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雪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正文

之二:小溪远行

(2007-05-16 11:31:57) 下一个
几日几夜,尝在宾馆促膝而谈,餐桌上把酒言欢。所知其贵乡,既有东北宝地,又有云南丽水;既有西北大漠,又有江浙天堂;既有深圳特区,又有内蒙草原。亦有我等京飘一族,不分来处,殊途同会,欢聚一堂。

先说说我们可敬的农民兄弟,此位来自云南玉溪、昆明之南,家乡风景之美,不在话下。真名隐去,暂称其为小溪。世代为农,默默耕耘于西南一野。

小溪中学毕业后,一边耕田、一边写作,田间地头的酸甜苦辣皆倾泻于纸上。渐渐地在县级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遂引起文化局人士的注意,于是乎召见村长,安排小溪担任村间小学民办教师一职,微薄工资由村提留款自行支付。

小溪大受鼓舞,田间课堂两边穿梭,诚惶诚恐,风来雨去;勤勤恳恳,无不出色,颇受乡亲和学生爱戴,堪为村中表率。

白日忙碌,常在夜晚妻儿就寝后,掌灯写作,长期不辍。时而也大着胆子,向那作协的重量级刊物《诗刊》和《人民文学》投稿,多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偶尔发表一篇,便会沽酒一醉,亲友同庆。

一日,人民文学发来一函,递与县文化局,诚邀小溪于仲夏时节到北京参加笔会。文化局领导拍着小溪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县被邀请的可就你一个啊,要珍惜!若你决心去,局里虽说资金不多,也愿意给你贴补些路费,你看咋样?”

小溪颤颤微微地拆开信,一边读一边听着领导温暖的话语,激动得热泪盈眶。把信收好,握着领导的手,说道:“您放心,我克服困难!这也是咱县的荣誉,乡亲们也会支持的,我一定去。”

小溪与妻儿亲友如何积极准备、解决远行的费用,略过不提。

几个月后,从未出过省的小溪来到了中华之都,北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