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鬼话:2010年 08月25日
(2010-08-27 10:09:38)
下一个
上午看《邵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名胡,西周第十位王(-877年~-841年)。在位37年。他是西周唯一一位活着被国人赶下台的王。
厉王暴虐,国人诽谤他。召公报告说:“民不堪忍受政令啦!”周厉王对国人谤王感到恼怒,便从卫国请来一巫师,负责监督诽谤者。凡有诽谤者,就被杀掉。国人再莫敢言,在路上相遇也不相互交谈,只以目光交流。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平息诽谤,他们不敢说话了。”国人连话都不敢说了,自然没有人说厉王的坏话了。
召公回答说:这是堵住人们的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河道因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老百姓口,后果也是这样。……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衣食物品全靠它产出。嘴是发表议论的,成败得失就在这里能表露出来。好的就尽力实行,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样,衣食财富就会丰富增加。人们心中深思后通过嘴巴来表达,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堵住人民的嘴,又能堵多久呢?
厉王不听,于是国人不再出声,三年后,将厉王流放于彘。
我读到这篇文章是在文革中。那年代,伟大领袖号召破“四旧”,立“四新”。大学教师都吓得把除马、恩、列、斯、毛以外的书当破烂卖掉、烧掉。有一天上午,我正碰上刘光弟老师(时为中央财大政治经济学教授)卖旧书。我如同小偷似的从中选了三本,其中有一本便是“国语”。《邵公谏厉王止谤》就是“国语”中的一篇。
此后的一段日子个,我每天躲在教学楼--那时已停课闹革命,教学楼空荡荡--看“国语”。有一天,当我读到《邵公谏厉王止谤》一文时,掩卷沉思,良久,先是疑惑:周厉王活着?接着是恐惧:我的怀疑不是犯罪么?最后,我带着负罪感站在教室正面伟大领袖像前忏悔:检讨自己对领袖不忠,我决心斗私批修……
那天,我不敢进宿舍,不敢去食堂行吃饭。傍晚,我躲在锅炉房后的一棵大树下,把“国语”撕了,分别扔到4个垃圾桶中。……
……
弹指间,40多年过去。
偶尔回忆起看《邵公谏厉王止谤》,那情景总是挥之不去。
如今,我上网6年。令我头痛而又无奈的是博客老被封,文章常被删。这究竟是为什么?
周厉王没有死?
附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