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饕哥
台湾的陈文茜小姐,聪慧风流。她的“文茜小妹大”,“解码陈文茜”等节目,指点江山,针砭时政,活泼机智,都是饕哥喜欢听的。两岸三地,甚至海外华人中,一时还真不容易找出这么一位能干的巾帼。特别是近年来,陈MM脑袋跟着臀部走,在民进党里失势后,从台独开始转向大中国情怀,使同样具有大中国情怀的饕哥,对她更加有了好感。
陈文茜MM到国内跑了几次,回来后了发表很多议论。大概齐她还遇到了象章贻和女士这样以最后贵族自居的京戏研究者。议论之一, 就是近日在台湾苹果日报上 发表的 “中国再崛起,梅兰芳地位更无人可挑剔”一文。
梅兰芳,一位京剧艺术家,俗称“唱京戏的”,过世快半个世纪了。有关他的地位,这么多年来,没听说谁挑剔过呀?现如今,中国崛起了,怎么会“更无人”什么的了呐?
梅兰芳全家福(摄于1941年)
玩笑归玩笑,谁为京戏吸引眼球,对饕哥这样的戏迷来说,都给叫好。但陈MM文中的一些说法,虽不一定是有心为之, 还是有点儿过了份。 象“京剧当年大红,拜两个中国恶名昭著的人事因素(慈僖和庸俗画报)之赐”,梅“出生于堂子,结了三次婚,似女似男”,“战乱愈大,他愈红”,这样的忽悠实在出格儿。不知道梅家人是否看得到陈MM的放言,饕哥既然看到了,不能不说几句。
京戏红于清末,大红于民国前期。 要是说清皇室和画报有助于京戏的走红,有争议的不会多。慈僖爱听戏,光绪还会打鼓,当年老生大王谭鑫培登台,来听戏的亲贵有时还到台前作揖以示尊重,使谭鑫培赢得了“谭贝勒”的雅号。凡此种种,怎么可能对京戏的走红没帮助呢? 可是毛泽东,邓小平又哪位不喜欢京戏? 江泽民,朱熔基更是能拉会唱,而结果又是如何?可见“上好”不是决定因素。
京戏的大红与旦角的大红有很大的关系。前清时,妇女不能进戏院,男人喜欢老生的多,挂头牌的是老生。当时管看戏不叫看戏,叫“听戏”。以“听”为主,演员的相貌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道白和唱工。 民国初年开始移风易俗,妇女能进戏院了,他们听不大懂干巴巴的老生,也不喜欢看戴胡子的老头儿, 而唱得美,扮相俊的旦角,最受她们的欢迎。 需求决定了供给,戏班,戏园子跟着戏票走, 这样旦角才开始挂头牌。年纪青青的梅兰芳扮相好,唱的也好,人缘儿更好,有大一批文人,墨客,商人,银行家捧着,一时风头之健,甚至于盖过了伶界大王,爷爷辈的谭鑫培。
梅能走红,固然跟他的艺术有关,但同期水平与他不相上下的不在少数。 梅走红,而且长红不衰,同他身边这一大帮朋友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人,为他改剧本,编新戏,安新腔,排身段儿,在报上捧,在戏院跟,在国外宣传,出钱出力,劳心费力,不遗余力。梅为人温和,厚道,宽容,这班朋友们跟他几十年不弃不离,在生活上,艺术上为他指点迷津,帮他度过了无数的难关。这也算是梅兰芳有人格魅力,量大福大造化大吧。
说梅“战乱愈大,他愈红”,实在是无稽之谈。一部民国史,战乱最大的,是1937到 1949这12年。抗日军兴,梅蓄须明志,不唱了,还红什么红?通天教主王瑶卿30年代初用“一字”点评“四大名旦”时说“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抗日胜利后,梅已经五十多岁,嗓音大不如前。 一个唱旦角儿的,已“美人”迟暮,还能红到哪里去? 这时梅是红不过年轻10岁的程砚秋的。比较有说服力的是1946年上海著名的“梅程对垒”,表面上是打了个平手,对垒期间,双方都“客满”, 可梅是在容2000人的中国大戏院唱的,而程是在容4000人的天蟾舞台唱的,虽然都是“客满”, 此“客满”是彼“客满”吗?
梅兰芳红,在民初和抗战前这一段儿是一高潮。这时战乱并不象后来那样大,在大江南北的京戏重镇,社会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这时的梅兰芳,年轻俊美,音色润朗。很多粉丝,“男子皆欲娶之为妻,女子均欲从之为妇”。但梅不同与一般的“戏子”,他的自我约束较严。在朋友们帮助下,他排了大量新戏,对旦角的念白、舞蹈、音乐、化妆、服装作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创立了唱腔婉转甜美,做派稳重大方的梅派。
而他最红的时候则是在新中国。他被当成了国宝, 其地位远非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其他旦角儿可比,功夫已在诗外,成了京剧界当之无愧的领班。一出“穆桂英挂帅”,堪称绝唱。
1894年,梅兰芳生于京城李铁拐斜街梅家老宅,不是“出生于堂子”,1961年,卒于北京。
走笔至此,想起了候宝林先生的一段儿相声。“您听戏是来听角儿的,我这龙套好不好,与您的票价没什么损失呀”。饕哥可不可以这样说:您忽悠中国崛起,梅兰芳先生碍着谁了?扯上他虽没什么大碍,可起码不该伤害人家吧。
实在不敢当!多谢大哥!
天天快乐虽做不到,但今天很快乐,谢憨哥!
多谢佳评。
别说,好哥好嫂的品味真是不一般
祝福好哥好嫂,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