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陈水扁接连出招 台政坛满眼“牛粪”

(2007-07-25 01:30:18) 下一个
2000年和2004年两次在“大选”的最后关头“咸鱼翻身”的经历不仅为扁和民进党赢得了“选举高手”的“美誉”,也让他们笃定了这样一个“作战理念”:在台湾的选战中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看谁端出的“牛肉”多,而是谁身上的“牛粪”少——

  “疑似牛肉”不如“揭马弊行动”

  尽管民进党当局的“一周一利好”让岛内股市出现了7年未见的亢奋,使绿营看到了一些用“拼经济”的口号吸纳中间选票的希望;尽管台“立法院”临时会修正通过“老年农民福利津贴暂行条例”让他们对保住基本盘有了更多的想法,但扁还是在这种时候以自己的一连串动作向党内传递出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快忘了这些只能带来短暂而虚假“荣景”的“疑似牛肉”吧,它们帮不了民进党,赶紧准备好“牛粪”才是“正道”。

  扁要求民进党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推动“党产公投”,以此“剿灭”国民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国民党的党产全部收光光,国民党的人就会走光光,民进党就可以挖光光。”

  还有一件事更重要,就是要把尽可能多的“牛粪”泼向马英九。民进党为此专门成立了“揭马弊行动中心”,一下子弄出了包括中广空头交易弊案、“国发院”弊案、大小巨蛋弊案、北市银超贷中广弊案、贱卖北市银弊案等“九大弊案”。如此这般,纵是马英九这只“不粘锅”有天大的本领,想要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也绝非易事。就算还是不能“干掉”马英九,至少也可以借此营造出马弊案对垒谢弊案的直接效果,将选战彻底导入“以烂比烂”的轨道。

  “以烂比烂”“牛粪”泼马也泼谢

  在扁和民进党这样的“战法”之下,检调在调查马英九“特别费”案的过程中,出现侦讯笔录记载与现场录音天差地别这样“笔录不实”的“失误”,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对国民党而言,他们的当务之急,除了要躲避对手泼出来的一堆堆“牛粪”,还要如何应对他们利用一些历史事件打出的“悲情牌”。比如,面对民进党方面上周借纪念“解严纪念日”活动所上演的“重返龙山寺”吃“解严包”、陈水扁面对电视镜头公开否认解严是当时的“德政”以及一遍遍诉说自己曾因主编蓬莱岛杂志被捕入牢的“悲惨遭遇”等一幕幕闹剧,国民党如何才能让选民相信,台湾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官员贪腐、经济停滞、民生困苦,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个7年来始终在忙着清算国民党“老账”、拼命在历史伤口上撒盐的“执政党”等,又如何让选民相信,他们端出的“政策牛肉”能够给台湾的未来带来真正的荣景?

  其实,扁的“牛粪”可不只是泼向马英九,身为民进党“民主选出”的“总统候选人”,谢长廷同样不能幸免。

  上周,台“最高检察署”特侦组突然南下高雄,侦查谢长廷涉及的几家弊案,据说特侦组发现不少新疑点及新事证,已将谢列为本案被告。按岛内媒体的说法,老案重启侦查,说明“特侦组可能要玩真的”,这是扁借“司法”的手敲向迟迟不肯就范的谢的一记重棍,目的是要谢长廷在痛疼中明白一个“王道”:不向扁妥协,必被乱棍打死。

  与此同时,陈水扁再次就谢的副手问题下出“指导棋”,直言谢应该找“会赢的人”,而不是找自己喜欢的人;而在谢长廷的竞选团队中,人们也惊异地发现了扁的子弟兵罗文嘉、马永成、陈其迈等人的身影。难怪谢阵营的人会发出“来自扁的力道确实很大”的感叹。

  “打死不说”扁长斗法好戏还在后头

  在外人看来,被扼住了咽喉的谢长廷除了向扁求饶别无选择,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看看谢谈及副手问题时“打死也不说”的硬拗作派、听听他“谢谢陈水扁的指教”的不敬话语和借着台美关系的话题放出的那番“有的人这方面做得还有些不够”的呛扁言论,尤其是在接受境外媒体访问时所表明的“不赞成民进党修改‘台湾前途决议文’”、“‘宪法一中’是对台海现状最好的描述”的态度,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扁长斗法,好戏还在后头呢。

  除了向自己的政治对手“泼粪”,扁当局也在不断给社会“添堵”。上周,全台大减刑开始实施,万余名各种案犯获减刑出狱,吓坏了民众忙坏了警察,社会各界怨声载道。尤为不堪的是,一些毒犯一走出监狱,还没顾得上向扁谢恩,就急急忙忙找来毒品大抽特抽,结果是十多人暴毙、多人被重新收押。外界怎么想扁当局才懒得去理会呢,因为这一切早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也许他们此时正忙着推算放出去1万名案犯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风光和体面,增加多少选票,再通过“拼治安”将重新犯罪的人抓回去又能给他们添多少分数呢?

  还是在上周,为了配合扁即将展开的出访中美洲“拼外交”活动,台湾“外交部”开始研拟“减免邦交国外债计划”;华航抛出了一份采购6架波音787客机的大单,希望以此为台美之间关于扁过境美国的地点和规格的谈判增加筹码,让他最后再风光一把。

  上一周,陈水扁还在公开场合放出话来,任内绝不承认大陆学历,也不开放大学院校到大陆招生。而台“教育部”则宣布将推行一项所谓“教科书不当用词检核”计划,共有5000多个带有“一中”意涵的日常用词被列为“不适合用词”。“去中国化”去到这份上,也真是难为这些绿营政客了。(谢克)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