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树

开博前,我抬头看见了窗前的棕榈树,他高傲,挺拔,雅致而又独特。我的博客就叫“棕榈树”吧。
个人资料
北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京《文艺报》登载的著名评论文章

(2009-10-14 23:00:02) 下一个



《破茧》: 海外华文小说题材的重大突破                                        

      于 疆 

黄宗之、朱雪梅夫妇创作的小说《破茧》是移民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为题材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中国新移民家庭在美国环境下教育、培养子女所走过的崎岖道路,揭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两种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作者选择的这个题材不仅对海外华裔家庭也对国内民众的子女教育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近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在小说题材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作者以《破茧》为题,寓意弥足深刻:幼蝶唯有依靠自身的力量,破茧而出,才能彰显生命,展翅飞翔;任何越俎代庖、揠苗助长的做法只能将幼小的生命扼杀于襁褓之中。 

      中国人是一个特别重视子女教育的民族。中国人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又是和中国社会长期停滯在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的。小农意识的基本点,一是土地,二是子孙。土地是生活的源泉,而子孙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可见中国人认为教育子女,使之光宗耀祖,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中国新移民正是带着这种世代因袭的传统观念来美国寻梦的,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新移民第一代往往不能在自己身上实现其美国梦。他们之所以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在异国他乡艰苦拼搏,为的是下一代,他们寄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新移民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关注子女的教育,其另一个层面的原因是来到美国新大陆之后所遭遇到的歧视。这种歧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种族性质的,相当部分是属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歧视,就像中国大陆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歧视一样。这种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新移民奋发图强的决心,所以他们热切地希望下一代能在美国社会出人头地,报上一代的一箭之仇。小说《破茧》描述远鸿和蓝紫的儿子巍立在学校遭到其他族裔的歧视和欺负之后,立志要做一名警察,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然而,中国新移民不久就会发现他们望子成龙的思想和美国文化的大环境以及美国的教育方式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社会形态迥异的国家,他们的人文观念和价值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人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美国人崇尚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中国人强调家长意志和父母权威;美国人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快乐成长;中国人则奉行鞭策督促、不打不成才的信条。是故中国家长们难以认同美国学校的教育方式,他们担心快乐成长形同放任自流,而自由发展将导致玩物丧志甚至误入歧途。 

      哈佛大学教授,Vivian Louie 对这种观念上的分歧有着以下的论述:“来到美国的父母怀着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的动机,希望他们将来具有向社会高层进取的能力,但他们担心在美国文化和行为准则面前,这种能力或品质将会消失,而美国的那一套教育方式和他们所认知的正确原则,相去太远。”和新移民家庭的父母相反,他们的孩子们或者出生在美国,或者从小生活在美国,头脑里缺少中国固有文化的影响。由于自始经受美国文化的洗礼和美国教育方式的熏陶,他们既毫无选择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美国的一切,并且视为当然。 

      思想完全美国化了的子女和坚持中国观念的父母之间必然会产生磨擦,于是东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冲突转化成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将引起家长权威和家庭传统的完全颠覆,有的严重到父母和子女间的沟通能力完全丧失,甚至导致子女离家出走。小说《破茧》对欣宇和他的女儿安妮塔之间的这种冲突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想见,这种冲突如果处理失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破茧》是以小说而非报告文学的形式去描述这种体现不同文化和观念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是因为小说情节的虚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小说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要求的制约。而小说为了阐释它所体认的理念,也往往容易偏离其形象化的叙述方式,而不自觉地坠入罗辑说教的窠臼。 

      小说以两个不同知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中国移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以及这种教育方式与美国文化的冲突作为故事的主轴。欣宇和白梅是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典型知识分子,他们对两个女儿的教育可谓费尽心血,但是他们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仍然承袭了国内那种学业至上和家长权威的模式。尤其在大女儿安妮塔升入高中以后,他们一方面为安妮塔的学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对她的学业严加监督。他们冀望安妮塔高中毕业后能进入美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入读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 

      然而事与愿违,欣宇的中国式管教遭到了在美国长大的安妮塔的强烈抵制。作为一个teenager (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调适期,在美国父母眼中是当然的 trouble-maker (麻烦制造者),因而他们能够采取较宽容的态度。但是欣宇对安妮塔的逃学、交男朋友以及在网上聊天等等视同离经叛道,完全不能容忍。欣宇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加剧了父女之间的矛盾。小说在描写安妮塔为了参加高中舞会,一门心思选购裙子而怠忽学习时,欣宇发火了,父女间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安妮塔毫不示弱,她的火来得更大:‘我就是要去买裙子,我就是要去试!你剥夺我还不够,到如今我其他什么都没有,只有学习和分数。你要控制我到哪一天才肯罢休!’安妮塔发疯似地嚎叫。

      欣宇……,几天来强压在心头的燥动一下都涌了上来,他端起白梅放在他面前的那碗面条猛然朝地上疯狂地砸下去。” 

      欣宇在管教女儿上遭受的挫折迫使他积极地谋求解救之道,这时候他看了一本题为“松开你的手”的书,并从其中幼蝶破茧的故事中获得启迪,后来他又幸运地得到安妮塔读小学时的艾贝尔校长的颇具专业见地的开导。欣宇终于改弦易辙,放弃他一贯坚持的管教方式,最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父女矛盾得以化解,而安妮塔也进了理想的大学。 

      与安妮塔的际遇相比较,远鸿、蓝紫的儿子巍立走的是另一条道路。远鸿和蓝紫夫妇限于文化水平和语言能力,来美后只能从事搬家的苦力工作。由于经济条件低下,巍力从小就得分担父母谋生的操劳,甚至在风雪之夜帮助父母为顾客搬家到堪萨斯城。艰苦的生活磨练,不但锻炼了巍立的意志,也激发了他立志图强的决心。远鸿和蓝紫虽然希望儿子成材,上一流大学,但对巍立的学习和发展处于爱莫能助的境地。少了父母的干预,客观上给了巍立独立自主的机会,从而让他走上了美国式的“自由发展”的道路。 

      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巍立能够扬长避短,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通过了美国童子军的所有考试项目,获得了“依戈尔少年猎鹰奖”的最高荣誉。在查菲尔社区学院半工半读时,除长期坚持做义工外,还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并因此当选学生会主席和州长教育顾问。由于这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巍立在完成社区学院的学业,申请转入四年制大学时,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录取。对照安妮塔和巍立的学习和成长的经历,似乎印证了冯梦龙《古今小说》中的一句话“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蔭”。 

      实际上作者通过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成长过程说明了成功之路并非独一无二,珠穆朗玛峰既可以从北坡,也可以由南坡登顶。依靠学习成绩(GPA)和考试成绩(SAT-1/ACT/SAT Subject)成功进入名校者固然有之,但竞争之激烈难以想象。而有些学习成绩并非顶尖却有异常的课外活动(Extra curriculum Activity)成就者就有机会脱颖而出。另外,家庭背景(种族、地域、父母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也是考核的因素之一,其中愈特殊、愈弱势者愈具优势。所以美国人常说:"Top tier college admission is the game of minority",即顶尖名校的申请是一场“少数者胜出的游戏”,这也是为什么二流成绩的学生能够成功进入一流名校的原因。 

      巍立之所以能够进入哈佛,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其主要原因,但他独特的课外活动经验(如童子军的依戈尔奨、州长教育顾问和学生会主席等)和弱势的家庭背景也确实给了他不少助力。可是,作者写作这本小说的动机并非给读者指出一条进入哈佛之路,也不是将进入哈佛当作成功与否的标志,更没有把美国的教育方式认作必需效法的楷模。作者只是以小说的形式将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家庭在子女教育上遭遇到的文化对抗及其深层内涵展示给读者。 

      应该说小说作者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首先,小说以感人至深的情节打动了读者,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显得鲜活生动,特别是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如欣宇、安妮塔和巍立等。再者,由于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在细节的把握上给人以值得高度信赖的真实感。 

      此外,小说作者在资料的搜集和核实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以致如巍立在童子军训练、获奖以及州教育顾问和学生会主席的当选等具体环节上都有符合实事的交代。因为众多读者,尤其是国内读者除了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而外,也热衷于美国教育具体而微的实情。 

      这本小说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它基本上是以朴实无华的、原汁原味的状态奉献给读者。作者没有在文字上作更多的修饰,也未用心于结构上的技巧,一些穿插的小故事本可通过适当的布局融入全书,而个别虽然精彩然而无关宏旨的内容不如忍痛割爱。 

      然而瑕不掩瑜,小说《破茧》以其新颖的题材,翔实的內容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必将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而大家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也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者: 于疆, 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前会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丹橘林 回复 悄悄话 花姐姐,我看过这本书了,确实不错。
作者虽然是业余的,但他们的切入点独特,有深层的思考。
我们来到美国,几乎每一个人(无论是穷的还是富的)都面临了同一个问题----子女教育。看看他们的经验蛮有启发和共鸣。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小说一定不错要读一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