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北约装备转型:中国也要分一杯羹?(组图)

(2007-04-09 22:18:01) 下一个

     来源: 解放日报 2006-11-30 提示:北约更新武器装备令人关注,据一位北约军官介绍,现场的武器设备不光来自美、欧等北约国家,还有很多是由俄罗斯人设计、多国制造的,甚至有些还来自中国。在这轮军备换装盛宴中,中国的军工企业是否可以分一杯羹?



土耳其陆军装备的中国制“WS-1B”远程火箭炮系统


     随着第19次北约首脑会议的正式召开,一系列研讨会和展示活动也备受关注,其中武器设备的更新更是吸引了记者们的眼球。

     28日当天,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和拉脱维亚总统维基耶—弗赖贝加引领各方记者共同参观了“北约转型展”。两人在展厅发表了简单的讲话,他们都认为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北约“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向世界说明了北约部队在反恐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整个展会像里加峰会一样希望向世界表明:北约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维护安全的政治军事联盟。

     展厅内,来自北约成员国的军官及士兵代表一身戎装,笔挺地站在各自的展台之后,介绍各国用于北约部队的最新军事技术及设备,并严肃而不乏热情地回答记者们好奇的问题。然而可惜的是,各国记者们大多都是门外汉,所以往往被军人们的解释弄得一头雾水。因此,相对复杂难懂的军事软件技术展台前不免有些冷清,而那些外形设计独特的武器装备则吸引了大批摄影记者,镁光灯的不停闪烁,差点儿让军人们招架不住。

     一组最新排雷设备前,记者们首先被特殊的“机械排雷战士”吸引,这些确实有些像 机器人的排雷设备上都安装了多个摄像头和传感器,技术人员可在百米开外通过电子屏幕对其进行操控。据称该设备排雷时间短、成功率高,可有效避免排雷兵的伤亡。但是,在地势崎岖的地方,这种机器人就不得不被另一种类似小坦克的排雷设备所取代。虽然它的尺寸比学龄前儿童骑的小三轮车大不到哪儿去,却是山地、沼泽和戈壁地带的“排雷尖兵”。



那位身中7弹而不亡的英军士兵,当时就是穿浙江宁波大成公司出品的防弹衣。


     另外,本报记者还试穿了美国陆军用于阿富汗战争的特种服装。在上衣前后加厚防弹钢板的贴身保护下,戴上配备有电子眼和通讯设备的高科技钢盔,背上装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军用物资的行囊,端起配备有电子瞄准设备的全自动步枪,记者禁不住也感到威武无比,但同时也不由得同情那些阿富汗战场上的美国大兵———光目前这些装备就重达40多公斤,再带上足够的武器弹药和生存物资,还得在枪林弹雨中奔波,可也真够他们受的。

     有意思的是,据一位军官介绍,现场的武器设备不光来自美、欧等北约国家,还有很多是由俄罗斯人设计、多国制造的,甚至有些还来自中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