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巴陵鬼话2015年1月28日

(2015-02-09 07:39:51) 下一个
星期三 小雨
 ▲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谈到历史上的“清君侧”,耐人思考。照录如下:
     “清君侧”,字面意思是指,国有忠臣与奸臣,最高君主被身边奸臣包围蒙蔽,忠臣受到奸臣的打压与迫害,为了转国之危为安,“忠臣”打出“清君侧之恶”的旗号,组织队伍,清除君主身旁的奸佞坏人,匡扶正义。本应是正义之举,但却总是成为叛乱发动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表面上,目的在“君侧之恶”,但背后的政治动机实为是“君”,政治目的是取“君”而代之!
      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清君侧是西汉初年(公元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上疏,建议削藩,景帝刘启采纳。吴王刘濞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纠集了包括楚国在内的七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只好将晁错杀掉,但叛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再有一次是唐朝的安禄山,其人狡黠奸诈、骁勇善战,拥有重兵,在天宝十四年,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由盛始衰。叛乱后称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谋杀。货悖而入,亦悖而出。
      最著名的清君侧事件大概要属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他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而盘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对此极为不满,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即明成祖。破南京城之际,朱允文下落不明,有传闻以僧人装扮逃出京城流落海外。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朱棣不计代价与成本,曾派心腹太监郑和七下西洋。

 

   老殷:历史上的这几次“清君侧”事件,表面上打出的都是冠冕堂皇的“清君侧之恶”的旗号,但最终都是以“清君”为结局。


▲刘先生发来qq短信: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
薄熙来:做清官,是一种境界!
周永康:对贪污腐败,我们是零容忍!
徐才厚: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廉洁!
刘志军:执政为民,廉洁奉公!
成克杰:想到广西还有700万人没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
邓亚萍:人民日报65年来,没说过一句假话!
刘胡兰:共产党员,是永远抓不完!


老殷评论:
      为什么刘胡兰说了真话?因为她还不是党的高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