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样智者 两种命运

(2005-01-11 08:01:07) 下一个

01/11/2005

当身着学生装的杨振宁和邓稼先先后登上轮船来到美国留学的时候,他们拥有的也许是同样的梦。

当西装革履、春风得意获得诺奖的杨振宁发愁长岛房子、身披旧军大衣的邓稼先在茫茫戈壁滩上勘测原子弹实验场的时候,他们拥有的一定不是同样的梦。

当邓稼先身患癌症全身大出血英年早逝、默默离去的时候,杨振宁正滔滔不绝向台湾记者兜售李政道如何偷走了他的灵感。

当杨振宁82岁‘老灵魂’喜得上帝礼物28岁瓮女为妻而被世人大肆炒作的时候,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再记起那个解密后中央曾经大力宣传的‘两弹原勋’邓稼先。

同是西南联大的同学,同是留美的博士,同是绝顶聪明的智者,命运如此不同,实在让人感叹!

无疑,杨振宁比起邓稼先,在个人生活上绝对是个胜者。杨公在长岛有百万豪宅,在清华园有装修一新带电梯的两层别墅,身为中美亲善大使,国内接待规格之高让人惊叹。据说早年是‘为了照顾杜夫人’,杨公不能早日回国,不得不长期旅居生活优越的国外,直至杜去世后82岁高龄的杨公才‘迫不及待’终于回到祖国和28岁小娇妻相依相伴,享近天年。如此一生荣华富贵,有几人不羡慕?

反观邓公,投身茫茫戈壁滩,一辈子隐姓埋名。遭遇核弹点火未爆,众人面面相嘘、不知所措,邓公一句“我是总指挥”,不惧高强度辐射,只身走进实验场双手捧出哑弹。。。后患绝症,全身大规模出血到不能用布擦干净之地步,抛下爱妻,撒手西去。。。

说到贡献,估计没有几个人敢说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定比‘两弹原勋’就强,或者就差!?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就是拿上十几个诺贝尔,也抵不住一颗原子弹!综观天下,无论多少年的发展,终究还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从原始部落的刀枪剑戟,到现在的飞机大跑,就只有一个游戏规则:你弱,就被打,你穷,就被欺!从古到今,种族灭绝、侵略掠夺、宗教仇杀。。。哪一刻停止过?

中庸思想统治下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也许永远就是别人的一块‘肥肉’!?谦恭有礼、黄脸庞的中国人即使再西装革履、洋文流利,也或许永远难以得到别人真正的尊敬。

“我们自己的原子弹!”,邓公的梦想,终于在罗布泊升起。世界震惊!这个重大意义,不用提在当年苏俄夹击下的中国,就是放在现在,也不言而喻!

如今的社会,到处充斥着诸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享受人生、个人幸福、个人发展、小家庭、面子、钱、荣誉。。。等等世俗、功利的调子,绝不会再有人为邓稼先这样的‘智者’感动的痛哭流泪,更多的只是茶余饭后对另一个‘智者’杨振宁老少恋花边新闻的不知是嫉妒还是愤恨的唾沫星子。绝不会再有人像邓稼先那样为了国家、民族、事业,不顾个人利益,更多的是要么就待在国外昏昏噩噩,混吃等死,不‘黄皮白心’就不错啦,要么就海龟回国、衣锦还乡嫌这嫌那,高不成低不就。更不要提那些随处可见的昧着良心,招摇过市,到处骗吃骗喝,为蝇头小利而不顾礼仪廉耻的卑鄙小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多么准确而又多么让人悲哀的现世名言!

倘若你我都是智者,能有谁会选择邓镓先的道路呢?我看还是做杨振宁容易些吧。: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作者: fenfen


那也是一种事业。
给你一个改变中国的机会和相应的权利,你要不要?
邓稼先能干的事情杨振宁未必一定干得了,能力是在运用中提高的。杨恐怕至死也不会造原子弹,他没把握住那个机会。死其实无足轻重,死得象邓稼先一样伟大得人没有几个,也没有几个有那个资格!


作者: 秋天红叶.
http://www.ouline.com/bbs/read.php?f=13&i=96723&t=96723#reply_96723

不知道说你什么好。能不能先稳定一下情绪,弄明白主体意再说话呢?
没看出来文章旨在贬杨,同时对现今社会的世俗功利进行讽刺吗?回头再看看倒数第三段。好吗?


国家利益重于一切,从小就受的这种教育。对这两位科学家,就不说当前正热论的杨翁恋,很当然邓老先生更受尊崇,无论从学识上还是为国家民族的贡献上。至于杨老,称得上是位了不起的知识精英,也曾为国家赢得过声誉,他的成就也不是我们凡人所能及的,现在那么多唾骂但我个人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贬斥。
我们是很不同的,都是普通人。最起码我是,也许有朝一日你能为国家做出像邓公一样的贡献,我也希望这可能会实现。一般伟人都会有宽阔的胸怀,虚心向上的精神,决不会小肚鸡肠,自以为是的。


再回答你的那个问题,如果我能有那样的机会,想都不用想,我要。
像邓公那样伟大的人不多,但是平凡中透出伟大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很多。
你注意过身边人的一些细微的事情所能透出的不平凡没?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毛臻 2005年1月11日10:34:18 于

赫赫,上次争邓和杨谁对人类贡献大

让我想起来爱因斯坦在普朗克(50?)生辰时的讲话,就是讲有三种科学家云云。老爱说普朗克是第三种,这我们大家都不可能比老爱知道的更清楚,那我就相信老爱说的,但是真正第三种科学家有多少呢?俺很不地道的猜测,真是很少。人有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有些人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有那样的荣光。


节选

在科学的庙堂里有许多房舍,住在里面的人真是各式各样,而引导他们到那里去的动机也实在各不相同。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我很明白,我们刚才在想象随便驱逐可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对建筑科学庙堂有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于作出决定。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庙堂里只有被驱逐的那两类人,那末这座庙堂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有机会,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都会去干;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桃树下的李子 2005年1月11日10:32:10


邓稼先,杨振宁同是绝顶聪明人但不同是智者

邓稼先是座山,杨振宁是块石,山不会倒,石会被风化。
邓稼先酿出的是美酒,杨振宁戴的是花环,酒越久越淳,花环鲜艳一时。
邓稼先的人格魅力让他卓然于群,杨振宁的因势利导让他跌入红尘。
对一个母亲而言,她喜于献花带来的荣耀,更自豪于撑起脊梁所面对的敬重。
完全理解这篇文章最后的慷慨陈词,的确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到处充斥这些和那些让人厌倦,憎恨的颓废和世俗,甚至是良心的泯没和道德的沦丧。但不是主流也不会是潮流,既然是怨声载道就说明不是人人都接受,在人们和整个社会受到沉重创伤之后,定会痛定思痛漫漫得以修正。
正象一首歌里唱到的: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给中国人一个时间站稳,抖掉灰尘,看清方向,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一定会重获人心的。

在抱怨抨击社会乱象人心不淑的同时,知道自己也是一个社会的人,洁身自爱也是在做改变这个社会的影响,努力和贡献,也给点时间让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得普遍的提高,相信21世纪是中国的,这不完全说是在经济上或军事上的,而是有关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
我太乐观,太爱国了是吗?是又有什么不好?

如果让我选择:做邓稼先,绝不做杨振宁!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Wangfan 2005年1月11日10:14:46

关键是国家要论功行赏

邓稼先对国家重于泰山,树碑立传,怎么干都不为过。杨振宁对国家轻于鸿毛,爱干嘛干嘛。

国家力捧杨振宁基于一点,就是杨证明了中国人脑子和外国人一样灵。这实在GP。杨也自以为是,在诺奖讲演中标榜自己是中西文化的结晶,这也很GP。

杨事业成功却了无感激之情,至今还要与李政道争名,实在无聊。我所知的几位诺奖得主都很谦逊。其实科学创造需要诸多因素,绝非一己之力能成功的。

除此之外,杨的荣誉,豪宅,晚年性福我都非常羡慕。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platypus 2005年1月11日08:21:44


父亲年过半百才生子如我,可谓老当益壮。只不过他埋头学问,从小便把我置之一
旁,鲜问寒暖。父亲和稼先先生是同时代的人,若不是父亲的海外关系,当年也会
和稼先先生一道付志戈壁。很小就听父亲提到过稼先先生,每每目光凝重,欲说无
语。问过父亲为什么回国,父亲笑而不语。问父亲后不后悔,父亲说后悔倒是没有,
但多少有些遗憾。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我不敢再问。人长大了才逐渐明白父亲
原来是心伤,祖国伤了老人的心。悠悠岁月数十载,白发欺上了父亲的头。他的理
想没能实现,可毕竟人是回来啦。想想父亲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姐姐和我,心上宽慰
了些。父亲说稼先君是英雄好汉,我欲拍案而起,叫一声好。稼先之血烂红如火,
染透了五星红旗。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微粒 2005年1月11日07:48:42

巧啦,今天我还和人谈到邓先生


了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会越来越认识邓镓先邓先生的。周末看乐了一眼天下无贼,说真的,很有些现实意义,的确现今的社会就如你文中所描述一样,可是我却知道也相信,无论在哪样的年代,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奉献的,我真的相信,这些人才是中国的良心。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知道自己远远做不到,但是我会喝彩同时也会对那些为了旁人做出个人牺牲的无论大人物,小人物充满敬意。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xiaoO 2005年1月11日09:00:47


People pursue different things in life.

Ynag likes the glory of being Nobel Laureate, money afforded luxury life style, stable family lif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it, if put you and I in the position, 95% of us will probably choose the same life path. Look at us, we stay in US and work here and like here, why? Because we are normal people, we choose to do so, we did nothing detrimental to the society at large by doing so.

On the other hand, Deng choose to solve problems under severe environment, we respect him for being the person we don’t have the guts to be.

But this does not give us the rights to criticize Yang, we can praise Deng for sure.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送交者: 毛臻 2005年1月11日08:50

俺觉得智慧固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生活的精明和生活的智慧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俺小时候受这些东西影响太深,高考之前要填核物理专业,跟老爹大吵三天,俺说俺就愿意去大西北就着黄沙啃馒头,只要随了俺的心愿,无论如何不抱怨。俺爹说你知不知道那些人献了青春献子孙,到后来多么后悔,死活要把孩子弄回去,俺不理他,结果俺老妈说,姑娘你听话一点行不行,不要让爹妈到时候一把年纪了还为你操心,算妈妈求你了。俺最后填了金融系。那个时候太理想化了,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今天看看老杨,再看看老邓,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许鹿希好像是许德珩的闺女。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文章来源: 公子明 于 2005-01-11 09:08:03

反对!他们是一种命运。:)

很多人因为最近迫于老杨施加给男女社会的压力,就把邓稼先拉出来给他比。

邓稼先当然是伟大的。但是,邓稼先的伟大在那个时代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众所周知,那个年代里,接近国防科技的人要经过严格的审查,解放后到文革前报考大学高能物理的如果家庭成份不合格,连志愿表都没有资格填。邓稼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幸运的,他是士为知己者死,死得其所。如果真要突出邓稼先的伟大,那就把那些搞了几十年还没有出息的国营企业,吃了几十年皇粮而离群众越来越远的政府机构来和邓稼先比一比,那么,高尚和无耻就立刻区别出来了。
狐狸葫芦 回复 悄悄话 文章来源: 小黄。,, 于 2005-01-11 09:50:29

  原子弹的威力令人恐惧,但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掰开过。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事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各国都想研制一种新武器来对付德日法西斯。有一天,著名的加拿大核物理学家斯罗达博士正在实验室里主持着原子弹引爆临界试验工作。他周围有许多科学家,也在全神贯注地进行着这项实验。
  临界状态是原子弹引爆的关键。原子弹平时保存需要安全,用时要在规定时间内爆炸。核装料装置平时要保持亚临界状态,以确保安全;而在爆炸时又必须使核装料迅速达到高超临界状态,以实现链式裂变反应。科学家发现,要从亚临界到高超临界状态的转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积木式的拼凑法。比如说把核爆炸装料分成两块,每块都小于临界质量,但如果合起来却大于临界质量。平时两块分开放着,每块都处于亚临界状态,不能发生链式反应;如果将它们迅速地合起来,就组成了一块超高质量的核装药,便立即发生裂变。第二种方法叫压紧法。利用普通炸弹的爆炸力量把分散的浓缩铀挤压到一块,使它超过临界温度而爆炸。斯罗达博士的试验,就是在探索和解决这种引爆的难题。
  那天,斯罗达正与同事们研究两块被放在轨道上的浓缩铀对合的临界质量。就在这时,一场意外的事故发生了。拨动铀块的螺丝刀突然滑落,两块铀在轨道上相向滑动,就在两块铀即将滑到一起的关键时刻,斯罗达奋不顾身地用双手把它们阻隔开了。
  这铀就是原子弹的核,只要合到一起,瞬间就会超过临界状态而发生裂变爆炸。斯罗达将铀分开,避免了一起极其可怕的核爆炸,不但实验室的精密仪器设备安然无恙,而且他的助手和同事们都得救了。
  可是铀是一种强放射性物质,斯罗达这位优秀的科学家为避免这场核爆炸的灾难,受到了高剂量的致命辐射,出事之后的第九天,他就离开了人世。加拿大政府和人民为了表彰这位优秀科学家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把他誉为“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