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草君: 北京有民国以来首辟"城门"为和平门.<燕都叢考》記載為: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辟一门曰和平门.民国二,三年间,当事者即献议于袁项城,应建此门.北则与总统府新华门相值,南则直达香厂,可以谋市井之繁盛,宜名曰新华.项城韪之.兴工有日,而前门外诸富商,惧斯门果辟,则行人处于他途,市井必且南徒,乃浼有力者以风水之说进,谓斯门苟辟,将不利于国家,且亦不利于总统.项城惑之.乃寝其议.于是南新华街,北新华街之名虽定,而城垣内外,相距七八,不能相连.民国十五年,合肥段公执政,鹿君钟麟主内外城警备政,乃依然举工,未数日而毕.车途毕达,来往称便.乃名之曰和平门.次年,张作霖入都,改名曰兴华.又次年,南北统一,国军入燕,有复和平之旧名.未二年,已三易门额矣"(这段打字差点没打死我).
你看看当初为在城门上开一个通便之门,多费劲, 也无不标志着当时政局之变化. 其中味道真值得好好的咀嚼. 那像共产党,一个命令下,一派意见占了上风后,城门毁,城墙拆 护城河填,多痛快, 幸亏后来知道点还应该保留点古迹,不然所有的胡同估计都变成商城大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