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国计划建设数十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

(2007-09-18 12:46:55) 下一个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 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江国成、常志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张庆伟16日说,“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我国将建立由60至70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张庆伟说,上述空间信息系统包括通信广播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等。明年,我国将发射由3颗小卫星组成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并计划在2至3年的时间内,将卫星数量增加到7个,以便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预测、评估,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减灾和环保能力。

他在出席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卫星的研发正在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我国今年将发射首颗绕月探测卫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曾在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上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研制近100颗空间飞行器,包括通信广播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六大系列。

马兴瑞说,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气象卫星、包括风云3号极轨道气象卫星和风云4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将提高中国对重大灾害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正在研制的资源一号02B、03、04卫星,将在农林、水利、矿产、海洋、减灾、环保、城市规划与管理、测绘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正在研制的海洋二号卫星可以对海面风场、浪场、浪高,海洋重力场,大洋环流和海表温度场进行全面观测。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国航天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运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显提高;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建立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卫星通信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分步建立满足应用需求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初步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空间科学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10多万员工,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卫星和太空飞船的研制者。

来源:新华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