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巴陵鬼话:2010年 11月15日

(2010-11-20 08:40:24) 下一个
今天下午清理文件夹。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余秋雨“被病逝”为何能引得网民狂欢?开始我把这文章删了,后又从回收箱还原。我又看了一遍。颇有所思。有的人,人们希望他活着,他却死了;余秋雨,有人说他死了,他却还活着。这是为什么?
下面摘录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
近日网络上有一则涉及余秋雨“大师”的信息,标题叫《传余秋雨病逝》,内容如下:联合报2010年5月26日电:大陆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昨日凌晨5时因心肌梗塞在上海华山医院病故,享年64岁。
尽管余秋雨“大师”反应神速,很快在腾讯微博辟谣,然而这则消息还是被网友们风快的欢传着。
以下为网友跟贴摘录:
“人民群众无不含泪欢送。”
“可惜是假消息,污染源仍然活着。”
“是假的……已经证实他还在祸害人间。”
“含泪大师,就算您真的去了,P民也不会含泪的。”
“余秋雨老师,你放心,我是不会轻信谣言的,虽然刚才看错了,但是你放心,在我心中你早就死了”,
……
余秋雨频繁出现在政治、文化的边缘,发出了一些“和谐音”——和当权者“和谐”,但却时常地与人民不“和谐”。
汶川地震期间,余秋雨因在其博客《含泪劝告死难学生家长》一文表现出的良心泯灭,遭到了广大网民的强烈炮轰;但与民间舆论形成强烈反差的官方媒体,却大力渲染、突出余秋雨的这篇媚态文章。例如,2008年6月7日《北京晚报》12版发表了《余秋雨含泪写新博》的官荐文章,称“著名学者余秋雨6月5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最新博文,就地震灾难之后续问题有条有理地谈出了他的看法。文章保持了其清醒的大局观,文字不失理性真诚,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烈反响”;公然歪曲事实,将网上一片鞭挞之声,偷换成“热烈反响”。
余秋雨一贯在利用文章伺候主子,向主子讨赏,并有其历史定论。人所共知,文革时期余秋雨就卖身投靠当权者四人帮,成为其文化打手……
北京方雨教授指出:十几年来,
余秋雨已经发展到了“说谎成性”的地步。余秋雨身上反映的问题,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中国特色”的虚假社会典型,一种损人利己、极端自私自利的有害的典型;“虚伪的人格、虚伪的文风、虚伪的学术”,此风气不可任其在社会上蔓延。
聚焦余秋雨的脸谱,正是当下中国御用文人的一面镜子。余秋雨代表着御用知识阶层的媚态化与犬儒化现实。当下正处于新旧文明转换过程中的中华民族,在“红色记忆”与权力操纵的背景下,一切思想、文化与艺术,都充斥着媚权和媚俗的媚态气息。知识人精神离追求真实、自由与高雅的文化品质愈来愈远。当人们用批判的视野审视当下中国的官场文化、艺术与时尚潮流,就会发现如今中国能够走红的主流文化创造者,大多不仅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更没有自由批判的精神力量。知识分子不但要有知识,更“要有良心,保持良知”。做人必须守住道德人格的底线,做学问也必须守住真诚敬业的底线。这个底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真,不要虚伪!
知识社会学创始人曼海姆曾说,“知识分子”是“自由的漂浮者”,即一个没有根基的社会阶层,因为不明确他们隶属于哪一个集团,因而有着自由思想的特点。这种特点就是“在沉沉黑夜中担当守更人的角色”。但今日中国的“御用文人”却找到了权力为靠山,因而他们的表现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社会置疑:不仅仅是他们价值观受到非议,其人格媚权、媚俗更遭到嘲弄。余秋雨这面镜子既照出了中国“御用文人”的媚态,也反映了他们遭到民众普遍唾弃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
该文结尾的文字是:
生而犹死,余秋雨真可怜!
曾几何时,余秋雨大师也享受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荣耀,然而今天却成了墙倒众人推的活标本。这一切,仅仅源于人心向背。个人如此,一个政权也同样如此:当人心向着你的时候,灾难也能兴邦;当人心背离你的时候,一声走火的枪响可能就打掉一个王朝。
余秋雨的镜鉴,不仅给当代所有御用文人敲响了警钟,也为某些当权者敲响了警钟。
好文字!我若再说,则为多余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