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渗透–父母责任中的大爱 (纪念父亲 六)
(2012-11-17 17:21:02)
下一个
父亲虽有一兄一妹,但由于生父离世﹑兄长过继以及和妹妹年龄15-16岁悬殊, 父亲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单亲和独生子环境下长大;狮子座的父亲性情自我。母亲有兄弟姐妹九人,大家庭长大的母亲包容和通达。性情不同的父母两人却都一致的深感自己为兄为姐的责任,尽心尽力的帮助和扶持双方的兄弟姐妹,尤其是他们的子女成长,为这一大家子人一起过上好日子尽所能及。用母亲自己的话说,子女好了,他们会老来有福,不用我们挂牵。事实也证明了父母朴素的责任感中的超远见。如今那些长大成人的能干独立的小孩们个个成了家中的顶梁人,是大家更是他们自己的父母的骄傲,正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八十年代初父母调进城后,由于工资低和四个能吃能长的小孩,家里钱粮常常不足。在那买粮需要粮票的年代,还没成家的小姨妈常常把攒下来的粮票拿来救济我们。暑假母亲在自己没有课上和会开的时候,带上老二老三去筛煤赚点补贴,此时的老大已离家住校上高中。由于煤灰熏呛,母亲得了鼻炎和咽炎,才不得不停止。为了省些买蔬菜的钱,住在一起的已退了休的爷爷在院前院后种上青菜瓜果;奶奶还养些鸡。刚刚在新的环境下踏实下来,即使生活艰难,母亲便开始在家中接纳初中就远离家需要照顾的亲戚家的小孩,吃住和我们在一起。以后的几年里,加上爷爷奶奶,家里常住人口是八个。
慢慢地父母的工资由原来的三十多增加到七十多。但此时家中的三个男孩已成为大小伙,胃口特大。母亲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常常在快罢市的时候去买,此时该回家的卖主会比较达成讨价还价的交易。买的时候尽量的买那些好砍价的好坏掺和的菜,拿回家后,奶奶仔细的挑拣,好的炒菜,坏的喂鸡。此时在君山农场的舅舅和亲戚们常常给家里送蔬菜﹑瓜果和鱼,犹如雪中送碳。1984年老大离家上大学,每月给老大寄些生活费给原本拮据的家庭开支又增加了负担。老大老二老三为了争些零花钱,暑假打些零工,比如去母亲学校买冰棒给暑期活动的学生。此时父母的兄长﹑姐姐和其他亲戚们大点的孩子们开始进城打工,母亲热心地帮他们寻找机会,家里是他们可以随来随往的驿站,短住几天,长则一年。前后有七八个这样的孩子。
接着老二老三老四考上大学, 父母高兴瞬间后便纠结于长达几年的每月要寄出的三份生活费,等老四上学时老大已毕业一年;九年时间里家里每月总要给上学的孩子寄出生活费,其中有四年同时要寄三份。那年代没有银行卡,寄钱要填汇款单从邮局汇款。家里那时有一抽屉专门放空白的汇款单。 几年后母亲暂下来的汇款回单有厚厚一摞。那时逢年过节收到的来自亲戚们的压岁钱和资助是家里的及时雨。每月的工资一发,母亲先把要寄出的钱留出来,用剩下的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细心的母亲要父亲填写汇款单,因为母亲认为父亲的字好,以便激励我们,看样学样,遗憾的是我们没人合格。为了补贴家用,母亲开始不辞辛劳地每天下班后在家辅导学生;此时的爷爷和奶奶同样辛苦地一起负责煮饭打扫洗刷等后勤。经济如此拮据的父母一如继往的照顾其他亲人。由于父亲的工作单位附近的小学比较好,姑姑和伯伯家的需要读小学的小孩便也寄读在家中,短则两年,长则六年。那些需要上好高中而父母又住的远的孩子,也是常住几年。尽管此时我们姐弟四人都离家了,可家里常住人仍是七八个。我们寒暑假回家时家里吃饭的人常是里﹑外两层。 记得有一次家里打趣地要老四洗碗,老四看了看吃饭的人,在桌上当着大家感慨自己运气不好,又多了几个大菜碗和几个饭碗。那天家里来了客,大人们赶紧陪不是,嬉笑中再也不提洗碗的事。
如今过惯了自己小日子的人都知道家里添一人吃饭的家务和繁琐,而父母的生活里却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这样照顾着亲人, 不仅不厌其烦,还常反省自己的不周,因需要照顾人的太多而忽略了有些,担心没一碗水端平。 这样的日子直到我们这辈近三十人全部长大成人。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小孩通过自己的努力近多半考上高校,走上了与父辈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路,其中硕士五人,博士两人;那些没进高校的孩子顺势而为,不断努力,生活中也充满了希望和惊喜。
今天是妈妈生日,遥祝妈妈生日快乐!希望妈妈今天能感受到了我们的爱!
让我们一起努力怒放自己的生命和才能,让关爱我们的亲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