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30

(2006-12-30 21:52:59) 下一个
除了SSW,我最近选的成长股还有:-0))))))) (图)
来源: Bluelight选股06-12-30 05:16:5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1)NTLS now around 18. I called it@14.9 on Nov 14 as growth play, I wrote:

CBEY vs. NTLS --Nov14
Today I bot back NTLS@14.9 for a bullish growth play. Might be worth buyingany dip ahead. 1)NTLS once called @13.9x at this Group. ... 2)Once called CBEY @12-12.3 as a growth play....




(2)GTLS now around 16.2, I called it@15.86 on Dec 27 as growth play, I wrote:

Bot some GTLS@15.86 for growth play.// NTLS now 18, we called it14 ... --Dec 27




 04k
smi imos







STP
首先申明:本文所有的资料, 都是从INTERNET 上收集来的, 无法核对其真实性, 而且, 本人不是这个专业的行家也不是专业投资者, 对这些材料的理解不一定准确, 甚至可能完全是错的。 所有言论, 均是个人见解, 仅供讨论。 请不要据此买卖, 我不对你的任何投资决定负责。

我对STP一直有偏见, 这个偏见的由来是由于网络上流传的王平均的一篇文章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inance&MsgID=433353
我对第一点“施正荣吹嘘他的导师来误导别人“不感兴趣, 第一, 我不知道这个消息的最初来源, 第二, 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哪些记者是怎么以讹传讹的。 我感兴趣的是第2点,“到底是谁在为太阳能电池板埋单?”,其实, 我自己也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 认为中国的企业不行, 特别是技术领域, 所以, “90%的收入来自海外”,怎么可能? 肯定有假!所以我也就没有深究了。至于第3点, 根本就没有理它了。

直到12月27日左右, 我在通过TA为2007年筛选股票时,这支公司跳了出来。 从11月底开始, 这只股票明显放量线性上升, 其平均日成交量是历史上最大,比IPO时期的平均日成交量都还要大, 均价我估算应在30~31之间, 相对于其Float来说也很大。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是谁在“钱”进STP?明显不是散户行为, 从11月定开始的日成交金额太大, 不是散户撑得起的。 而且这明显是一个快速收集的形态。股市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作假,但“钱”是作不了假的,是谁在“钱”进STP?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找到答案的! 所以, 我开始关注STP,但由于最近中美海底电缆断了, 资料很难收集。 但是, 仔仔细细看了所有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Suntech (STP)很可能是中国企业的未来之星!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inance&MsgID=433353 里说到“施正荣和无锡尚德必然向国外资本市场提供了必要的商业数据。但直到目前,外界对这些至为关键的问题仍然知之不多,施正荣的财富故事让人读不懂,看不透“。“应还公众财富知情权“,呵呵, 不下点苦工去分析, 怎么会看得懂呢?

1。 太阳能离我们有多远?
其实这就是问, 现在是STP 所在行业的Prime TIME 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 就象STEM CELL 一样, 其PRIME TIME 至少在10年以后, 现在只有投机价值, 没有投资价值!
第一, 成本
成本是最主要的, 只有太阳能的成本降到了可以与常规能源有可比性的时候, 才会是这个行业大发展的时候。
在中国生产一度常规电的成本是0。45元人民币, 见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Pa0mccTMoEJ: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ztbd/2006-12/13/content_8775238.htm+%E4%B8%80%E5%BA%A6%E7%94%B5%E7%9A%84%E6%88%90%E6%9C%AC&hl=en&gl=us&ct=clnk&cd=13 这个数字可能各个地区不一样, 但数量级在那儿。 太阳能的成本呢?根据下面这篇文章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6/12/061206123954.htm
如果cost 是$3 Per Watt, 电的Cost 就是$0.08 ~$0.10, 也就是0.6~0.78人民币。 而根据STP的报表 http://biz.yahoo.com/prnews/061120/cnm019.html?.v=4 “average sales prices for PV cells and PV modules were $3.34 and $3.86 per watt,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3.22 and $3.78 per watt, respectively,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06 and $3.10 and $3.34, respectively,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05.“, 所以, STP的标准已接近$3 per watt. 而且, 我注意到2006年比2005年高,这很可能是供不应求和硅原料上涨引起的。 另外, 在这篇新闻中 http://biz.yahoo.com/prnews/061102/cnth010.html?.v=3 说道 “enables the production of solar cells with up to 18% solar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Company has successfully conducted pilot production using this technology and will begin large scale production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Suntech and UNSW are currently developing technology that can produce cells with 20% solar conversion efficiency with pilot production planned to begin in 2007.“。 从这一点, 我认为当前STP的Solar Conversion 没有18%,我估计应在16%左右(??)。 “20% solar conversion efficiency with pilot production planned to begin in 2007.“,这说明从现在到2007年(中,末?),STP的solar conversion efficiency 应从16%到20%,提高25%。 由于成本大多数在硅片(听说是90%??), 这肯定将大大提高STP的Margin(呵呵,我没有看到任何人提到这一点!!!) 若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仅这一点就可以将Sales price for PV cells and PV modules per Watt 降25%, $3。34*0.75=$2.5, $3.86 * 0.75 = $2.89.
所以, 我认为对STP 而言, 它的PRIME TIME start time 实际上就是现在. 其实, 最近很多国家, SPAIN,AUSTRILIA,USA, 。。。 都开始大力推广太阳能, 肯定与这个成本下降有关!!
第二, 常规能源会越来越贵, 地球人都知道。 太阳能现在的成本主要是硅, 随着单晶硅多晶硅厂的建立, 价格肯定会在一段时间或下降。 此消彼长, 不难看出谁有前途。
第三, 随着太阳能利用的多元化, 成本会更低。 比如说, 房顶太阳能, 夏天一般用不完, 可以卖给电公司。
第四, 环境。 使用常规能源的企业会付出额外的资金用于环保措施。以前中国管得不严, 但好像2006年末通过了发案要求企业为环境污染买单.

2. STP的技术
第一, 从http://biz.yahoo.com/prnews/061102/cnth010.html?.v=3 来看, STP 在2006年达到了Solar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18%,并将于2007达到20%。 这个技术怎么样?从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6/12/061206123954.htm 来看, “"one sun insolation," which achieves an efficiency of 12 to 18 percent. “, 所以, 我个人认为, STP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 领先的, 而且考虑到商业化量产, 领先得还不少!至于该文所说的“concentrating solar cell”可以达到40%, 我不认为这是一回事,而且我不认为比起“one sun insolation" 有优点。 因为第一你得把阳光先聚焦, 其次是Multi-junction。而且就Cost Per Watt 来说, 上面已经分析过, STp 实际上现在已经达到, 不用等到2015年。 可能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卫星,用得到。 其中一个佐证, “1994, DOE's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broke the 30 percent barrier“,这说明, 这种multi-junction 的CELL 在1994年就可以达到30%了, 但人们任在用12~18%的“"one sun insolation," , 说明用在不同的地方。 呵呵, 我不是专家, 有专家的请发言。
第二, 从各种报道给我的印象, STP的产品是以 Cost & Efficiency advantage 取胜的, 而这个Cost,给我的印象是STP的产品在德国并不便宜(5%??),而且中国订货等待的时间会长的多。 那么, 说明取胜的根本还是“EFFICIENCY”。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STP的技术是领先的.
第三, 这篇报道曾经疑惑了我不少时间: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inance&MsgID=380683 看起来似乎STP 是从SolarWorld of Germany 拿到技术, 授权生产。 但后来我仔细读了几遍, 有了疑问, 第一, 这个“The license business will have a volume of EUR 100 million (US $127.6 million) in the next two years“,所以分到每一个季度, 仅仅$15。85M, 相对于STP的REVENUE,是相当小的! 而且是 “license business“,似乎STP不能把这个“技术”用于给其他公司的产品吧? 所以, 这是个什么技术? 从原文看, 是“SolarWorld will provide input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cal know-how to Suntech Power.“, “technological know-how “?? 这是什么东西? 我个人猜测认为, 这不是什么Solar Energy Conversion 的东西, 而是一些涉及用户要求的一些标准和怎么达到这些标准的技术操作过程!德国是一个标准很严格的国家,并不奇怪。 不然没法解释。
第四。 STP teams up with UNSW (见http://biz.yahoo.com/prnews/061102/cnth010.html?.v=3 ), 从
http://www.unsw.edu.au/news/pad/articles/2006/jan/Chinese_US_tour.html 来看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delegations toured the laboratories and listened to presentations highlighting the world records for solar efficiency that remain unparalleled.“,注意 “remain unparalleled“ !!, 说明UNSW在这方面的确世界一流! 
第五. 从SPWR 公司来看, SPWR说它的VP Cell 的conversion efficiency 是20%~21%, 我对这些技术问题不懂, 但我注意到了SPWR的Wafer 厚度是250u, STP没有这方面的数据, 但从
http://www.suntech-power.com/Default.aspx?tabid=122, 我认为是200u (明显不是200m,因为长宽都才156u),另外,从这篇文章http://biz.yahoo.com/prnews/061120/cnm019.html?.v=4 “Building upon its 180 micron thick wafer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Suntech made advances 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le of utilizing 150 micron thick wafers.” 可以看出应该是200u,而且,STP在无锡的二期工程结束后, 应到180u。 那么,这个问题就清楚了:单就PV CELL 而言
2005年:SPWR 20%~21%, Wafer thickness:250u; vs STP 15~17% Wafer thickness:200u
实际成本应是差不多的!( 250 / 200)/ (20.5%/ 16%)= 0。98
2006年末:SPWR 20%~21%, Wafer thickness:250u;STP 18%,Wafer thickness:200u
SPWR的成本就已经贵了 10% ! ( 250 / 200)/ (20.5%/ 16%)= 1.10
2007年:SPWR 20%~21%, Wafer thickness:250u;STP 20%,Wafer thickness:180u
SPWR的成本就已经贵了 36% ! ( 250 / 180)/ (20.5%/ 20%)= 1.36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SPWR为了提高Conversion Rate 而提高厚度, 实际上已经落后于STP。 当然, 我不是专家, 专家请发言。
第6. 比较BIPV:
MSK的:http://www.msk.ne.jp/zh/standard.shtml 210W的 “TFC210-W” 的面积是1。195x0。985 =1。14平方米
SPWR的:http://www.sunpowercorp.com/pdf/SPR-220.pdf 220W的面积是1。559*0。798 = 1。 24平方米
210W/220W * (1.24/1.14) = 1.04, 所以实际上MSK的BIPVpanel 比SPWR的conversion rate强4%! 而MSK已被STP 收购。 那么, STP 和MKS的技术相比呢?首先, 他们在不同领域, 不好比, 但从这篇报道,http://www.msk.ne.jp/news-file/k0000023_03.pdf “MSK将获得尚德先进的光伏电池/组件产品, 成本竞争力,。。。“。这充分说明, MSK认为在滇池和组件方面, STP 比MSK先进!

所以, 我个人认为, STP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领先的!

3。 It's the Prime Time for STP
第一. 西方各国
最近西方国家从日本, 德国, 西班牙, 澳大利亚, 美国, 。。。, 都在大力推广太阳能, 这一方面与能源危机不无相关, 但更主要的是, 太阳能的成本已经可以接受了 (前面有分析)。
第二. 中国
中国以前中国管得不严, 但好像2006年末通过了发案要求企业为环境污染买单http://info.ep.hc360.com/2006/12/27142747537.shtml. 而且, 环保企业的税率可以优惠! 另外, 中国的太阳能计划也开始出来了:
世界上最大的Solar Plant:http://www.fool.com/investing/high-growth/2006/11/22/suntechs-forecast-sunny.aspx?source=eptyholnk303100&logvisit=y&npu=y
http://www.chinasolar.com.cn/news_detail.asp?id=21126
http://www.scsme.gov.cn/htm/hydt/nysh/2005-09-16-17007.htm
http://www.envir.gov.cn/info/2006/2/28854.htm

4。横向比较 (SPWR,ESLR)
第一. 据Anaylyst的估计: Market Cap/sale (2007): STP 是4。42, SPWR是5。71, ESLR 约为9。2, STP明显低估
而且, 这是Anaylyst的估计,但从
http://biz.yahoo.com/prnews/061120/cnm019.html?.v=4 STP的自己估计来看, STP excluding MSK 将 deliver 250MW, 按2006年3rd quarter的40MW 为$148.5,即使没有通货膨胀, 也有$928M, 即使MSK的BIPV也零增长, 按2006年4th QTR 的62M 来算, 也有248M ,一共是$1.18B , 跟Analyst的估计1。15B 很接近。 但是SPWR,Ananlysts 估计的是2007年为450M,但SPWR在http://biz.yahoo.com/prnews/061019/sfth046.html?.v=75 中说 “We reiterate our 2007 revenue guidance of greater than $360 million…”, 360M 于450M还视察了不少!

第二. 从2006年到2007年。 STP的Revenue 从593.75M 到 1。15B,增长 94%, SPWR 从233M 到450M,增长93%, 但是, STP的基数大, 从2006到2007,STP revenue 增长556M,
而SPWR仅仅增长217M! 至于ESLR, revenue 从105M 到 56M,负增长!

第三. 从网站上看, STP的产品型号规格很多, SPWR和ELSR的很单一, 这说明STP的产品线更广泛, 更据竞争力。

第四. R&D上, STP teams up with UNS, 合作已签至2010,而且STP公司高层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第五. 生死攸关的是, STP secured 原材料!http://biz.yahoo.com/ap/061218/suntech_power_wafers.html?.v=1 http://www.fool.com/investing/high-growth/2006/07/07/suntech-power-has-big-plans.aspx

第六. Over Capacity Concern:其实, 这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所有的人都知道,原材料匮乏是这个产业的一大弊病。 STP 已经没有这个忧虑, 后进的企业光是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就得趴下。 至于中国国内的企业, 看看这个报道:http://www.envir.gov.cn/info/2006/2/28854.htm “崔教授指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太阳能屋顶的成本会逐年下降。现在我们的太阳能屋顶造价大约为50元/瓦,国际上约为3~4美元/瓦“。 中国国内企业的造价基本上是国外的一倍! 拿什么和STP 竞争!如前面所说, STP 已经可以达到低于3美元/瓦!

至于风险, 呵呵, 所有上市公司可能有的风险STP 都可能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