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奇悟

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达芬奇密码'观后感

(2007-03-15 20:32:52) 下一个
昨天看了”达芬奇密码”, 我个人认为影片对基督信仰的处理还是很含蓄的, 对教会的黑暗和历史罪行的描写可以说恰如其分, 很客气了,一点不过分. 因此遭到教会的强烈的抨击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广大教徒有没有想过? 到底真相是什么, 是不是各自教会说的那一套? 谁有权编辑圣经, 谁又能代替上帝释经? 即使圣经是神启的, 既有人编撰成册, 就存在误区. 达芬奇密码只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其中折射的基督教来历, 新约的来历以及如何看待耶酥的神性值得教徒们深思, 对他人如何尊重基督信仰也是一个反思, 两方面都不能不择手段, 走极端.

耶酥是个伟人, 或既是神的使者,其实是一种很开明的看法. 人类不会因为耶酥是神才对他心怀敬意, 而是他对人类思想上的贡献, 以及他对所认识的真理做出的牺牲.真理不需要奴隶,更不需要膜拜,需要绝对权力和膜拜的是教会,不是真神.真神通过道理或心灵的力量(比如爱和牺牲)来影响人, 而非强权. 正如兰顿最后说的,耶酥有没有后裔其实和他是不是真神一样,由于缺乏直接根据,严格说起来都只是一种猜测,没必要盲信,世上的很多纷争皆因对圣经的不同理解而起,你若心里信他为神, 就好好照着他的教导去做, 方是不辜负他.


附:
基督教来历: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康斯坦丁大帝为了不让国家因宗教而分裂,在临死前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 公元380年,狄奥多西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以后,一些基督徒反倒忧心忡忡,认为基督教以牺牲自身灵魂的代价获得了世界,从而背离了耶稣的理想。这些人纷纷归隐山林,这就是公元四世纪出现的苦行僧。后来,苦行僧的个人行为被修道院所取代。

其实,苦行僧们并非杞人忧天。基督教得势之后,大权在握,整个中世纪的欧洲是教会的一统天下。教会的绝对权力导致了绝对腐败,到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教会势力才逐渐式微。这一千多年的光景,史称“黑暗时期”。当今欧美国家都实行政教分离,显然是吸取了中世纪教会大权独揽的教训。

新约的来历: 新约四福音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时,君士坦丁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督教第一次大公會議 (325年),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①,結束了阿利烏和亚他那修(兩位神學家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學說)的信徒之間發生的一場論戰,《尼西亞信經》成了正統的基督教學說。同时頒佈《米兰敕令》,根據這部敕令,基督教成為一種合法的、自由的宗教, 并投票决定了耶稣的神性. 新约圣经的27卷书是在主后393年正式被奥古斯丁主教承认。奥古斯丁主教生于主后354年,也就是在君士坦丁大帝逝世以后(主后337年)。《基本上,新约正典的形成应当归功的绝对不是君士坦丁大帝,而是东方的俄利根(Origen)优西比乌(Eusebius)和亚他拿修(Athanasius)。并且,最终确定新约正典的会议,并非325年的尼西亚会议,而是393年的希坡(Hippo Regius)大会,在会议中给予新约正典一个明确的界定,并且从此保存下来。最近半个世纪发现的其他福音书,包括《多马的耶酥婴童福音》,《彼得福音》,《腓力和马利亚福音》,科普特文的《彼得启示录》,科普特文的《多马福音》不在其内. 不在其内, 待选的福音中只挑选出强调耶酥神性的4种. 天主教承认的次经和被排除的伪经,也在死海古卷群之中出现.

①《尼西亞信經》:由尼西亞公會議所編訂,故命。其主要內容為:相信上帝(即天主)聖父、聖子、聖靈(即聖神)。明確規定上帝為“獨一、全能的父”和“創造有形、無形萬物的主”;相信耶穌基督“在萬世以前與父一體”,“受生而非被造”;相信聖靈(聖神)“是主、是賜生命的”,“與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这三个信条构成“三位一体”——基督教基本的信仰理论,“相信聖公教會”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