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饕嫂
转眼之间美国国庆节又要到了,往年的这个节日总是要到南方的Lake House度过。每年七月四日晚上,邻近的人们开着大小船只聚集湖心等着看热闹,湖岸的人家更是磨拳擦掌,蓄势待发,准备在一年一度的焰火盛会中,一比高低,各显峥嵘。
通常我们早几天就买好焰火,在诺大的焰火商店中,望着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各式焰火,我的兴奋劲儿不亚于女儿与儿子,好像又回到了童年逛糖果店的快乐时光。自幼我就对焰火有着 浓厚的兴趣,那绚丽多彩的烟花,在夜幕中绽放夺目光华的瞬间,总是深深地打动我的心。小的时候幻想有那么一天,要在最近的距离内观看焰火,没有任何人能阻挡我的视线。这几年的国庆节我可是过足了瘾,拿起引火棒点燃导火线,赶快跑开仰头望向天空,此时爆竹声与大家的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璀灿的光芒划破夜空,星星点点洒泻下来,那一刻真正感觉到生活的庆典,生命的喜悦。
去年我们几家人一起欢聚过节,头一天让当地朋友17 岁的双胞胎儿子去采购,带回比往年更多的“弹药”, 一问才知,他们在几家店间搞了“auction”。 晚上先到一家相熟的法国小馆用餐,他们为我们准备了拿手菜和搭配的酒。几家的孩子循例又比试了一番钢琴,宾主尽欢。 回来后在码头上几家大人小孩轮流点放焰火。有趣的是,我们放着放着,发现对岸一家同我们较量上了。 一轮又一轮比试下来,发现他们原是四家的“弹药”合在一起。在对抗近一小时的时候,大家决定放对岸一马。在我们停下来之后,对岸也没有再燃下一轮。 快要结束时,法国小馆的老板和老板娘也赶来助兴。压轴的内容最丰富,焰火每个都装在一个大彩盒子里,点燃的焰火呼啸着冲向天空,变幻的烟花长达几十秒,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将欢乐的夜晚带向高潮,那喜庆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左邻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55/590732350_c3dac5f013.jpg)
右舍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33/590732410_366801b45b.jpg)
我们的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30/590527587_ca9468ad7d.jpg)
曾承载了我们无数快乐的Pontoon Boat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426/590636299_d78e3478f7.jpg)
鸟儿们的集体宿舍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259/590527727_e10d623fef.jpg)
饕哥每年中总有几次到南方出差,几年前通过朋友的朋友,意外中发现了这个度假屋,隐翌于丛林之中,后院面对一大湖。 他从来都是对傍水之居独具钟情,这湖中又有大量的鲶鱼(catfish),bass可供垂钓,买下这住所,辛苦工作之余,开开船钓钓鱼,也是很好的调剂。在这里,我们领略了不少南方的美丽风光和南方人的纯朴友善,儿子也在这里学会了打猎。 只是这房子建于八十年代,也许是年头久了,也许是利用率太低,最近这一年修修补补的插曲不断,尽管有人帮忙照料,但三天两头的坏消息让我不胜其烦,显然这房子带来的麻烦与负担已超过了它提供的便利与享受,在我坚持之下,就在最近卖掉了这房子。本想过了国庆节再转手, 但饕哥说既然要卖,还是让新房主早点儿进来享受夏天吧。
在屈指可数的几次南方之行中,有一件趣事值得一提。两年前儿子放春假,我俩飞到南方,朋友J从纽约开车南下,带她的儿子与我们在Lake House会合。儿子也喜欢钓鱼,且一直运气极佳。那日一早他在湖边垂钓,我在屋内远远看到鱼杆弯弯,一会儿看到他手忙脚乱的,我拎起相机跑出去。一尾五磅重的catfish在空中翻腾挣扎,我们费了好大劲儿,也难以让它脱钩,无奈只有剪断鱼线,将它放在厨房水池内。
想到朋友晚上就到了,就把这清理的艰巨任务交给她吧。
她一向比我做事更即兴,经常险状丛生,是不玩点儿心跳的把戏就不罢休的主儿(当然不是故意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这次上演的一幕倒是绝对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她起码已经到了马里兰州了,她说她现才在新泽西。原来她开到新泽西时,在一个便利商店买东西,付完钱拿好东西,却把钱包忘在了购物筐里。她却浑然不知,照样一路往南开,都快过了德拉瓦州。好在商店里的好心人照银行卡打电话到银行去,银行又通知她先生。她赶紧往回开,半路上又发现汽油不够了,身无分文的她赶快打电话给还算附近的一个熟人,那人正要出门,把钱留在信箱里给她才算救了急。这么一折腾损失了四小时,她决定晚上在途中旅店休息一下。我就把鱼用保鲜膜匆匆地包了,放在了冰箱里。后来朋友到了,利落地清理烹煮,那红烧的鱼味道真是鲜美。
catfish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34/590604639_7de07bf088.jpg)
几次到南方,有机会游历了一些地方。大城市里,我最喜欢夏洛特Charlotte与查尔斯顿Charleston。这两个城市各具特色,就是市中心可供游览的地区小了一些。Charlotte是美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市中心的街道上有一些建筑物,都是Art Deco风格的,大街过去几条小街就是花木掩映的住宅区(大多是house),真是“都市里的村庄”。 Charlotte的文化生活也算丰盛,这从一些博物馆,剧院与画廊就能体现出来,几家著名餐馆的菜式也颇具水准。
到了南方不去Charleston就不算去了南方,这个历史上的重镇,几年来都在美国被访次数最高的城市中列为前十名。在Charleston让人会有靠近历史的感觉,这是在年轻的美国不太容易感受到的。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我与饕哥坐上horse carriage,踢踏的马蹄声回响在寂静的小巷之中,斑驳石墙在昏暗的路灯映照下,让我遐想着古城的往事,去过美国那么多地方,还真没经历过那种心境。每次造访Charleston,我都在Broad Street以南的街区中流连忘返,每栋mansion的建筑造型都很独特,纵深的花园更是曲径通幽,争奇斗艳。在Charleston一定要品尝特有的She Crab Soup,大概是用母蟹与奶油做成的。而一些好餐馆如High Cotton 等也不容错过。 这次我带女儿又去了High Cotton(在East Bay St.),尽管这里的南方菜最有名,但女儿叫的开胃菜Butcher's Platter的pate, duck prosciutto,duck mousse等相当不俗,充满了乡村的野味儿,可与纽约的法国菜媲美。
Butcher's Platter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138/677494980_6165052fc2.jpg)
酒店Charleston Place的餐馆,去年在这儿吃过She Crab Soup,令我念念不忘。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278/677495126_ebfb1c4d11.jpg)
正好吃了闭门羹(四点关门),又错过了一次增长见识的机会。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426/590678632_1b7c112b84.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136/590731970_c6a1490d29.jpg)
树上的猫头鹰鸟窝真是有趣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72/590732106_ed8885ce8b.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17/590678356_98ee7919ac.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149/590987288_2027b71b58.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78/590678574_8a84752fe0.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12/590678550_2b0c4cfe9b.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32/590732186_97bf3fd99c.jpg)
离Charleston很近有著名的Kiawah Island,友人的父母在这儿有座度假屋。 讲了几次,终于在去年造访了Kiawah Island,发现那是值得一去的避暑圣地,外州的许多人家都在那儿有summer house,几乎每家的房屋花园都漂亮耐看,象杂志封面似的,最大的几家据说多为德州石油大亨所有。 这几年这儿的地产也涨得厉害。开张不久的酒店Sanctuary Resort,是family vacation的上好去处,那儿的高尔夫球场也是一流的。
Kiawah Island(网上google的)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417/677639838_77c1424e4d_o.jpg)
从Charleston再往南开车两三小时,就到了乔治亚州的Savannah,又一南方的历史重镇,在我的想象中,那应是一座迷人精致的城市。建筑风格大多是西班牙式的, wrought iron应用相当普遍,近几年也是hot的不得了,真可惜我们每次的行程都太紧,未能成行。
许多人都知道Vanderbilt家族在罗德岛的豪宅,却很少有人知晓深藏在Ashville附近的瑰宝-Biltmore Estate。这曾是George Vanderbilt的宅邸,号称美国最大的private home。从Biltmore Estate的主入口开车进去,还有两三里才到主宅,山路蜿蜒,树木苍翠,溪水潺潺,一副深山侯门气派。Biltmore Estate的建筑风格是法式,与法国的许多城堡神似,因George Vanderbilt一生酷爱欧洲文化艺术,许多家具装饰品都来自他多年的收藏。这里的园林设计出自中央公园的园艺设计师Frederick Law Olmsted之手,也颇值得观赏。Biltmore Estate自产葡萄酒,备有酿酒参观室,品酒室,酒店所卖的香槟酒种类很多,质量还算不错。
Biltmore Estate(都是网上google的)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170/662692486_d98d8ad177.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387/662692438_60ec730565.jpg)
花房(以前宅邸所需的插花都是在这里先做好的)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140/662692472_6379071768.jpg)
前年去过Great Smoky Mountain,感觉上与其它National Park相差甚远。Blue Ridge Parkway也是乏善可陈,如果有人想在人迹罕至的公路上飙车,那里倒是个天然的赛车场,那盘桓的山路对车技欠佳的人也是一种考验。
这次最后去了趟Greenville。这个小镇近年小有名气,周围湖泊密布,气候环境宜人,高尔夫球场随处可见,因房价相对合理,成为许多银发族退休居住的首选之地。 High Cotton也在Greenville的Main St.开有分店。
Greenville街景,满目郁郁葱葱,名字叫的名符其实。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211/677519602_adc65a1493.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23/677519742_18178d69f6.jpg)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047/677519824_447dbbb7bb.jpg)
还以为到了纽约的Village
![](http://farm2.static.flickr.com/1154/677494776_95bc17be05.jpg)
我
们离开Lake House的那天早晨,湖面上烟雨朦朦,更加深了我离别的惆怅。最后一次环视屋内的一切(新屋主一并买下了屋内所有东西,大至家具,小至锅碗瓢盆),每件摆饰用品都曾经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但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阶段生活的结束,也应是另一阶段更为多彩的生活的新起点吧。
最后的一瞥
这么美丽的地方. 还有几家朋友的相聚. 羡慕
谢谢欣赏。
I enjoy reading your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