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71)
2009 (369)
2010 (360)
2011 (356)
2012 (376)
2013 (364)
2014 (381)
2015 (369)
2016 (366)
2017 (364)
2018 (366)
2019 (365)
张超群
项庄舞剑,意欲何为
《环球时报》5月28日发表《知识分子应敢于在舆论场说真话》社评,其目的何在?
秀才们很鬼,像项庄舞剑一样,把目的隐藏起来。但只要从字里行间去寻找,狐狸尾巴就捉住了——打压民间舆论批判,为官方的胡作非为撑腰。
社评说,现在互联网的舆论“要求公开发言者把批判体制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说的每一句话都愤愤不平,都在控诉‘公权力’”。他们像忧天的杞人,担心“这造成与舆论场接近的一些人,走向所有言论都‘批判化’的极端。”
我
说《环球时报》真有点愚腐。君不见,互联网上熙熙攘攘上网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总编辑的主儿,想说就说,我说话我作主,别人的什么要求、号召,合口味的附和
几句,不合口味的扔一边。五花八门的互联网,想用一家之言一统天下,没门!网络没有领导,只有议题;网络没有霸主,只有兴趣。至于说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
街运动是网络惹的祸,那是因为反独裁、反金融大锷贪婪、要民主要饭吃的议题合网民的口味。所以,大家一拍即合,上街去!
至于“批判体制”、“控诉‘公权力’”,我看没有什么不好。中央集权的一党制已经不合时宜,不仅要批判,而且要逐渐采用多党制代替它。一些官员利用公权力搞“三公”消费、强拆、围追堵截打压上访、受贿行贿等等恶行,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大家对其批判甚至控诉何错之有?
天下人都知道,中国的官方媒体(也说主流媒体)向来是“喳”派、歌派,有时有点揭露、批判,一是奉命行事,二是批小批下不批大不批上,三是批现象不批本质。现在有了互联网,打破了官方媒体的一统天下,能看到点事实真相、能听到点批判声音,太好了,太需要了!
民间网络声音有“恨”,其实也有打是痛骂是爱,也有恨铁不成钢,也有“爱恨交加”。《环球时报》说的“那股势力只欢迎‘恨’”是夸大其词,而且“阴”得很。 ( 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