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射手瞄准的难度,便于提高射击精度。
3.机件繁琐,分解结合困难
92式手枪拆分居然需要5步才能完成:卸下弹夹,卸下挂机扳把,卸下套筒,取出复进机,取出枪管套和枪管。结合时按相反步骤,也是需要5步。分解零件竟然达到10个。
甚至在第3步“装上套筒”时,出现“套筒后推不到位,无法装上挂机扳把,不能及时完成武器组装”的现象。
在这些方面明显不如1950年我国仿制苏联马卡洛夫手枪而定型的59式手枪,分解时只需3步:卸下弹夹,卸下套筒,取下复进簧。并且部件只有4个。
其后我国自行设计的64式,77式等手枪继承了59式的上述优点,减少机件,较少分解结合步骤。
但不知到了90年代末才定型的92式却没有汲取这方面的长处。
4.弹匣装入握把费劲,常出现装不到位现象
使用92式手枪进行射击,一个必不可少的动作是将压好弹的实弹匣推入容纳弹匣的握把内。但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弹匣装入握把时必需使劲向上推,或者用左手掌向上磕才能到位。如果射手用力稍小一点,就可能出现弹匣装不到位、拉套筒向后不能推弹上膛的情况。相比之下,54式、64式、77式手枪却很少出现类似问题。
5.弹匣扣外凸,弹匣易脱落
与国产54式、64式及77式等手枪相比较,92式手枪的弹匣扣显得大且外凸,其优点是卸弹匣时容易。但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弊端,即左撇子射手使用或双手握枪射击时,一旦无意中手指(掌)力量压在弹匣扣上,就会导致弹匣向下脱落,使得第二发弹不能顺利进入弹膛,有时甚至会出现弹匣脱落到地上的现象。当与持枪之敌面对面射击时,"弹匣脱落"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6.瞄准具照门的缺口较宽,不利于快速准确地瞄准射击
92式9mm手枪的机械瞄准具的缺口宽3mm,比原国产手枪的缺口宽出了约1mm。相比之下,射手使用92式9mm手枪瞄准射击时,会产生两种不利的影响:一是武器的射弹散布增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在研究照门(缺口)的尺寸对射弹散布的影响时发现,照门(缺口)太宽或太窄,射弹散布都会增大。当缺口宽度为1mm时,武器的射弹散布最小。若按此结论推断,92式9mm手枪的射弹散布就会比原国产手枪的散布大些。二是构成正确瞄准点的速度减慢。射手已习惯用原国产手枪的缺口实施瞄准,当缺口宽度突然增大1mm时,就显得很不适应。况且缺口越宽,就越不易与准星平正,这无形中就降低了瞄准速度。笔者认为:对92 式9mm手枪的机械瞄准具做必要的调整,最好与原国产手枪的一致。即缺口宽度为2mm,准星宽度 1.5mm为宜。
7.有偶发性哑弹或卡壳现象,综合战技术指标受到一定的影响
虽然92式9mm手枪比原国产手枪的故障率有所降低,但仍然没有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标准。比如,使用中92式9mm手枪曾出现过卡壳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排除故障的方法一般是拉套筒向后,被卡的弹壳就会弹出。但92式9mm手枪却出现了弹壳和紧随弹壳后的第一发实弹同时被抛出的情况。此外,射击中还出现过一次击发不响枪,两次击发后才响枪的情况,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它对武器系统的整体效能影响却非常大,很有必要找出原因,通过改进提高,使92 式9mm手枪的性能更加完善。
8.枪套太紧,容易磨损手枪瞄准具的发蓝层
92式9mm手枪的枪套设计得太紧,这给射手装、取手枪的动作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多次实施装、取手枪动作后,因手枪与枪套产生磨擦使得机械瞄准具缺口(或准星)的发蓝层出现脱落。久而久之,就会使瞄准具磨亮反光。射手在阳光下瞄准时,被磨亮的缺口(或准星)会产生虚光,加大了射手辨别真实缺口(或准星)的难度,引起不必要的瞄准误差,影响射击精度。所以,对92式手枪的手枪套做适当地改进,达到装、取手枪自如且不破坏手枪发蓝层之目的。
9.此外,在一些资料中,还过分渲染了92式手枪的射击精度,称92式手枪在25m距离上,其射弹散布R50小于25mm;R100在65mm以内。经过多次试验我们感到此数据并不可靠,有夸大其精度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